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垃圾分类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7470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16611.9

    申请日:2020-08-14

    Inventor: 刘浩强 闫冬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垃圾分类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机器人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本系统包括垃圾拾捡机器人和垃圾分类检测装置;其中垃圾拾捡机器人连接了双目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嵌入了目标检测算法SSD-Mobilenet和SLAM技术,在巡检过程中通过感知周围环境,构建增量式地图,实时的躲避障碍物,当检测到垃圾时,机器人移动并控制机械手收集起来,检测装置嵌入了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神经网络的垃圾分类算法,通过和机器人协作将垃圾投入到正确的位置,系统主要应用于生活中的垃圾检测和分类任务,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快检测的时间,并提高分类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基于CSA注意力机制和C3_SAC的YOLOv5网络的交通多目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353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67976.8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SA(CoordinateSpatial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和C3_SAC的YOLOv5网络的交通多目标检测方法,首先使用可切换空洞卷积(SAC)替换C3中Bottleneck残差模块中的卷积结构组成新的backbone网络结构,使backbone提取特征信息更准确,同时扩大卷积感受野,适应不同尺度特征;然后在CA注意力机制的基础上结合SA注意力机制,并把改进的CSA注意力机制分别加入到backbone网络的5,8,13层之后,增强网络对学习特征的表达能力;最后把YOLOv5中原有的Ciou损失函数替换为额外考虑角度损失的Siou损失函数。在Kitti交通开源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改进YOLOv5模型相较于原始的YOLOv5模型的Precision提升了5.7%,mAP_0.5提升了1.9%,mAP_0.5:0.95提升了3.5%。结果表明,本发明提出改进的模型有效的实现了高精度的交通多目标检测。

    一种混合交通流下信号交叉口的自适应车队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686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73113.1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交通流下信号交叉口的自适应车队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车辆进入交叉口控制区开始编队,形成以CAV为头车的混合车队,其他车辆按照最优速度跟车模型跟随前车行驶;步骤2,头车CAV选择通过交叉口的最优绿灯相位;步骤3,判断前方路口是否有排队车辆,若无排队车辆,进入步骤4;否则进入步骤5;步骤4,根据绿灯持续时间计算头车CAV到达交叉口的时间,确定混合车队数量和混合车队通过交叉口的最优速度;步骤5,若前方路口出现排队车辆,立即启动自适应调节机制,根据剩余绿灯时间重新计算头车CAV到达停车线的时间,更新混合车队数量与混合车队通过交叉口的最优速度;步骤6,优化头车CAV的速度,实现混合车队以最低能耗通过交叉口。本发明旨在通过优化头车CAV的加速度,以及对混合车队中车辆的数量和速度进行动态调整,实现车队以最低能耗水平通过交叉口,减少不必要的等车时间,从而大幅度提升整个路网的通行效率和流动性。

    一种基于自适应背景抑制滤波器和组合方向梯度直方图的交通信号灯检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6361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23681.X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张东磊 闫冬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背景抑制滤波器和组合方向梯度直方图的交通灯检测方法和系统,用于对现实道路交通环境中出现的各类交通信号灯的检测和识别。本方法通过Gamma校正法对图像进行颜色标准化,将RGB空间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转成灰度图像。通过提取HOG和局部RGB颜色直方图,将两者组合得到HOG‑RGB组合特征作为检测交通灯的基本特征描述符,利用本发明提出的自适应背景抑制滤波法,进行交通灯候选区域的检测,在得到一系列候选窗口后,利用训练得到的线性SVM分类器对候选区域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识别为不同的语义类型,确认交通信号灯的具体类型。本发明利用自适应背景滤波法对交通信号灯特征提取和检测识别,对实际驾驶环境中不同天气和照明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基于表面增强的水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927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93258.8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5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表面增强的水质检测方法,方法包括:S1:将待测水溶液置于金属纳米柱阵列的夹层中,光源从三角棱镜的一边入射,并在所述三角棱镜的另一边接收所述光源的反射光;S2:改变所述金属纳米柱阵列之间间隔的周期,根据接收到的反射光以及通过有限时域差分计算得到不同周期对应的透射光谱;S3:根据所述透射光谱的共振波长判断待测水溶液中的杂质。本发明采用有限时域差分计算透过位于纳米柱阵列夹层的待测水溶液的反射光,得到的透射光谱的波谷值比理论的模拟值要大。通过金属纳米柱阵列发生等离子共振与待测水溶液中的杂质的吸收光谱相作用,对透射光谱的波谷值起增强作用,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质检测的精度。

    一种纳米滤光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5471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93846.1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26 G02B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滤光方法,方法包括:S1:将入射光以预设角度从纳米柱阵列上方入射;S2:入射光与纳米柱阵列发生表面等离子共振后进行反射,得到入射光以预设角度入射的单色光;S3:调整预设角度,并将入射光以调整后的预设角度从纳米柱阵列上方入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纳米滤光方法,通过调整预设角度,将入射光以预设角度从纳米柱阵列上方入射,由于预设角度不同,所述入射光与所述纳米柱阵列发生表面等离子共振后进行反射,得到不同颜色的单色光,从而达到分光的效果,由于当预设角度不同时,所述入射光与所述纳米柱阵列发生表面等离子共振时的共振波长不同,分出的单色光即为共振波长的光,因此,分出的单色光的分辨率很高。

    一种事件触发数据驱动的药物喂料-搅拌过程质量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90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85296.3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事件触发数据驱动的药物喂料‑搅拌过程质量协同控制方法,涉及喂料搅拌领域。在过程质量协同控制初期,利用领域知识首先给出明确的控制目标,确保喂料搅拌单元最终产品的浓度以及质量流量能够达到指标要求;获取喂料搅拌单元最终产品的浓度的当前跟踪误差,根据当前跟踪误差判断事件触发条件是否成立,若成立,则更新当前控制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喂料搅拌单元生产药物;若事件触发条件不成立,则沿用当前控制信号控制喂料搅拌单元;生产药物过程中,利用数据驱动迭代学习控制器控制药物质量流量,延缓喂料搅拌单元出口处药物质量流量的突变。本发明在数据驱动迭代学习控制器中嵌入事件触发机制,降低了控制信号更新频率;利用数据驱动迭代学习控制延缓喂料搅拌单元出口处药物质量流量的突变,精确把控药物过程质量。

    一种长度可伸缩的晾衣架

    公开(公告)号:CN209456757U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22276513.1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晾衣架,尤其是一种长度可伸缩的晾衣架。包括基座、水平支撑杆、竖直支撑杆、主晾衣杆、辅助晾衣杆、活动杆、定位螺钉,所述水平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连有一个基座,两个基座上端分别固连有一个用于支撑主晾衣杆的竖直支撑杆,所述主晾衣杆固定安装在两个竖直支撑杆上端,所述辅助晾衣杆滑动安装在主晾衣杆上,所述活动杆一端与辅助晾衣杆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竖直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定位螺钉安装在竖直支撑杆或主晾衣杆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晾衣架的晾晒长度可以调节,在晾晒衣物较多或者晾晒被褥、毛毯等大尺寸物品时,晾衣架的晾晒长度仍然能够满足需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