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725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80098227.5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IPC: F04C29/02
Abstract: 密闭型压缩机(2)具备缸体(31)、旋转轴(32)、第1轴承(33)、第2轴承(34)、密闭容器(10)。旋转轴具有:主轴部(32a),以偏心部(32c)为边界在轴心方向的一端侧支承于第1轴承;以及副轴部(32b),在另一端侧支承于第2轴承。副轴部在外周面(32g)具有润滑油(I)的通油槽(54),该通油槽(54)以比轴心方向的另一端(32e)靠一端侧的部位为基端(54a)沿着旋转轴的旋转方向(R)朝轴心方向的一端侧呈螺旋状连续。第2轴承具有凸缘部(34b)以及从凸缘部突出的筒部(34a),筒部中的轴心方向的另一端部分、且是从旋转轴的径向观察,与通油槽的基端重叠的部分的壁厚,比筒部的其他部分的壁厚薄。
-
公开(公告)号:CN105008721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380071563.3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Inventor: 平野浩二
IPC: F04C18/356 , F04C23/00 , F04C29/00 , F04C2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564 , F04C23/001 , F04C23/008 , F04C28/065 , F04C29/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气缸旋转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气缸旋转压缩机具备:第一、第二缸;在上述第一、第二缸室内进行偏心旋转的第一、第二滚筒;对上述第一缸室内进行划分的第一叶片;对上述第二缸室内进行划分并且由磁性体材料形成的第二叶片;收纳上述第二叶片的端部的叶片背室;向上述叶片背室内选择性地供给工作压力的工作压力供给部;配置在上述叶片背室的与上述第二叶片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固定部件;设置于上述固定部件而将上述第二叶片固定于不与上述第二滚筒接触的位置的永久磁铁;以及固定于上述固定部件的单向阀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2102669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609746.4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能实现制造性和加工精度的提高,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所述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以实现制冷循环效率的提高。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C)隔着中间隔板(2)设置第一汽缸(6A)和第二汽缸(6B)以作为压缩机构部(3),在它们的内径部内形成导入低压气体的汽缸室(Sa、Sb),在各汽缸室上经由将叶片(12a、12b)可自由移动地收容的叶片槽(10a、10b)来设置叶片背室(11a、11b),第一叶片背室包括对叶片后端部施加弹性力且使叶片前端部与滚筒(9a)的周壁接触的弹簧构件(13),第二叶片背室被与副轴承(7B)分体形成的封闭构件(15)和中间隔板封闭,在封闭构件上连接有切换高压气体与低压气体来进行供应的压力控制用配管(16),并设置将其与第二叶片背室连通的导向通路(17)。
-
公开(公告)号:CN11407258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980098227.5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IPC: F04C29/02
Abstract: 密闭型压缩机(2)具备缸体(31)、旋转轴(32)、第1轴承(33)、第2轴承(34)、密闭容器(10)。旋转轴具有:主轴部(32a),以偏心部(32c)为边界在轴心方向的一端侧支承于第1轴承;以及副轴部(32b),在另一端侧支承于第2轴承。副轴部在外周面(32g)具有润滑油(I)的通油槽(54),该通油槽(54)以比轴心方向的另一端(32e)靠一端侧的部位为基端(54a)沿着旋转轴的旋转方向(R)朝轴心方向的一端侧呈螺旋状连续。第2轴承具有凸缘部(34b)以及从凸缘部突出的筒部(34a),筒部中的轴心方向的另一端部分、且是从旋转轴的径向观察,与通油槽的基端重叠的部分的壁厚,比筒部的其他部分的壁厚薄。
-
公开(公告)号:CN103180613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80051555.3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564 , F01C21/0863 , F04C23/001 , F04C23/008 , F04C29/128
