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08846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480034228.0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将连接电容器串联电路(CA)的正极和电力变换部(QA)的正极的2根正极侧母线(11、12)、连接电容器串联电路(CA)的负极和电力变换部(QA)的负极的负极侧母线(13)、串联连接电容器串联电路(CA)内的两个平滑电容器(CF1、CF2)的中间连接用母线(14)这4根母线(11~14)隔着绝缘层(15)紧密地层叠而构成4层母线(10)。并且,2根正极侧母线(11、12)不邻接地并联连接,其中的1根正极侧母线(11)和负极侧母线(13)被邻接配置,降低连接电容器串联电路(CA)和电力变换部(QA)的布线结构的直流布线电感。
-
公开(公告)号:CN10679718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80081631.9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5/458 , H02M1/08 , H02M7/04 , H02M7/217 , H02M7/487 , H02M2001/0054 , Y02B70/1483 , Y02B70/1491
Abstract: 整流器包括:第1晶体管(Q1),其连接于第1输出端子(T1)及输入端子(T0)之间;第2晶体管(Q2),其连接于输入端子(T0)及第2输出端子(T2)之间;第1二极管及第2二极管(D1、D2),其分别与第1晶体管及第2晶体管(Q1、Q2)反向并联连接;以及双向开关,其连接于输入端子(T0)及第3输出端子(T3)之间,包含第3晶体管和第4晶体管(Q3、Q4)以及第3二极管和第4二极管(D3、D4)。第1二极管、第2二极管(D1、D2)、第3晶体管以及第4晶体管(Q3、Q4)由宽带隙半导体形成,第3二极管、第4二极管(D3、D4)、第1晶体管以及第2晶体管(Q1、Q2)由宽带隙半导体以外的半导体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60536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480081556.6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M7/4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537 , H02J9/062 , H02M1/08 , H02M7/483 , H02M2001/0054 , Y02B70/1483 , Y02B70/1491
Abstract: 逆变器包括:第1晶体管(Q1),该第1晶体管(Q1)连接于第1输入端子(T1)及输出端子(T4)之间;第2晶体管(Q2),该第2晶体管(Q2)连接于输出端子(T4)及第2输入端子(T2)之间;第1二极管及第2二极管(D1、D2),该第1二极管及第2二极管(D1、D2)分别与第1晶体管及第2晶体管(Q1、Q2)反向并联连接;以及双向开关,该双向开关连接于第3输入端子(T3)及输出端子(T4)之间,包含第3晶体管及第4晶体管(Q3、Q4)以及第3二极管及第4二极管(D3、D4)。第1晶体管、第2晶体管(Q1、Q2)、第3二极管以及第4二极管(D3、D4)均由宽带隙半导体形成,第3晶体管、第4晶体管(Q3、Q4)、第1二极管以及第2二极管(D1、D2)均由宽带隙半导体以外的半导体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797184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480081631.9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5/458 , H02M1/08 , H02M7/04 , H02M7/217 , H02M7/487 , H02M2001/0054 , Y02B70/1483 , Y02B70/1491
Abstract: 整流器包括:第1晶体管(Q1),其连接于第1输出端子(T1)及输入端子(T0)之间;第2晶体管(Q2),其连接于输入端子(T0)及第2输出端子(T2)之间;第1二极管及第2二极管(D1、D2),其分别与第1晶体管及第2晶体管(Q1、Q2)反向并联连接;以及双向开关,其连接于输入端子(T0)及第3输出端子(T3)之间,包含第3晶体管和第4晶体管(Q3、Q4)以及第3二极管和第4二极管(D3、D4)。第1二极管、第2二极管(D1、D2)、第3晶体管以及第4晶体管(Q3、Q4)由宽带隙半导体形成,第3二极管、第4二极管(D3、D4)、第1晶体管以及第2晶体管(Q1、Q2)由宽带隙半导体以外的半导体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753439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80079002.7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M7/12
Abstract: 转换器具备阳极和阴极分别与输入端子(T0)以及第1输出端子(T1)连接的第1二极管(D1);阳极和阴极分别与第2输出端子(T2)以及输入端子(T0)连接的第2二极管(D2);以及被连接在输入端子(T0)和第3输出端子(T3)之间的双向开关。双向开关包括第3二极管~第6二极管(D3~D6)以及晶体管(Q1)。第1二极管(D1)、第2二极管(D2)以及晶体管(Q)的各个由宽带隙半导体形成,第3二极管~第6二极管(D3~D6)的各个由宽带隙半导体以外的半导体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380586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80009116.5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5/293 , H02M1/12 , H02M1/14 , H02M5/458 , H02M5/4585 , H02M7/487 , H02M7/49 , H02M7/5395
