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7319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108205.7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RP桁架节点结构及其实施方法;包括钢箱,所述钢箱有多个开孔;钢管;FRP管;所述钢管的一端插入所述FRP管的内部,另一端伸入所述钢箱内部后焊接。所述钢管和所述FRP管的管壁接触位置沿管轴方向设置多个孔洞;栓钉,所述栓钉穿过孔洞用于连接固定所述FRP管及所述钢管;微膨胀混凝土;导管,所述导管用于将所述微膨胀混凝土灌入所述钢箱及所述钢管中。微膨胀混凝土产生的周向应力和栓钉共同作用,使得钢管紧贴FRP管内壁;栓钉在钢管内的部分被膨胀混凝土包围,形成剪力件,增强钢管和微膨胀混凝土的连接;通过钢箱和钢管的约束,增大微膨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本发明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及耐久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371818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1430245.2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震预制拼装桥墩及其施工方法,该桥墩通过墩柱上节段、墩柱下节段、预应力筋及橡胶弹性层拼装形成桥墩本体,在预制的桥墩本体四周预留槽口,将耗能钢板锚固在槽口内,保证在荷载作用下耗能钢板不会向预制的墩柱内侧挠曲;在相对设置的耗能钢板之间设置对拉螺栓,保证耗能钢板不会向墩柱外侧挠曲。通过设置橡胶弹性层,一方面充分利用外置的耗能钢板和内置的橡胶弹性层的抗震耗能能力,两者结合协同保障抗震性能;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地震造成上、下节段的碰撞,有效防止混凝土开裂和压碎。该施工方法采用提前预制,现场拼装的技术路线,通过锚固装置及预应力筋即可将预制的耗能钢板及墩柱上、下节段连接起来,简单高效地完成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0937181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30245.2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震预制拼装桥墩及其施工方法,该桥墩通过墩柱上节段、墩柱下节段、预应力筋及橡胶弹性层拼装形成桥墩本体,在预制的桥墩本体四周预留槽口,将耗能钢板锚固在槽口内,保证在荷载作用下耗能钢板不会向预制的墩柱内侧挠曲;在相对设置的耗能钢板之间设置对拉螺栓,保证耗能钢板不会向墩柱外侧挠曲。通过设置橡胶弹性层,一方面充分利用外置的耗能钢板和内置的橡胶弹性层的抗震耗能能力,两者结合协同保障抗震性能;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地震造成上、下节段的碰撞,有效防止混凝土开裂和压碎。该施工方法采用提前预制,现场拼装的技术路线,通过锚固装置及预应力筋即可将预制的耗能钢板及墩柱上、下节段连接起来,简单高效地完成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1104256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911229403.2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SMA‑FRP抗剪增强混凝土梁装置及其实施方法,该装置包括钢夹头、SMA‑FRP复合材料、通电装置以及安装于混凝土梁上的组合框架装置,组合框架装置通过钢夹头与通电装置相连;具体实施方法为,首先组合框架装置,并夹紧于混凝土梁上,将SMA‑FRP复合材料一端粘贴于混凝土梁上,然后另一端通过内钢压条、外钢压条和顶钢压条夹紧锚固,最后使用钢夹头和通电装置对SMA‑FRP复合材料进行通电加热,激活预先张拉的SMA丝材,使SMA丝材产生回复,将预应力引入到FRP片材中,本发明中的装置构造简单,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23611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27299.2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用防撞护栏弹性缓冲装置及其实施方法,该装置包括立柱“[”型罩板、滑杆、挡块、缓冲装置。所述立柱高度方向上穿过两根滑杆,滑杆一端固定连接“[”型罩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挡块,缓冲装置设置在立柱和“[”型罩板之间。所述竖向缓冲装置包括第一铰接块、连杆、第二铰接块、竖向弹簧、固定块、T型滑槽和T型滑块。本发明中设置的水平弹簧和竖向缓冲装置缓冲效果好,耗能高,各部件可方便地通过铰接杆相互连接在一起,施工便利,快速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23606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24290.6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D19/12 , E01D21/00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拼装钢桥面铺装结构及其实施方法,该预制拼装铺装结构中包括钢面板、定位型钢、预制ECC面板、FRP格栅、抗剪连接件、抗剪栓钉、现浇ECC段及磨耗层。四块预制ECC面板相邻的角部内设置抗剪栓钉。