Abstract: 在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M)中,压缩机构部(3)设有第一汽缸(6A)及第二汽缸(6B),第一汽缸(6A)与第二汽缸(6B)之间夹设有中间分隔板(2),在各汽缸(6A、6B)的内径部形成有导入低压气体的缸室(Sa、Sb),在缸室(Sa、Sb)中设有经由叶片槽(10a、10b)连通的叶片背室(11a、11b)。使背压导入通路(20)从汽缸(6B)的端面侧朝叶片背室(11b)开口,将高压导入叶片背室(11b)中来对叶片后端部施加高压的背压,从而在缸室(Sb)中进行压缩运转,或者将低压导入叶片背室(11b)中,使缸室(Sb)中的压缩运转停止而成为停缸运转状态。背压导入通路(20)的远离转轴的外侧开口角部(ha)位于比停缸运转状态下所在的叶片后端部的端面角部(bb)更靠外周侧的位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00872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80071563.3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Inventor: 平野浩二
IPC: F04C18/356 , F04C23/00 , F04C29/00 , F04C2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564 , F04C23/001 , F04C23/008 , F04C28/065 , F04C29/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气缸旋转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气缸旋转压缩机具备:第一、第二缸;在上述第一、第二缸室内进行偏心旋转的第一、第二滚筒;对上述第一缸室内进行划分的第一叶片;对上述第二缸室内进行划分并且由磁性体材料形成的第二叶片;收纳上述第二叶片的端部的叶片背室;向上述叶片背室内选择性地供给工作压力的工作压力供给部;配置在上述叶片背室的与上述第二叶片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固定部件;设置于上述固定部件而将上述第二叶片固定于不与上述第二滚筒接触的位置的永久磁铁;以及固定于上述固定部件的单向阀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761817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480007340.1
申请日:2004-02-19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8/065 , F04C18/3564 , F04C23/008 , F04C2270/56
Abstract: 本发明的旋转式密闭型压缩机,作成外壳内高压包括:具有分别将偏心滚筒(13a、13b)进行收容的缸室(14a、14b)的第1缸(8A)和第2缸(8B);将缸室分成两部分的阀(15a、15b)以及收容阀的背面侧端部的阀室(22a、22b),第1缸侧的阀,利用配设在阀室中的弹簧构件(26)被推压施力,第2缸侧的阀,根据向阀室引导的外壳内压力与向缸室引导的吸入压力或排出压力之差压被推压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102669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010609746.4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能实现制造性和加工精度的提高,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所述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以实现制冷循环效率的提高。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C)隔着中间隔板(2)设置第一汽缸(6A)和第二汽缸(6B)以作为压缩机构部(3),在它们的内径部内形成导入低压气体的汽缸室(Sa、Sb),在各汽缸室上经由将叶片(12a、12b)可自由移动地收容的叶片槽(10a、10b)来设置叶片背室(11a、11b),第一叶片背室包括对叶片后端部施加弹性力且使叶片前端部与滚筒(9a)的周壁接触的弹簧构件(13),第二叶片背室被与副轴承(7B)分体形成的封闭构件(15)和中间隔板封闭,在封闭构件上连接有切换高压气体与低压气体来进行供应的压力控制用配管(16),并设置将其与第二叶片背室连通的导向通路(17)。
-
公开(公告)号:CN102619755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31199.5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Abstract: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其能抑制因将汽缸室内一分为二成吸入侧和排出侧的叶片的机械密封性降低,容积效率高。所述压缩机设有一体型汽缸、滚筒以及叶片,其中,所述一体型汽缸是将轴承部和汽缸部形成为一体而构成的,汽缸部的汽缸室被与一体型汽缸分体形成的封闭构件封闭,所述滚筒被配置成能在汽缸室内偏心旋转,所述叶片被配置成能在设于汽缸部的叶片槽内往复滑动。将滚筒的外周面与轴承部侧端面之间的第一角落部的曲率半径形成为比一体型汽缸的汽缸室内周面与轴承部内表面之间的边界角落部的曲率半径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