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齿轮机构变速电动机/飞轮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958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223771.6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行星齿轮机构变速电动机/飞轮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属于汽车动力装置的技术领域。该装置可实现汽车纯电机驱动、动力耦合、制动能量回收及停车充电模式。本发明方案:驱动电机通过离合器连接变速器,经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与驱动轮相连;双转子电机外转子轴通过齿轮与变速器行星齿轮排中齿圈外啮合,内转子经齿轮副与储能飞轮相连,滑环经控制电路与电池电气连接;ECU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电气连接。该系统中储能飞轮以机械能形式回收部分制动动能,实现能量回收;飞轮增扭后与电机动力耦合,提高汽车瞬时加速度;停车后若飞轮还在转动,即飞轮还有剩余能量时,使双转子电机处于发电机工作状态,由飞轮存储的能量驱动双转子电机运转,将能量储存在动力电池中。在上述能量转换过程中,通过双转子电机实现了汽车动能与飞轮动能的转换,降低了电池的充放电频率及深度,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基于环形谐振腔的全光双控可调光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09324373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811352134.4

    申请日:2018-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环形谐振腔的全光双控可调光开关,克服了目前光开关结构复杂、体积大、难以全光集成及双控、难以连续控制输出光强的问题,该可调光开关包括偏振控制器、光栅、3×3耦合器、两个环形波导、两个可调光衰减器和输出波导,偏振控制器的光输出端连接光栅的光输入端,光栅的光输出端连接3×3耦合器的第一光输入端,第一环形波导分别连接3×3耦合器的第二光输入端、第二光输出端,第二环形波导分别连接3×3耦合器的第三光输入端、第三光输出端,3×3耦合器的第一光输出端连接输出波导的光输入端;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实现输出光强的连续调节,且调节两个可调光衰减器的衰减系数都可分别实现输出光强的连续调节。

    基于环形谐振腔的全光双控可调光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0932437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352134.4

    申请日:2018-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环形谐振腔的全光双控可调光开关,克服了目前光开关结构复杂、体积大、难以全光集成及双控、难以连续控制输出光强的问题,该可调光开关包括偏振控制器、光栅、3×3耦合器、两个环形波导、两个可调光衰减器和输出波导,偏振控制器的光输出端连接光栅的光输入端,光栅的光输出端连接3×3耦合器的第一光输入端,第一环形波导分别连接3×3耦合器的第二光输入端、第二光输出端,第二环形波导分别连接3×3耦合器的第三光输入端、第三光输出端,3×3耦合器的第一光输出端连接输出波导的光输入端;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实现输出光强的连续调节,且调节两个可调光衰减器的衰减系数都可分别实现输出光强的连续调节。

    一种新型的衍射光强自动记录仪

    公开(公告)号:CN205785508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411338.0

    申请日:2016-05-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衍射强度测量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衍射光强自动记录仪,本记录仪通过接收仪器缝隙下方的配套标尺,使得同学们可以根据标尺准确估读出光斑的范围,给调节光路带来极大的方便,大大缩短预扫描时间,加快实验进度,使同学们能够顺利的完成实验。接收仪器安装在底座上,遮光板安装在接收仪器的内部,并且位于缝隙的后端,遮光板旋钮安装在接收仪器的右侧,并且与遮光板相连接,标尺安装在缝隙的正下方,标记箭头位于标尺的5cm处下方。

    一种用于空气动力艇的集气助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167355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2180009.6

    申请日:2019-12-06

    Abstract: 一种用于空气动力艇的集气助力装置,属于动力推进艇船舶工程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动力推进艇的螺旋桨、动力推进艇的转向板、集气板、侧面支撑板、船尾浮箱、动力导气管。空气动力艇的螺旋桨旋转带动空气的主动力区在螺旋桨的20%-50%位置处,其余位置空气发生乱流,乱流的空气通过集气助力装置的集气板和侧面支撑板的导流作用,经过动力导气管的传递,排到水中,产生冲击力,水对船的反作用力推动船前进。动力导气管的上部和集气板相粘结,集气板的角度可调,可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集气需求。因此可以提高空气动力艇的动力性,提高空气流量的利用效率,便于空气动力艇更好的工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脉冲式灭火空气炮的炮管

    公开(公告)号:CN211205043U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22140635.2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脉冲式灭火空气炮的炮管,包括原炮管和辅助炮管。辅助炮管包括第一辅助炮管和第二辅助炮管,两个辅助炮管之间可以纵向相对运动,达到改变炮管总长度的目的。原炮管上套有护筒,护筒与第一辅助炮管分别和支撑钢筋的两端焊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利用伯努利原理,空气炮内的空气流速大,原炮管内的压强很小,辅助炮管与大气相通,压强大,原炮管与辅助炮管之间产生压强差,大气中的空气通过第一辅助炮管汇集到空气炮射流流量中,增加了原来的空气流量,经过横截面积减缩的第二炮管射出,提高了空气流量的冲击力。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空气炮流量,提高了空气炮的灭火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