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01800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191557.X
申请日:2010-05-31
Applicant: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L25/13 , H01L33/48 , H01L33/60 , F21S2/00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0274 , F21K9/23 , F21K9/232 , F21Y2115/10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137 , H01L2224/73265 , H05K3/284 , H05K2201/0108 , H05K2201/10106 , H05K2201/2054 , H01L2924/00014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模块及照明装置,是一种可增加光输出并且可长时间维持光输出的发光模块及照明装置。发光模块具有模块基板、反射层、供电导体、多个发光元件、焊线以及密封构件。在模块基板的绝缘层表面上设置着反射层,且将供电导体设置在反射层的附近。而且,在反射层上设置着多个发光元件。而且,以焊线将邻接的发光元件彼此连接。此外,以具有透气性的透光性的密封构件来埋设着反射层、供电导体、各发光元件以及各焊线。相对于密封构件的密封面积,反射层及供电导体的占有面积大于等于80%。
-
公开(公告)号:CN100431089C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03178712.6
申请日:2003-07-15
Applicant: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灯泡形萤光灯,具备一个点灯装置,具形成有细管插通孔的一个电路基板以及电子零件,以将高频电力输出至具有屈曲灯管的发光管。盖体在一端侧具有灯座,在另一端侧具有支架,从发光管的端部突出而在中间部具有屈曲部的细管,是把屈曲部的先端侧部分相对于屈曲部的发光管侧的根部,配置于靠近通过灯座的中心的轴线。主汞是被收容至比先端侧部分的发热量较多的电子零件更靠近灯座侧,把屈曲部配置在比电路基板更靠近发光管侧,并使先端侧部分插通至细管插通孔并延伸于灯座侧。根据此简单的结构,可改善光通量的上升特性,且可获得组装性良好的灯泡形萤光灯。
-
公开(公告)号:CN1240103C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02140763.0
申请日:2002-07-23
Applicant: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降低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的使用量,并且具有所需全光束的荧光灯及使用它的照明装置。荧光灯具备有:由玻璃泡(1a)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1)、含有主要由焦磷酸锶(Sr2P2O7)构成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来形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1)内面侧的膜厚为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2)、以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为主体构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2)内面侧的膜厚30μm以下的荧光体层(3)、配置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内部能够发生放电的一对电极(4)、和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1)内部的放电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534720A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200410030619.3
申请日:2004-03-30
Applicant: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灯,在形成保护膜及荧光体层之后进行玻璃电子管的弯曲加工时,不易产生保护膜的剥离和龟裂。该荧光灯包括由利用弯曲加工形成非直管状的玻璃电子管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以平均粒子直径1μm以上的具有高反射特性的非发光物质粒子为主要成分,并在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弯曲加工前形成于其内面的保护膜、按3.0~5.0%质量添加融点在900℃以下的粘着剂,并在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弯曲加工前形成于保护膜的表面侧的荧光体层、为了在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内部产生放电而配设的一对电极、在透光性放电容器的内部所封入的放电媒质。在构成保护膜2的平均粒子直径1μm以上的非发光物质粒子中,按在保护膜2中的一定量百分比添加融点在900℃以下的粘着剂,所以可不使光输出下降而提高保护膜2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264919A
公开(公告)日:2000-08-30
申请号:CN00103615.7
申请日:2000-02-24
Applicant: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J61/12
Abstract: 提供了刚点灯时光通量有所上升的荧光灯、灯泡型荧光灯和照明装置。荧光灯具备以下3个部分:即封入了包含具有低于纯水银的水银蒸汽压的汞齐和稀有气体的放电介质的玻璃灯管4,在玻璃灯管4内进行放电的放电发生装置,包含荧光体粒子和粘合剂的荧光层。前述荧光灯的特征是荧光层10的粘合剂中氧化铝量减少,氧化铝和硼酸等并用,使用氧化锆,氧化锆和硼酸并用或使形成荧光层10的荧光体粒子10a表面附着带负电的金属氧化物或无机化合物10b。
-
