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85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079286.1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高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绿色乙二醇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电解水装置产生的氧气进入煤气发生装置,与外部兰炭及外部送来的CO2在煤气发生装置内发生气化反应,生产主要含CO的粗煤气;S2:将步骤S1的粗煤气送进入煤气净化装置,除去杂质后,进入PSA‑C0装置,PSA‑CO装置产生的含CO的尾气通过压缩后返回到煤气发生装置;S3:PSA‑CO装置分离出来的CO和电解水装置生产的氧气进入草酸二甲酯装置,CO和氧气及来自乙二醇合成装置副产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偶联反应,合成草酸二甲酯;S4:草酸二甲酯装置产生的草酸二甲酯和电解水装置生产的氢气送至乙二醇装置;草酸二甲酯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氢反应,生成乙二醇。本发明降低乙二醇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493392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079280.4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高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CO2排放的生产合成气的工艺方法及系统,所述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煤气化装置接收空分装置产生的一部分氧气,第一煤气化装置利用氧气和外置煤储运装置送来的煤发生气化反应,生成粗合成气A。本发明通过将第二煤气化装置与第一煤气化装置完美耦合,将合成气净化装置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通入第二煤气化装置内部,第二煤气化装置以二氧化碳和氧气作为气化剂的氧化剂之一参与气化反应,从而减少单位产品中兰炭的消耗量,提高了碳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生产合成气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以达到解决煤化工生产合成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的问题,实现合成气生产过程中的低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23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1384252.X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高化学(陕西)管理有限公司 ,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酸烷基酯制碳酸烷基酯的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料草酸烷基酯预热后进入脱羰基反应器,在190‑230℃、0.1‑0.9MPaG的条件下与催化剂接触发生脱羰基反应生产碳酸烷基酯、一氧化碳及少量副产物,生成的产物均以气相状态排出脱羰基反应器进入与反应器直连的草酸烷基酯吸收塔。本发明中脱羰基反应产物均以气相状态离开反应器进入与反应器直接连通的草酸酯吸收塔,草酸酯吸收塔出口气相经过余热回收、冷凝冷却及气液分离所得液相产物中,目标产物碳酸烷基酯的含量超过97.5wt%且不含未反应的原料草酸烷基酯,后续碳酸烷基酯精馏系统简化为单塔精馏工艺,且脱羰基反应产物中碳酸烷基酯含量很高,大幅降低精馏系统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9576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99703.6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C25B11/077 , C25B11/065 , C25B3/07 , C25B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非晶态氧化铟结构的复合催化剂,包括:N掺杂的活性炭为衬底和负载于上述衬底上的非晶态的InOx颗粒。本发明以N掺杂的活性炭为载体,通过浸渍还原在活性炭载体上负载氧化铟颗粒,将该催化剂用于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甲酸反应中,具有较好的法拉第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6534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27927.2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共混改性微孔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可降解发泡材料技术领域。操作步骤为:(1)按质量比70‑90:10‑30:0.2‑1:1‑5:0.1‑0.5称取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离子液体、成核剂和抗氧剂,混合均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反应挤出并造粒,得到改性料;(2)将改性料热压成型;(3)采用超临界气体发泡剂进行发泡,经过保压、泄压成核、生长并固化,即得到共混改性微孔发泡材料。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制备高发泡倍率、高泡孔密度、高强度、收缩率小、快降解的高性能可降解发泡材料,解决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发泡技术难点。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81644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95930.X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源气体和第一气体的混合气通入液态金属催化剂中,通过持续通入一定流量的第二气体调节气氛高温条件,使所述混合气中的碳源气体分解并生长,得到石墨烯;所述液态金属催化剂为液态过渡金属催化剂;所述第一气体为惰性气体和氢气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气体为惰性气体、氢气和碳源反应后尾气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气体的温度为0~700℃。本发明可通过另一气体的流量等控制来调节气氛温度,防止副产物碳黑的生成,进而控制石墨烯的质量,有利于进行石墨烯的高品质连续性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18101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038006.9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乙醇酸甲酯水解制电子级乙醇酸溶液的工艺,将乙醇酸甲酯原料从进料口加入预精馏塔中,当塔顶出现稳定回流后开始采出高纯的乙醇酸甲酯,精制后的乙醇酸甲酯与超纯水按摩尔比1:2.5进入预热器,预热后的乙醇酸甲酯水溶液送至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预水解反应,该预反应液进入反应精馏塔,水解生成的甲醇从塔顶采出,得到甲醇产品,而水解生成的乙醇酸从塔釜采出。本发明通过采用反应与精馏耦合技术,利用精馏将水解反应生成的甲醇及时从反应段移走,打破水解反应平衡限制,实现在低水酯比下的乙醇酸甲酯的完全转化,降低了反应精馏塔的负荷,降低工艺能耗,提高产品的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84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00813.0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63/85 , C08G63/183 , C08G63/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系复合液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酸丁二醇酯(PBST)聚合的催化剂的制备。操作如下:(1)将纳米载体前驱物和改性剂加热反应,得到载体乳液;(2)将载体乳液通过砂芯过滤,抽滤,真空干燥,得到纳米载体;(3)纳米载体、钛酸酯和母液加热混合,得到催化剂前驱液;(4)将催化剂前驱液和抗氧化剂常温下混合均匀,制得复合液相催化剂;本发明复合液相催化剂为透明液体,密度1.5‑1.8g/mL,温度25℃条件下的折光率为1.416‑1.492。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没有使用锗系和锑系催化剂,因此在制备PBST聚酯产品时自然没有锗系和锑系催化剂带来产品雾化和发灰的现象,产品色相优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2097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40232.5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6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多重氢键作用的复合扩链剂、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复合扩链剂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S1:对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进行升温;S2:向S1中升温后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加入5,5‑二甲基咪唑烷基二酮,继续升温并混合均匀;S3:向S2中混合均匀的溶液中加入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继续升温并混合均匀,再降至室温即得复合扩链剂。本发明的复合扩链剂不但能同时与端羟基和端羧基反应,提高扩链效果,而且,体系中能形成多重氢键,抑制扩链反应时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升华,有效解决了现有扩链剂难以高效进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扩链增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0015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34585.4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迅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钱贵菊 , 钱俊 , 孙兵 , 刘征 , 国海光 , 钱军 , 沈志红 , 汪炎 , 郑云弟 , 喻军 , 王林敏 , 董晶晶 , 吴宇杰 , 林占彬 , 刘洋洋 , 毛宇杰 , 杨亚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聚合级四氢呋喃的系统及方法,包括精馏装置、加氢装置和再精馏装置,所述精馏装置包括初馏塔、加压塔和精制塔,所述加氢装置为加氢反应器,所述再精馏装置为除杂塔,所述初馏塔加压塔精制塔之间依次连通,所述精馏装置、加氢装置和再精馏装置依次连通,所述精馏装置能够分离PBAT酯化废水中的水分和部分杂质,所述加氢装置能够去除四氢呋喃产品中的不饱和物杂质。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制备聚合级四氢呋喃,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制备的聚合级四氢呋喃纯度高,可直接应用于四氢呋喃聚合装置,解决了目前PBAT副产四氢呋喃单独应用于PTMEG生产实例缺失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