一种俯卧式布置的转向机支架结构及转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6209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372641.0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俯卧式布置的转向机支架结构及转向系统,其包括:后桥总成包括工字梁,工字梁具有凹陷弯曲段;转向机支架平行设置在后桥总成上方,并且其底部形成有一与凹陷弯曲段配合的凹槽,其顶部设有转向机安装基面,转向机安装基面上设有与凹槽连通的转向机输出轴穿经孔。由于利用车桥的工字梁,提供了转向机支架的安装位置,并且转向机支架具有凹槽,配合工字梁的凹陷弯曲段形成垂臂布置摆动空间,以使转向垂臂可以和转向机拉杆连接;另外转向机支架为转向机总成提供安装位置;利用现有车桥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转向系统,转向机的布置结构不受传统车架的影响,转向机与车桥的连接不受悬架变形的影响,易于控制转向,控制车辆制造成本。

    一种常流式节能液压转向系统及其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85291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61005.X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常流式节能液压转向系统及其汽车,其包括:主油路、第一回路、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主油路包括第一管道,以及通过第一管道依次连接的转向液压泵、换向阀和转向机;第一回路包括与第一管道连通的第二管道,以及通过第二管道依次连接的蓄能器和换向阀调节组件;第三管道一端连接于换向阀,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管道,并位于蓄能器和换向阀调节组件之间;第四管道连接于换向阀调节组件和换向阀之间;其中,换向阀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换向阀调节组件驱使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时,转向液压泵与蓄能器连通,当换向阀调节组件驱使换向阀处于第二位置时,转向液压泵与转向机连通。本发明较现有的转向系统可以减小液压转向系统发热量。

    一种集装箱运输车的车架总成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881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10364.8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集装箱运输车的车架总成,包括:车架纵梁总成,其包括车架主纵梁,车架主纵梁的内侧面设有与车架主纵梁形状相同且与车架主纵梁的内壁相互贴合的车架内衬板,车架主纵梁的外侧面设有车架外纵梁,车架外纵梁的顶面与车架主纵梁的顶面齐平且向远离车架主纵梁的方向延伸,车架外纵梁的内侧设有竖向支撑车架外纵梁的车架外加强板,车架主纵梁、车架内衬板、车架外纵梁和车架外加强板的长度相同。本申请的车架纵梁总成设置的车架外纵梁不仅能够竖向和横向增强车架主纵梁的结构强度,提高车架主纵梁的抗弯、抗扭和抗压能力,而且车架外纵梁能够横向增宽车架主纵梁的宽度,便于安装副车架来承载和运输大型集装箱。

    一种具有前后桥转向系统的6X2R车辆底盘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4612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81317.0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前后桥转向系统的6X2R车辆底盘及车辆,包括:沿车架总成的长度方向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前转向桥系统、驱动桥系统和后转向桥系统;前转向桥系统包括:前转向桥总成、将前转向桥总成连接在车架总成上的前悬架总成、固定在车架总成上的前转向机总成、连接在前转向桥总成和前转向机总成之间的前转向拉杆总成;后转向桥系统包括:后转向桥总成、将后转向桥总成连接在车架总成上的后悬架总成、固定在后转向桥总成上的后转向机总成、连接在后转向桥总成和后转向机总成之间的后转向拉杆总成。本申请可有效解决整车通过性差的问题,同时后转向桥系统与前转向桥系统可实现前后桥协同主动转向,有效解决了后轮磨胎问题。

    具备后桥主动转向的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600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72644.4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后桥主动转向的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备后桥主动转向的转向系统包括:前桥转向器、前桥转角传感器、电子控制器、后桥转向器以及后桥转角传感器;前桥转角传感器设置在前桥转向器的一端,后桥转角传感器设置在后桥转向器的一端,电子控制器连接前桥转角传感器、后桥转向器以及后桥转角传感器;电子控制器收集前桥转角传感器和后桥转角传感器的数据,并控制后桥转向器进行转向,保持前桥转向器的转向角度和后桥转向器的转向角度一致。