公开(公告)号:CN102334202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080009903.6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29/70 , F21K9/00 , F21V29/75 , F21V29/76 , F21Y2105/10 , F21Y2115/10 , H01L25/0753 , H01L33/62 , H01L2224/45144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137 , Y10S362/80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Abstract: 发光模块(1)包括模块基板(2)、发光二极管排(31)、及密封构件(48)。发光二极管排(31)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32)、及连接在发光二极管元件(32)之间的多根接合线(37)。发光二极管元件(32)包括一对元件电极(33、34),且是沿着元件电极(33、34)排列的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密封构件(48)层叠于模块基板(2)上,以密封发光二极管排(31)。发光二极管元件(32)在与元件电极(33、34)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在相邻的发光二极管元件(32)之间,具有相同极性的元件电极(33、34)在发光二极管元件(32)的排列方向上相互相邻地进行排列。将接合线(37)相对于发光二极管元件(32)的排列方向进行倾斜布线,以将相邻的发光二极管元件(32)的不同极性的元件电极(33、34)之间进行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334202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80009903.6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29/70 , F21K9/00 , F21V29/75 , F21V29/76 , F21Y2105/10 , F21Y2115/10 , H01L25/0753 , H01L33/62 , H01L2224/45144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137 , Y10S362/80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Abstract: 发光模块(1)包括模块基板(2)、发光二极管排(31)、及密封构件(48)。发光二极管排(31)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元件(32)、及连接在发光二极管元件(32)之间的多根接合线(37)。发光二极管元件(32)包括一对元件电极(33、34),且是沿着元件电极(33、34)排列的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密封构件(48)层叠于模块基板(2)上,以密封发光二极管排(31)。发光二极管元件(32)在与元件电极(33、34)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在相邻的发光二极管元件(32)之间,具有相同极性的元件电极(33、34)在发光二极管元件(32)的排列方向上相互相邻地进行排列。将接合线(37)相对于发光二极管元件(32)的排列方向进行倾斜布线,以将相邻的发光二极管元件(32)的不同极性的元件电极(33、34)之间进行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0355011C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410095197.8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荧光薄膜从发光管上的玻璃以及全光束的降低,并且可以得到良好的光束增加特性的荧光灯。具有透光性的发光管(40)和设置在该发光管(40)内侧的荧光薄膜(13)。在荧光薄膜(13)中含有微粒形状是球状的金属氧化物(15)。球状的金属氧化物(15)适用作粘合剂,因此,可以抑制荧光薄膜(13)从发光管(40)上的剥离。并且,球状的金属氧化物(15)的表面物理吸附力不强,因此可以获得良好光束增长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399306A
公开(公告)日:2003-02-26
申请号:CN02140764.9
申请日:2002-07-23
Applicant: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降低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的使用量,并且具有所需全光束的荧光灯及使用它的照明装置。荧光灯具备有,由玻璃泡1a构成的透光性放电容器1和,以含有粒子形状呈棒状异形的焦磷酸锶(Sr2P2O7)的平均粒径1.0μm以上的高反射率非发光物质粒子及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的混合体为主构成要素来形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透光性放电容器1内面侧的膜厚3~25μm的非发光物质膜2和,以三波长发光形荧光体粒子为主体构成,并且配置于几乎整个非发光物质膜2内面侧的膜厚30μm以下的荧光体层3和,配置成在透光性放电容器1的内部能够发生放电的一对电极4、4和,封入透光性放电容器1内部的放电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388561A
公开(公告)日:2003-01-01
申请号:CN02122074.3
申请日:2002-05-29
Applicant: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著改善电子发射材料的溅射、缩短启动时间及改善启动特性的辉光放电灯。辉光放电灯具有放电容器1、一对电极2及3、放电介质、以及一对电极2及3的至少一方3所被覆的以锌为主要成分的电子发射材料4。电子发射材料4例如是锌合金,可以采用锌-镍合金。这时的镍含量的理想范围是2-15质量%。电子发射材料4用的锌合金比锌的熔点高,因此可抑制因溅射而产生的消耗,所以在整个寿命保证期间中能缩短放电开始时间,同时气体放出量减少,所以放电开始电压的上升极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