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07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34342.9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个大豆抗尖镰孢根腐病分子标记DNKF765及其引物,属于植物抗病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鉴定大豆尖镰孢根腐病抗性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尖镰孢根腐病相关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的染色体为大豆的7号染色体上,且在19078765bp的核苷酸的位点为G或T。该标记能够对大豆材料进行基因型分型,精准识别出携带抗尖镰孢根腐病基因的样本。筛选出的大豆材料在苗期接种尖镰孢菌后病情指数显著低于不具备抗性的大豆材料。在实际生产中,可利用该标记对具有抗尖镰孢根腐病基因型的大豆育种材料进行有效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92428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08093.6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个大豆耐盐分子标记DNKA281及其引物,属于植物抗逆鉴定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在大豆的花荚期鉴定大豆耐盐抗性的分子标记。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耐盐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的基因为Glyma.04G018300,且在2804bp位上的核苷酸位点为C或T。该标记可以在大豆材料中进行基因型分型,准确清晰地将含有耐盐基因型的材料区分出来,筛选出的材料在花荚期盐处理后的株高的平均值显著高于非耐盐材料。在实际生产中,可利用该标记对有耐盐潜力的大豆育种材料进行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89943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20681.5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GmPK9蛋白在控制大豆对尖镰孢根腐病抗性中的应用,属于植物抗病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抗尖镰孢根腐病的大豆植株和提高大豆抗尖镰孢根腐病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GmPK9蛋白在控制大豆对尖镰孢根腐病抗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GmPK9蛋白的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本发明为抗大豆尖镰孢根腐病的分子设计育种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39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47529.0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2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miR164h‑5p在调控玉米丝黑穗病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对丝轴黑粉菌侵染的玉米进行了抗性鉴定和测序,研究得到一种和玉米丝黑穗病抗性相关的miRNA,其名称为miR164h‑5p,在玉米中抑制该miRNA的表达时,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抗丝黑穗病能力。该miRNA的发现为玉米抗丝黑穗病的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培育抗丝黑穗病玉米品种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39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147529.0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2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miR164h‑5p在调控玉米丝黑穗病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对丝轴黑粉菌侵染的玉米进行了抗性鉴定和测序,研究得到一种和玉米丝黑穗病抗性相关的miRNA,其名称为miR164h‑5p,在玉米中抑制该miRNA的表达时,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抗丝黑穗病能力。该miRNA的发现为玉米抗丝黑穗病的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培育抗丝黑穗病玉米品种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0009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34229.1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定性定量检测生殖时期大豆籽粒维生素E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维生素检测技术领域。为解决针对大豆维生素E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存在检测效率低,需要大量籽粒样品,进而无法实现精准育种;大豆维生素E组分的检测方法都是在大豆成熟之后进行取样,不利于对高维生素E含量大豆品种进行快速筛选及育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在大豆初花期,通过喷施硫酸锌溶液,瞬时提高大豆籽粒中的维生素E含量,以达到在大豆生殖期R5时期取单个籽粒既能检测出α‑生育酚、γ‑生育酚和δ‑生育酚含量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既能保留同一豆荚中其他籽粒的遗传信息,又能实现大豆维生素的早期检测,可用于高维生素E含量大豆品种的快速筛选和育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