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97156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45181.5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速度环的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将电流环和电机作为广义对象,首先采集出转速和电流等信息,用一个自适应线性时延神经网络对电机进行离线参数辨识,然后将离线学习得到的权值作为在线学习的初值,最后对系统进行在线参数辨识,根据辨识的参数计算出电机的负载转矩;根据得到的参数值和负载扰动值,设计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律,并根据被控对象与辨识模型之间的误差在线调整网络的权值,进而在线整定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器的参数,实现了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调整,从而可以消除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带来的影响,改善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抗扰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497156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110445181.5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速度环的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将电流环和电机作为广义对象,首先采集出转速和电流等信息,用一个自适应线性时延神经网络对电机进行离线参数辨识,然后将离线学习得到的权值作为在线学习的初值,最后对系统进行在线参数辨识,根据辨识的参数计算出电机的负载转矩;根据得到的参数值和负载扰动值,设计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律,并根据被控对象与辨识模型之间的误差在线调整网络的权值,进而在线整定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器的参数,实现了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调整,从而可以消除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带来的影响,改善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抗扰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801160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710003628.0
申请日:2017-01-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黑纳米多孔Fe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中包括:1)合成Mn含量在68‑90at%,Cu含量小于0.3at%范围内的FeMnCu预合金熔液,并在1240‑1700摄氏度的熔液进行快淬获得单相合金;2)将4‑25摄氏度条件下,将FeMnCu预合金置于体积浓度为1%‑5%的盐酸溶液中静置30‑60分钟进行脱合金处理;3)将脱合金完的产物取出,分别依次在体积浓度为0.1%,0.01%的盐酸溶液中进行漂洗,时间不超过10秒,再在超纯水中漂洗,时间不超过30s;将漂洗后的产物取出,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干燥即可获得超黑纳米多孔Fe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216415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19395.4
申请日:2008-01-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1/00
Abstract: 光子晶体复合编码微球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微球由光子晶体特异的光反射峰以及外层吸附的量子点特征发射峰和特征发射峰强度来组合编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胶体粒子组装成微球后,用层层组装的方法将量子点包裹在光子晶体微球表面,通过包裹不同的量子点和不同的量子点层数,使得量子点编码与光子晶体微球编码相结合,编码量大大增加。这种聚合物微球所用编码稳定性好,易控制,制作成本低廉,简单高效,检测通量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76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0411558.9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H7/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直流故障清除能力的新型MMC拓扑,在传统半桥型MMC的基础上附加了三条开关支路和两条晶闸管支路,并将C相上桥臂的所有半桥子模块用全桥子模块代替。其中开关支路由一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和晶闸管组串联组成;晶闸管支路由若干个晶闸管串联组成。该新型MMC拓扑在发生直流短路故障后,通过断开两条开关支路、导通两条晶闸管支路以利用C相全桥子模块的双向阻断能力来实现短路故障的清除,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快速清除直流短路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76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411558.9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H7/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直流故障清除能力的新型MMC拓扑,在传统半桥型MMC的基础上附加了三条开关支路和两条晶闸管支路,并将C相上桥臂的所有半桥子模块用全桥子模块代替。其中开关支路由一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和晶闸管组串联组成;晶闸管支路由若干个晶闸管串联组成。该新型MMC拓扑在发生直流短路故障后,通过断开两条开关支路、导通两条晶闸管支路以利用C相全桥子模块的双向阻断能力来实现短路故障的清除,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快速清除直流短路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31090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90495.9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 Y02C10/06 , Y02C10/10 , B01D53/78 , B01D46/0024 , B01D46/0032 , B01D46/543 , B01D53/1475 , B01D53/1493 , B01D53/228 , B01D53/229 , B01D53/48 , B01D2251/2062 , B01D2251/404 , B01D2252/204 , B01D2252/20415 , B01D2252/20484 , B01D2252/20489 , B01D2252/2053 , B01D2258/028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烟煤电厂CO2与细颗粒物联合脱除的装置及方法,为基于利用多级膜除尘-膜吸收法实现CO2的高效捕集以及细颗粒物的超净脱除,采用多级板式膜脱除烟气中分残余的颗粒物组分后,再利用中空纤维膜吸收法捕集CO2,此发明可有效降低膜吸收CO2过程中,膜微孔结构的破坏及性能恶化,既能实现膜吸收CO2长期的高效稳定运行,又可完成烟气中细颗粒物深度脱除,达到超净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6237834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87923.2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 B01D53/84 , B01D53/62 , B01D2257/504 , B01D2258/0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化酶碳酸化固定CO2的装置及其方法,基于石英棉包裹钕铁硼磁球分级布置实现固定化碳酸酐酶固定CO2的填料。含CO2脱硫后烟气进入填装有固定化碳酸酐酶的填料塔中,在固定化酶的催化作用下,CO2迅速催化生成HCO3-和CO32-,吸收液从填料塔顶部进入,与气体逆流接触,HCO3-和CO32-随吸收液进入到超声波浸取槽中,与钙离子反应形成碳酸钙。本发明采用表面羧基化的Fe3O4作为碳酸酐酶固定化过程中所用的载体材料,使得固定化酶和载体材料一样具有磁性,可有效解决固定化酶填料塔式运作填料易流失的难题,既实现在低浓度、常压下碳酸化固定CO2,同时还可实现整套装置的连续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315369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124478.X
申请日:2008-07-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3/53 , G01N33/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颜色和形状复合编码的水凝胶多元免疫检测方法,该方法中该方法采用具有编码的光子晶体水凝胶薄膜,使抗体或者抗原与光子晶体水凝胶薄膜结合,抗体或者抗原的种类用光子晶体水凝胶薄膜的编码来标识,通过多种利用光子晶体水凝胶薄膜标识的抗体或者抗原,同时检测同一个待测样品中相应的抗原或者抗体,水凝胶薄膜利用光子晶体特异的光反射峰和其不同形状来编码,不同编码的水凝胶薄膜表面分别固定不同的抗原或者抗体,将多个不同编码的水凝胶薄膜与同一个待测样品混合,可以同时检测样品中多个待分析物。这种基于光子晶体水凝胶薄膜的多元免疫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通量大,载体解码简单,检测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5137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26249.8
申请日:2019-09-27
Inventor: 张章 , 徐晶 , 徐科 , 夏冬 , 张梁 , 张雪菲 , 李娟 , 崔荣靖 , 刘英英 , 杨帆 , 刘冬梅 , 祁彦鹏 , 王世举 , 罗涛 , 胡源 , 迟福建 , 王哲 , 李桂鑫 , 孙阔 , 赵长伟 , 杨德博 , 李广敏 , 梁海深 , 王庆彪 , 周建伟 , 曹骁勇 , 吴在军 , 谢兴峰 , 黄仁志 , 吕家乐 , 王璐瑶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配电网拓扑结构设计评估方法及装置,涉及直流配电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直流配电网供电方式以及电网负荷,基于直流电网供电方式以及电网负荷,确定变换器类型以及直流电网网络拓扑;于直流电网网络拓扑以及电网负荷确定变换器数量;基于变换器数量以及直流电网网络拓扑确定直流配电网络拓扑;基于直流配电网络拓扑构建评估层次模型并基于构建评估层次模型,评估层次模型包括指标层、目标层以及方案层,对每一个目标层以及指标层建立评价矩阵;对的评价矩阵进行一致性检查和判断,并计算加权系数;基于加权系数对直流配电网络拓扑进行评分。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对直流配电拓扑是否合理提供评价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