预制ECC面板边缘设置抗剪连接件,相邻两块预制ECC面板中间设置现浇ECC段。预制ECC面板内部配置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FRP格栅设置在预制ECC面板上部的磨耗层中。本发明可用于中、大跨径钢桥的桥面铺装,采用预制拼装的施工方法,可以快速完成钢桥面的铺装施工。使用ECC材料代替传统的沥青材料,可以提高铺装层的刚度,有效缓解钢面板的疲劳开裂和铺装层破损。抗剪连接件的设立,可以解决铺装层与钢面板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发生的界面滑移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675141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0120404.9
申请日:2015-03-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4G23/02 , E01D22/00 , E01D10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RP管约束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墩柱结构,适用于所有结构的墩柱加固,包括:墩柱、设置在所述墩柱底部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底座、围绕所述墩柱设置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固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位置的限位器、填充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与墩柱之间的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本发明不仅整合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底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和纤维格栅网片的优点,使得各自的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而且他们之间的相互粘结作用使得单种材料的优良性能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有效的提高了墩柱结构的承载力、抗冲刷能力、抗震性能、延性、抗疲劳和耐久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457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1268496.5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4G2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移自约束式预应力FRP片材张拉装置及其实施方法,该张拉装置包括转向部件(2)、固定部件(3)、张拉部件(5)和张拉支撑部件(6);FRP片材(4)的一端固定于张拉部件(5)的一端,FRP片材(4)的另一端经转向部件(2)、固定部件(3)、张拉支撑部件(6)、固定部件(3)和转向部件(2)后固定于张拉部件(5)的另一端;其实施方法为根据实际需求确定FRP片材(4)的位置和长度,之后固定转向部件(2)、固定部件(3)、张拉支撑部件(6)和张拉部件(5),最后通过张拉部件(5)对FRP片材(4)进行张拉。该方法操作简单,施工成本低,高效利用FRP材料性能,改善被加固对象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4256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29403.2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SMA-FRP抗剪增强混凝土梁装置及其实施方法,该装置包括钢夹头、SMA-FRP复合材料、通电装置以及安装于混凝土梁上的组合框架装置,组合框架装置通过钢夹头与通电装置相连;具体实施方法为,首先组合框架装置,并夹紧于混凝土梁上,将SMA-FRP复合材料一端粘贴于混凝土梁上,然后另一端通过内钢压条、外钢压条和顶钢压条夹紧锚固,最后使用钢夹头和通电装置对SMA-FRP复合材料进行通电加热,激活预先张拉的SMA丝材,使SMA丝材产生回复,将预应力引入到FRP片材中,本发明中的装置构造简单,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421886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0493088.9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糙粘结界面粗糙度的临界值计算方法,包含步骤如下:(1)将一种材料的粘结界面处理平整光滑,然后制作两种材料粘结在一起的轴向受拉试件;(2)测定平整光滑界面状态下两种材料粘结界面的轴向抗拉强度σj;(3)测量两种粘结材料的轴向抗拉强度σ1和σ2,选择两种材料中轴向抗拉强度最小者作为临界值σmin;(4)确定粗糙粘结界面局部凸凹部分的平均间距d;(5)建立粗糙界面的粘结强度σj,c与σj、粗糙界面局部凸凹高差平均值h及粗糙界面局部凸凹部分的间距平均值d的关系;(6)令σmin=σj,c,求得界面局部凸凹部分的高度临界值hmin;(7)如果实测值h大于hmin,则不会发生粗糙粘结界面剥离破坏,如果实测值h小于hmin,则会发生粗糙粘结界面剥离破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