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张拉悬挂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96153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710341353.1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王春林 鞠丹 陈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整体张拉悬挂系统,包括主体结构和悬挂结构,悬挂结构悬挂于主体结构中,悬挂结构包括若干按层依次竖向设置的楼面板,最顶层楼面板固定于主体结构顶部,最底层楼面板通过稳定索杆锚固支撑于地面,中间每相邻两层楼面板之间均通过索杆锚固支撑;所述索杆与相应楼面板板面的法线不平行且有夹角,同一层的同一侧面两个索杆对称设置,并且与相应锚固点的连线呈等腰梯形状;同一侧面两根稳定索杆与最底层楼面板以及地面之间也形成等腰梯形状。本发明能够通过应力刚化作用提高楼面板的侧向刚度,减小地震作用下悬挂楼面板的动力响应,避免采用消能器带来的设计复杂、费用昂贵等问题。

    一种阵列式水下混凝土结构表观损伤大视场成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835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9084.2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式水下混凝土结构表观损伤大视场成像装置,包括:多个成像单元,呈环形排列,且每个成像单元的采样端朝内侧设置,成像单元的外侧设有力平衡孔;单元连接机构,设于各相邻成像单元之间以连接相邻的成像单元;力平衡机构,包括钢索收束器和钢索,所述钢索穿过各成像单元力平衡孔后设于所述钢索收束器中,通过图像合成算法,可将阵列式成像单元捕获的局部精细图像合成为宏观大视场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满足成像质量和精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大视场成像,探测效率高。

    一种整体张拉悬挂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96153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341353.1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王春林 鞠丹 陈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5/43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整体张拉悬挂系统,包括主体结构和悬挂结构,悬挂结构悬挂于主体结构中,悬挂结构包括若干按层依次竖向设置的楼面板,最顶层楼面板固定于主体结构顶部,最底层楼面板通过稳定索杆锚固支撑于地面,中间每相邻两层楼面板之间均通过索杆锚固支撑;所述索杆与相应楼面板板面的法线不平行且有夹角,同一层的同一侧面两个索杆对称设置,并且与相应锚固点的连线呈等腰梯形状;同一侧面两根稳定索杆与最底层楼面板以及地面之间也形成等腰梯形状。本发明能够通过应力刚化作用提高楼面板的侧向刚度,减小地震作用下悬挂楼面板的动力响应,避免采用消能器带来的设计复杂、费用昂贵等问题。

    极端环境中水下混凝土结构表观损伤快速定位与识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7103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59520.5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式视觉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是极端环境中水下混凝土结构表观损伤快速定位与识别装置。极端环境中水下混凝土结构表观损伤快速定位与识别装置,包括用于控制控制定位的宏观定位设备,用于损伤识别的微观识别设备,径向气动模块;宏观定位设备内设有径向气动模块,径向气动模块驱动微观识别设备位移;微观识别设备向宏观定位设备外侧或向内侧位移动。本发明装置包括宏观定位和微观识别,两部分的配合使用不仅保证了检测范围的全面性,而且保证了成像质量的精确性,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一种水下环境结构局部破损的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9461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60472.0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吴刚 陈熹 侯士通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水下环境结构局部破损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设备、用于控制检测设备在竖向的高度的竖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检测设备水平定位的横向气动模块,竖向控制模块和横向气动模块相连接;检测设备包括深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深度传感器用于感知检测设备在水下的具体方位,压力传感器用于捕获检测设备与配测物接触产生的力反馈。本发明仅需少量的人工操作即可完成水下几米至几十米的结构病害检测工作,还可以实现远距离遥控操作;拆装方便且所有装置均可重复使用,这样很大程度地节约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施工效率。

    极端环境中水下混凝土结构表观损伤快速定位与识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7103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0959520.5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式视觉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是极端环境中水下混凝土结构表观损伤快速定位与识别装置。极端环境中水下混凝土结构表观损伤快速定位与识别装置,包括用于控制控制定位的宏观定位设备,用于损伤识别的微观识别设备,径向气动模块;宏观定位设备内设有径向气动模块,径向气动模块驱动微观识别设备位移;微观识别设备向宏观定位设备外侧或向内侧位移动。本发明装置包括宏观定位和微观识别,两部分的配合使用不仅保证了检测范围的全面性,而且保证了成像质量的精确性,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水下结构病害检测接触式视觉传感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1878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360466.5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吴刚 陈熹 侯士通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水下结构病害检测接触式视觉传感设备,包括照明电路子系统、图像采集子系统和图像处理子系统,图像采集子系统包括有机玻璃盒,有机玻璃盒的一个表面外侧粘附有透明的弹性体,与设置弹性体表面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高分辨率成像设备;图像处理子系统用于对高分辨率成像设备采集到的图像运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批量处理并输出处理结果。本发明借助PDMS弹性体强大的变形适应能力,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对采集到的病害图像进行多维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目前可达到水下混浊环境中,混凝土表面各类病害90%以上的识别精度,实现0.1mm级裂缝的精准识。

    一种水下环境结构局部破损的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179234U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20616273.7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环境结构局部破损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设备、用于控制检测设备在竖向的高度的竖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检测设备水平定位的横向气动模块,竖向控制模块和横向气动模块相连接;检测设备包括深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深度传感器用于感知检测设备在水下的具体方位,压力传感器用于捕获检测设备与配测物接触产生的力反馈。本实用新型仅需少量的人工操作即可完成水下几米至几十米的结构病害检测工作,还可以实现远距离遥控操作;拆装方便且所有装置均可重复使用,这样很大程度地节约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施工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