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切削高强度复相非调质钢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0223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173820.3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赵宪明 杨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易切削高强度复相非调质钢制备方法,在加热炉出口后加入超快速冷却设备,随后在进入加热炉进行二次加热,进行常规热轧,通过提前预热处理,可以使钢坯在超快冷下产生极大的芯表温差,并使原始粗大的奥氏体转变为细小的马氏体组织分割原奥晶粒,产生晶粒细化作用,借于组织遗传特性,使得二次加热原奥尺寸减小,热轧最终组织较常规工艺明显细化。在热轧进入超快冷设备,降温至贝氏体转变温度进行保温,后进入超快冷设备冷却到室温,得到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非调质钢组织提升强度。达到调制处理的性能水平,但是却省略了后期热处理的过程,节约了能源和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一种改善高硅铝合金组织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1430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347826.9

    申请日:2017-05-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00 C22C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高硅铝合金组织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高硅铝合金,放入石墨坩埚并置于井式炉中,设置升温速率和设定温度后升温,达到设定温度后保温,随后将石墨坩埚取出,放入低频磁场线圈中,在保温条件下进行电磁、机械耦合搅拌,搅拌结束后浇铸,冷却至室温即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善高硅铝合金组织性能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初生硅的尺寸和形貌,提升高硅铝合金组织性能。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使得所得合金的初晶硅尺寸变小,形状变得圆滑,同时不产生聚集;共晶硅的组织由针状变为蠕虫状或者点状。解决了粗大的初晶硅和尖角初晶硅对合金组织产生割裂,严重影合金的力学性能;初晶硅聚集影响基体组织性能的连续性等问题。

    一种改进型光纤涡轮流量计

    公开(公告)号:CN10584175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71414.7

    申请日:2016-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光纤涡轮流量计,由外壳1、前导流元件2、前轴承3、旋转涡轮4、后轴承5、光纤6、后导流元件7组成。通过设计涡轮流量计的旋转涡轮叶片12螺旋升角β为45°,前导流元件叶片10螺旋升角θ为45°,有效地增加旋转涡轮4的驱动力矩,实现始动流量的降低、量程比的拓宽和灵敏度的提高。另外,将光纤6密封于后导流元件叶片16内部,有效地避免流体对光纤探头端面8的污染,使流量计能长期可靠运行。对旋转轴14末端2 mm区域进行削平、镀银膜和开孔处理得到通孔11和旋转轴镀银膜面13,提供不同的反射率,将转速信号转化为脉冲变化的光信号,通过测量反射光脉冲频率实现涡轮转速的测量。

    一种提取CT图像中人体区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729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889991.1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CT图像中人体区域的方法,涉及医学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通过聚类算法以及一系列图像形态学方法将患者CT图像划分为人体区域和背景区域,达到自动生成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所需的训练子集、验证集和单像素测试集小块;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人体区域和背景区域两类小块进行分类,涉及最优参数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达到准确率高的人体区域分类效果;实现了对患者CT图像进行全自动的人体所占区域的提取功能,高效且准确,并对下一阶段的人体体内的全肺分析具有价值与帮助,有助于更高效、准确的定位肺部内的肺实质、肺癌等区域的提取、分类。

    一种热辅助机械球磨法制备MOFs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203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42408.4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辅助机械球磨法制备MOFs材料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将金属盐类、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与有机配体按1:1‑1:10的摩尔比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按5:1‑40:1的球料比装入球磨机的球磨罐中,按照5℃/min的升温速率在50‑600℃的温度下球磨反应0.5‑36h;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后物质取出,对反应后物质洗涤干燥得到MOFs材料。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辅助机械球磨法制备MOFs材料的方法,简单高效、绿色环保。

    一种提取CT图像中人体区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729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0889991.1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CT图像中人体区域的方法,涉及医学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通过聚类算法以及一系列图像形态学方法将患者CT图像划分为人体区域和背景区域,达到自动生成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所需的训练子集、验证集和单像素测试集小块;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人体区域和背景区域两类小块进行分类,涉及最优参数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达到准确率高的人体区域分类效果;实现了对患者CT图像进行全自动的人体所占区域的提取功能,高效且准确,并对下一阶段的人体体内的全肺分析具有价值与帮助,有助于更高效、准确的定位肺部内的肺实质、肺癌等区域的提取、分类。

    一种易切削高强度复相非调质钢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0223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73820.3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赵宪明 杨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易切削高强度复相非调质钢制备方法,在加热炉出口后加入超快速冷却设备,随后在进入加热炉进行二次加热,进行常规热轧,通过提前预热处理,可以使钢坯在超快冷下产生极大的芯表温差,并使原始粗大的奥氏体转变为细小的马氏体组织分割原奥晶粒,产生晶粒细化作用,借于组织遗传特性,使得二次加热原奥尺寸减小,热轧最终组织较常规工艺明显细化。在热轧进入超快冷设备,降温至贝氏体转变温度进行保温,后进入超快冷设备冷却到室温,得到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非调质钢组织提升强度。达到调制处理的性能水平,但是却省略了后期热处理的过程,节约了能源和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一种500MPa级海洋工程用H型钢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12953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472158.1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500MPa级海洋工程用H型钢的生产工艺。一种500MPa级海洋工程用H型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铸坯加热至1100~1200℃,保温至少2小时,锻造钢坯;将钢坯加热至1200~1250℃保温至少2小时后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分别进行两阶段轧制,共轧制5~7道次,轧制完成后以30~150℃/s的冷却速率冷却至贝氏体相变区Ms~650℃,后空冷至室温,既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00MPa级海洋工程用H型钢的生产工艺,其开发了500MPa海洋工程用H型钢,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强度,性能稳定,弥补了国内空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