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3831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1338591.8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能够提高机组调峰能力的回热系统,包括电站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凝结水泵、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小汽轮机和减温减压器,其特点是,还包括储热罐,利用储热罐对回热系统和小汽轮机供汽,在机组降低发电负荷时,储热罐从汽轮机内抽取富裕高温蒸汽,将热量直接以蒸汽形式存储在储热罐中。当机组负荷较高时,锅炉给水增加,回热系统和小汽机用汽量增多,此时可将储热罐存储的蒸汽释放,用于回热系统和小汽机用汽,可以减少从机组的抽汽,增加机组出力,起到消峰平谷的作用。并提供储热罐温度变化的动态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53831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38591.8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能够提高机组调峰能力的回热系统,包括电站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凝结水泵、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小汽轮机和减温减压器,其特点是,还包括储热罐,利用储热罐对回热系统和小汽轮机供汽,在机组降低发电负荷时,储热罐从汽轮机内抽取富裕高温蒸汽,将热量直接以蒸汽形式存储在储热罐中。当机组负荷较高时,锅炉给水增加,回热系统和小汽机用汽量增多,此时可将储热罐存储的蒸汽释放,用于回热系统和小汽机用汽,可以减少从机组的抽汽,增加机组出力,起到消峰平谷的作用。并提供储热罐温度变化的动态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08214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010820532.5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2G5/1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火电机组旁路供热用减温减压器液滴蒸发段长度的确定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减温减压器及液滴蒸发段管道的物理模型选取和构建、减温减压器及液滴蒸发段管道的三维流域计算、减温减压器及液滴蒸发段管道的回归正交分析、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失拟性检验等步骤,解决了目前热电联产机组旁路供热系统改造中减温减压器液滴蒸发段长度无法计算的问题。为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改造提供较为可靠地理论指导和施工标准,填补了旁路供热改造中减温减压系统管道安全性领域的空白。其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计算精度高,效果佳。
-
公开(公告)号:CN11208214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20532.5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2G5/1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火电机组旁路供热用减温减压器液滴蒸发段长度的确定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减温减压器及液滴蒸发段管道的物理模型选取和构建、减温减压器及液滴蒸发段管道的三维流域计算、减温减压器及液滴蒸发段管道的回归正交分析、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失拟性检验等步骤,解决了目前热电联产机组旁路供热系统改造中减温减压器液滴蒸发段长度无法计算的问题。为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改造提供较为可靠地理论指导和施工标准,填补了旁路供热改造中减温减压系统管道安全性领域的空白。其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计算精度高,效果佳。
-
公开(公告)号:CN10968127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54296.8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25/12 , F01D21/00 , F01D21/003 , F05D226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缸末级叶片鼓风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本发明在低压缸末级动叶出口处的末级温度测点,并且设置沿低压缸排汽流动方向布置的低压缸减温水雾化喷头组,低压缸减温水雾化喷头组通过低压缸喷水调节阀控制喷水流量,本装置能够通过测温元件采集低压缸末级动叶出口处的温度,并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测温元件发送的温度,控制低压缸喷水调节阀的开度,实现末级长叶片鼓风温度的控制。本装置实现小容积流量条件下低压缸鼓风温度监测与自动控制,保证了低压缸在小容积流量条件下的运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5285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85510.X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蒸汽流程改造提升电出力调节能力的系统及方法,包括锅炉、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第一调节减温装置、第二调节减温装置、第三调节阀和热网供热系统。本系统在供热机组的主蒸汽流程、再热蒸汽流程、低压缸进汽流程中增加第一调节减温装置、第二调节减温装置和第三调节阀,进一步通过第一调节减温装置、第二调节减温装置和第三调节阀改变主蒸汽、再热蒸汽、低压缸进汽的流向,并采用合适的调节方法,减少进入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进汽流量,降低其做功能力,实现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做功能力最低降至零,降低供热机组电出力,提升供热机组电出力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13100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16712.4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供热机组电调节能力的低压缸少蒸汽调节方法,属于供热技术领域。包括高压缸、低压缸以及依次连接的锅炉、中压缸和热网供热系统;其中锅炉设有进气口、再热蒸汽入口、再热蒸汽出口和主蒸汽出口;锅炉通过主蒸汽出口与高压缸的入口相连,高压缸出口与锅炉的再热蒸汽入口连通;锅炉的再热蒸汽出口与中压缸相连;中压缸与热网供热系统之间还旁接有依次连接的调节阀和低压缸。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提升供热机组电调节能力的低压缸少蒸汽运行方法。提升了供热机组的电出力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9523786U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20094912.8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压缸末级叶片鼓风温度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在低压缸末级动叶出口处的末级温度测点,并且设置沿低压缸排汽流动方向布置的低压缸减温水雾化喷头组,低压缸减温水雾化喷头组通过低压缸喷水调节阀控制喷水流量,本装置能够通过测温元件采集低压缸末级动叶出口处的温度,并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测温元件发送的温度,控制低压缸喷水调节阀的开度,实现末级长叶片鼓风温度的控制。本装置实现小容积流量条件下低压缸鼓风温度监测与自动控制,保证了低压缸在小容积流量条件下的运行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164937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010605865.6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循环水流量的背压式供热系统及方法,热网回水管经凝汽器进水管与凝汽器的入水口相连通,凝汽器的出水口分为三路,其中第一路与冷却塔调节旁路的入口相连通,第二路与吸收式热泵的被加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三路与吸收式热泵的热源侧入口相连通,吸收式热泵的被加热侧出口经热网加热器吸热侧与热网供水管相连通,吸收式热泵的热源侧出口经收式热泵调节旁路与凝汽器进水管相连通,冷却塔的底部出口经冷却塔出口管道与凝汽器进水管相连通,该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无法实施背压式供热的难点,同时实现排汽热负荷的完全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471866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397906.6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缸冷却蒸汽流量精准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调节系统包括进汽阀、冷却蒸汽系统、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冷却蒸汽系统包括设置在进汽阀周围的多个小旁路,多个小旁路并联布置,每个小旁路上对应设置一个小型阀门,小旁路的进汽口位于进汽阀的上游,小旁路的出汽阀位于进汽阀的下游。本发明提供的调节系统可实时控制和测量计算系统通流流量,使机组在低压缸小容积流量工况下鼓风及动应力带来的低压缸末级叶片损伤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够保护汽轮机中低压连通管因高速气流激振带来的安全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