Abstract: 功率转换装置包括:变压器(20n),该变压器(20n)包括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该一次绕组与输入端子(R、S、T)相连接,该二次绕组由多个相互绝缘的单相开式绕组构成;多个转换器单元(30Xn),该多个转换器单元(30Xn)与变压器(20n)的二次绕组相连接;以及控制电路(601),该控制电路(601)对开关元件的导通/断开进行控制。转换器单元(30Xn)包括具备开关元件的整流器(3a)和逆变器(3b),输入端通过与各单相开式绕组相连接,从而经由变压器(20n)相对于各相的输入端子(R、S、T)相互并联连接,输出端相对于各相的输出端(U、V、W)相互串联连接,进行三电平以上的电压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1569083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780048157.X
申请日:2007-01-30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IPC: H02M7/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487
Abstract: 在具有最大额定输出电流IROUT的强制换向大功率逆变器装置中,包括DC连接电容器、阳极漏电感、开关臂、钳位电路以及饱和铁芯单元,该DC连接电容器具有特征在于上升率dVDC/dt的绝对值的最大值dVm的电压脉动,以及阳极漏电感与DC连接电容器串联连接。该开关臂包括栅极截止器件和续流二极管的串联连接电路,以及钳位电路包括钳位电容器、钳位二极管、以及包括电阻器的钳位电压复位电路。饱和铁芯单元具有线性和逐渐饱和特性之一,每个具有饱和电流Isat,其被设置为使得IROUT>Isat>C31×dVm,C31是钳位电容器的电容。
-
公开(公告)号:CN107534396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580079002.7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M7/12
Abstract: 转换器具备阳极和阴极分别与输入端子(T0)以及第1输出端子(T1)连接的第1二极管(D1);阳极和阴极分别与第2输出端子(T2)以及输入端子(T0)连接的第2二极管(D2);以及被连接在输入端子(T0)和第3输出端子(T3)之间的双向开关。双向开关包括第3二极管~第6二极管(D3~D6)以及晶体管(Q1)。第1二极管(D1)、第2二极管(D2)以及晶体管(Q)的各个由宽带隙半导体形成,第3二极管~第6二极管(D3~D6)的各个由宽带隙半导体以外的半导体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380586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380009116.5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5/293 , H02M1/12 , H02M1/14 , H02M5/458 , H02M5/4585 , H02M7/487 , H02M7/49 , H02M7/5395
Abstract: 功率转换装置包括:变压器(20n),该变压器(20n)包括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该一次绕组与输入端子(R、S、T)相连接,该二次绕组由多个相互绝缘的单相开式绕组构成;多个转换器单元(30Xn),该多个转换器单元(30Xn)与变压器(20n)的二次绕组相连接;以及控制电路(601),该控制电路(601)对开关元件的导通/断开进行控制。转换器单元(30Xn)包括具备开关元件的整流器(3a)和逆变器(3b),输入端通过与各单相开式绕组相连接,从而经由变压器(20n)相对于各相的输入端子(R、S、T)相互并联连接,输出端相对于各相的输出端(U、V、W)相互串联连接,进行三电平以上的电压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4380587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280073645.7
申请日:2012-05-31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537 , H02J3/01 , H02M1/14 , H02M5/4585 , H02M7/003 , H02M7/493 , H05K7/1432 , Y02E40/40
Abstract: 一种功率转换装置,包括多个功率转换电路(1),该功率转换电路由开关元件(4)构成,还包括:直流导体(2P、2N),该直流导体(2P、2N)设置于各功率转换电路(1),向功率转换电路(1)提供直流电;以及直流连接总线(3P、3N),该直流连接总线(3P、3N)设置于各功率转换电路(1),并且其长度使其具有用于对从其它功率转换电路(1)流入的伴随着开关元件(4)进行开关而产生的纹波电流进行抑制的电感,该直流连接总线(3P、3N)以该长度将其它的功率转换电路(1)和直流导体(2P、2N)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