    一种转向拉杆系统及汽车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36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07785.4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转向拉杆系统及汽车,属于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本申请的转向拉杆系统包括车架、直驱式EPS转向器和转向拉杆组件;所述车架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纵梁和设置于两根所述纵梁之间的多根横梁;所述直驱式EPS转向器固定于所述车架,且沿车身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纵梁前端;所述转向拉杆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直驱式EPS转向器,且沿所述直驱式EPS转向器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转向拉杆,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拉杆的第二转向拉杆,所述第二转向拉杆远离所述第一转向拉杆的一端连接有转向节臂,所述转向节臂通过转向节连接于车轮。该转向拉杆系统能够实现驾驶室降高需求的同时,解决因商用车前悬较短,导致的无法合理布置直驱式EPS转向器的问题。

    一种车辆转向液压管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484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44266.3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转向液压管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共用段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连通阀、转向油罐、转向油泵和第二连通阀;第一供油段包括用于和车辆前轮连接的第一转向助力件,第一供油段与共用段形成第一回路;第二供油段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常闭连接阀和第二转向助力件,第二供油段与共用段形成第二回路;控制装置与常闭连接阀连接,并用于控制常闭连接阀的开启或关闭,以连通或断开第二回路;由于用一个转向油罐和转向油泵,能够保证压力一致,油品一致,避免设置两个供油系统的压力油品差异,可降低功耗,配合相适应的调控制策略,可在后桥主动转向时提供液压动力。

    车辆转向系统的双前桥总成及车辆转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3017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1227701.5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转向系统的双前桥总成及车辆转向系统,其包括一桥、二桥和第一直拉杆,所述一桥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转向组件的第一安装结构,所述一桥上还设有第一上节臂;所述二桥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转向组件的第二安装结构,所述二桥上还设有第二上节臂;所述第一直拉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上节臂和第二上节臂上;以及,所述第一上节臂与所述第二上节臂的朝向相同,且所述第一上节臂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上节臂的长度。本申请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因悬架振动影响Ⅰ桥、Ⅱ桥之间转角关系的协调性,容易造成轮胎的过度磨损的问题。

    一种车辆和转向拉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9551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83096.6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和转向拉杆系统,其包括中间拉杆,其用于和转向机连接;第一转向直拉杆连接第一转向桥和转向机;第二转向直拉杆和第二转向桥连接;助力器组件用于安装在车架上;助力器组件包括运动件,运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中间拉杆和第二转向直拉杆活动连接;当处于第一状态时,运动件与第二转向直拉杆共直线;当处于第二状态时,运动件与第二转向直拉杆夹锐角,运动件沿其轴线做往复运动。由于助力器组件的力直接作用在中间拉杆和第二转向直拉杆上,消除垂臂传递比,也减小转向过程中助力器组件的输出力和第二转向直拉杆的夹角,有效提升助力器组件输出力的传递效率;另外减少原拉杆系统中的垂臂和安装支架,降低整车重量和成本。

    一种具备主动转向及回正功能的后桥转向系统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06209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380349.3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备主动转向及回正功能的后桥转向系统,其包括:后桥总成包括工字梁,工字梁具有凹陷弯曲段;转向机支架平行设置在后桥总成上方,并且其底部形成有一凹槽;当转向机支架安装在后桥总成上时,凹槽与凹陷弯曲段形成垂臂布置摆动空间;转向机总成包括设置在转向机支架上的驱动装置和转向垂臂装置;转向垂臂装置位于垂臂布置摆动空间内,并连接有转向机拉杆。从而在使用时转向机总成的驱动装置带动与转向机拉杆连接的转向节,以实现转向及回正功能;完全脱离了将转向机固定在车架上的思维模式,转向机固定在车桥上,转向机与车桥的连接不受悬架变形的影响,易于控制转向,相对转向角度精准;对车桥改动小,减少制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