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1627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367816.0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流线初始网络设计方法,包括:(1)换乘客流量需求预测与换乘流线起终点位置确定;(2)构造换乘流线基础网络,并进行合理简化;(3)基于改进的最短路配流算法生成初始换乘流线网络。本发明提出了换乘流初始线网络构造方法,“从无到有”构造换乘流线网络。基于换乘流线网络,可从源头贴近客流需求,对交通运输业务设备设施、换乘通道与空间等进行统一协调配置,适应未来集约化、复杂化、立体化的枢纽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470103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38397.6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句法的枢纽功能空间布局设计方法,包括:(1)设置公共交通设施优先布局因子,并结合交通设施间的换乘客流量、旅客换乘时间价值和平均携带大件行李数量,计算得到交通设施间的衔接重要度;(2)按照衔接重要度由大到小、由近及远的在规划范围内布置交通设施空间,再利用选定的换乘空间形态连接各交通设施,从而得到多个枢纽功能空间布局初步方案;(3)基于空间句法中的拓扑分析和视域分析法,采用Depthmap软件对初步方案进行比选,获得较优的枢纽功能空间布局方案。本发明考虑换乘量的同时,加入旅客换乘时间容忍度、平均携带大件行李数量等因素形成功能空间衔接重要度计算方法,而且还在此基础上考虑行人视线特征,设计结果更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910350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72728.6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寻找信号控制交叉口群关键路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交叉口群所有路段与交叉口的各项数据信息;(2)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交叉口群各路径起讫点的离散性关联指标I1;(3)计算交叉口群各个路段的阻滞性关联指标I2;(4)令作为一条路径的总关联性指标,为该路径所有路段I2的平均值,用种群算法搜索交叉口群的路径,得出I最高的一条路径作为关键路径。本发明对路径关联度模型进行微调,搜索关联度最高的路径,不必遍历所有路径,大大减少了运算量,从而减少了整个信号控制交叉口群时空资源协调优化系统的运算时间,增强协调控制的实时性与有效性,增大其可以处理的交叉口群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0668345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56889.9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081 ,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信号控制交叉口群关键路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运用对偶图法表达具有转向限制的交叉口群网络,将寻找逻辑连通路径问题转换为在对偶图中寻找出每个顶点正好经过一次的有向Hamilton通路问题;2)采用回溯法完成对通路的寻迹;3)建立由离散性关联指标和阻滞性关联指标组成的路径关联度计算模型;4)对网络内所有逻辑连通路径计算路径关联度值,依据关联度值高低确定关键路径走向。
-
公开(公告)号:CN10504695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83678.7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交通信息采集点非等距优化布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路段等距离散化处理,构建信息采集点备选方案;2)记录一定时间间隔仿真平均速度,计算相邻两采集点速度差方差绘制方差曲线图;3)将相邻节点速度差方差最大的点移入采集点优化方案;4)在备选方案中删除该采集点及其相邻的采集点,构成新一组信息采集点备选方案;5)计算空间平均速度,估计初始方案路段行程时间t*;6)精度判断,迭代,若采集点路段估计行程时间t*与实测行程时间t相比得到|1-t*/t|≤5%,则满足精度要求停止迭代,否则返回步骤3);7)重复步骤4)、5)、6),直到精度满足要求,停止迭代;给出交通信息采集点优化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2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19554.9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40 , G06F17/18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都市发展区客运通道识别方法,包括:根据区域规划识别客运通道,将上级通道在都市发展区内的组成部分落实为客运主通道,根据都市发展区的社会、经济、人口、文化、交通因素识别客运次通道;建立都市发展区多层复杂网络区分不同运输方式,根据改进的节点重要度模型,综合考虑运输方式特征、客运需求和运输成本三个方面构建路段重要度模型,构造最大生成树;将区域规划识别结果和重要度识别结果叠加,采用动态聚类法分析所识别通道承担的客运需求情况,优化识别结果。本发明能够考虑政策规划和区域发展对客运通道的影响,在重要度模型中考虑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和客运需求,从而准确识别都市发展区客运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486213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06289.1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街道步行交通环境评价方法,包括:结合步行友好性与步行交通环境的内涵,形成不同层次的步行交通环境评价准则,设置各层次评价准则下的评价指标,构建步行交通环境评价体系;对各评价指标的获取方式进行设计,获取各评价指标数值,并对获取的评价指标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将标准化处理后的各评价指标数值与其对应的权重相乘并求和,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本发明通过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街道步行交通环境,为交通环境的改善与优化提供决策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723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06146.0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能区分类的微循环公交线路规划方法,包括识别规划区域所属功能区、确定微循环公交线路模式、确定微循环公交候选站点集、构建微循环公交多目标规划模型和求解规划区域的微循环公交线路布设方案五大步骤。本发明通过求解以微循环公交线路的客流密度最大和乘客出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微循环公交多目标规划模型,选用NSGA‑II算法求解得到规划区域最适宜的微循环公交线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8629522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449789.7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公共自行车调度方法,共有如下6个步骤:1)收集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基本信息及历史运营数据,计算各时刻的租赁点的满载率。2):通过聚类分析对各租赁点的满载率进行聚类,区分不同租赁点的运行特征。3)基于聚类分析对所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进行筛选,明确在调度工作中需考虑的站点。4)结合租赁点的实时数据确定各租赁点的调度需求,进一步筛选出需要进行调度的站点。5)以调度路径总长度最短为优化目标,构建调度方案模型。6)考虑调度车从场站出发时载运的自行车初始数量取不同值的情境,分别计算最优的调度方案,比选出最终调度车行驶的调度路径。本发明可为公共自行车调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866514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295446.X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际铁路客运枢纽交通衔接系统评价方法,包括:1)结合指标选取的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形成不同层次的交通衔接系统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指标计算模型;2)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采用专家打分法,提出评价指标的五类分级标准。3)采用多级可拓方法构建交通衔接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和隶属度,并将评价指标转化为评价值。本发明对规划建设或改造阶段枢纽交通衔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选,综合衡量了枢纽交通衔接设施内部和外部适应性,提出一种城际铁路客运枢纽交通衔接系统评价新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