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671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167622.9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号牌识别数据的交叉口车辆累积到达曲线重构方法,包括:获取上下游交叉口的号牌数据,提取上游交叉口出口道断面处到达曲线的观测值;基于高斯过程构建到达曲线插值模型,以到达曲线的部分观测值为输入,对未匹配车辆的上游到达信息进行推断;采用最大最小倾斜方法对到达曲线插值模型中参数的分布进行简化,采用最大似然对到达曲线插值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重构上游交叉口断面处的到达曲线。本发明能够,能够自动捕获车辆到达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使重构的到达曲线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物理意义,为到达曲线的精准重构提供了可靠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7215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488494.1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号牌识别数据的车道级到达曲线历史和实时重构方法,包括:利用号牌识别数据以及上下游的信号配时数据,获得上下游交叉口累计驶离车辆数;通过车辆号牌匹配,获得在目标断面的车道级部分车辆到达观测数据;采用历史数据训练贝叶斯神经网络,将训练后的贝叶斯神经网络作为到达曲线学习模型;以实时或历史上游交叉口累计驶离车辆数为输入,利用到达曲线学习模型预测得到目标断面的实时或历史到达车辆数,进而重构车道级实时到达曲线或历史到达曲线。本发明通过学习的方式自动捕捉历史数据中隐含的车辆到达模式,能够较好地描述各车道非线性的车辆到达过程,提高了到达曲线重构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2155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0488494.1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号牌识别数据的车道级到达曲线历史和实时重构方法,包括:利用号牌识别数据以及上下游的信号配时数据,获得上下游交叉口累计驶离车辆数;通过车辆号牌匹配,获得在目标断面的车道级部分车辆到达观测数据;采用历史数据训练贝叶斯神经网络,将训练后的贝叶斯神经网络作为到达曲线学习模型;以实时或历史上游交叉口累计驶离车辆数为输入,利用到达曲线学习模型预测得到目标断面的实时或历史到达车辆数,进而重构车道级实时到达曲线或历史到达曲线。本发明通过学习的方式自动捕捉历史数据中隐含的车辆到达模式,能够较好地描述各车道非线性的车辆到达过程,提高了到达曲线重构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1907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498356.9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D19/00 , E01D19/02 , E01D101/24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复位桥墩用液压耗能装置、抗震系统及施工方法,属于桥梁抗震领域。该液压耗能装置采用环形油缸及布置在油缸上相互配合的油压推进阀、油压推进杆及分布式做动头降低自复位桥墩的左右摆动产生的位移增加自复位桥墩耗能能力,采用该液压耗能装置浇筑的抗震系统,该系统UHPC模壳内同轴布置的液压耗能装置;通过油压推进杆推动分布式做动头向自复位桥墩施压。抗震系统的施工步骤为:加工自复位桥墩液压耗能装置‑在液压耗能装置外侧安装UHPC模壳‑UHPC模壳浇筑混凝土‑胶封边缘完成。本发明提采用自复位桥墩液压耗能装置可以解决自复位桥墩耗能能力低的问题,可大幅提高自复位桥墩的耗能能力,进而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尤其是抵御罕遇型大震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1907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98356.9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D19/00 , E01D19/02 , E01D101/24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复位桥墩用液压耗能装置、抗震系统及施工方法,属于桥梁抗震领域。该液压耗能装置采用环形油缸及布置在油缸上相互配合的油压推进阀、油压推进杆及分布式做动头降低自复位桥墩的左右摆动产生的位移增加自复位桥墩耗能能力,采用该液压耗能装置浇筑的抗震系统,该系统UHPC模壳内同轴布置的液压耗能装置;通过油压推进杆推动分布式做动头向自复位桥墩施压。抗震系统的施工步骤为:加工自复位桥墩液压耗能装置‑在液压耗能装置外侧安装UHPC模壳‑UHPC模壳浇筑混凝土‑胶封边缘完成。本发明提采用自复位桥墩液压耗能装置可以解决自复位桥墩耗能能力低的问题,可大幅提高自复位桥墩的耗能能力,进而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尤其是抵御罕遇型大震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65554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87732.3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4 , H02K1/22 , H02K1/276 , H02K1/32 , H02K2201/15 , H02K221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包括电机定子和转子,其中电机定子采用分数槽集中绕组模式,转子采用奇异外形,倒八形磁钢。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的一种。采用近极槽的结构,有效地避免了电磁不平衡,同时具有分数槽集中绕组的低齿槽转矩和低谐波等优点。定子采用分数槽集中绕组模式,与分布式绕组相比,基本上无端部,安装空间小;分数槽绕组,大大地降低了谐波含量。转子采用倒八字形磁钢,与表装式磁钢相比,气隙磁密度大。本发明与现有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相比,安装空间小,功率密度大,转矩密度高,齿槽转矩小,谐波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41100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54959.9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2766 , H02K1/32 , H02K221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性能电机的准V型磁钢结构转子,包括主动子铁心、设置在所述主动子铁心外侧的准V型磁钢和辅动子铁心,主动子铁心为中空结构,外侧设置有多个齿部,两相邻齿部之间设置有准V型磁钢和辅动子铁心构成的准V型磁钢结构,所述准V型磁钢结构和主动子铁心外侧表面之间有冷却通道。本发明与现有永磁电机的转子相比,气隙磁通密度大,齿槽转矩小,谐波低;凸极率高,有利于弱磁控制;有效地避免了磁路短路,漏磁少;提供冷却通道,增强了温度控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