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138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556235.8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耕作层土壤取样器,涉及土壤取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柱,固定设置在底座顶部一侧;取样筒,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设置在支柱一侧,取样筒外侧底部开设有取样口;导向组件,用于驱动取样筒在上下滑动的时候进行转动;取样盒,设置在取样筒内底部,取样盒侧壁开设有多个取样腔;取样筒在向上滑动且转动时,取样口依次与多个取样腔连通,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取样。本发明在取样时,取样口依次与多个取样腔连通,多个取样腔会对应不同的深度,下层土壤取样后,上层竖直方向的土壤会向下落,上层其他方向的土壤仅会有轻微的松动。因此在取样的上层土壤基本不会受到更上层土壤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取样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39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147529.0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2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miR164h‑5p在调控玉米丝黑穗病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对丝轴黑粉菌侵染的玉米进行了抗性鉴定和测序,研究得到一种和玉米丝黑穗病抗性相关的miRNA,其名称为miR164h‑5p,在玉米中抑制该miRNA的表达时,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抗丝黑穗病能力。该miRNA的发现为玉米抗丝黑穗病的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培育抗丝黑穗病玉米品种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282201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10726958.8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玉米转录因子ZmbHLH2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玉米转录因子ZmbHLH2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转录因子与玉米抗旱相关。通过对ZmbHLH2基因转化拟南芥进行该基因的抗旱功能验证,证明了转ZmbHLH2基因拟南芥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得到提高。该基因可用于玉米和其他作物的抗旱转基因研究。本发明的玉米转录因子ZmbHLH2基因来自玉米,不会产生基因漂移,为提高植物抗旱性提供新的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4597223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16581.2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线虫作为生物标志物评价土壤质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土壤线虫提取、分离与鉴定,步骤二、土壤线虫群落生态指数计算。本发明利用土壤中常见的线虫作为生物标志物评价土壤质量,提出一种指标明确,结果可靠的评价标准,对土壤环境监控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受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转基因玉米小麦大豆环境安全评价技术(2014ZX08011003)”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1447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91604.3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29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玉米耐低温基因WRKY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DNdCAPS603,位于玉米第5号染色体ZmWRKY48基因CDS区第603位,突变碱基为C/T。使用如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的引物对进行扩增对该突变位点进行检测,低温敏感材料该位点为C,不能被HindIII限制性内切酶切开,而耐低温材料该位点为T,能够被HindIII限制性内切酶切为19 bp和208 bp的两个片段。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耐低温转基因植物的培育,为筛选并创制耐低温玉米新材料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基础,在植物育种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33307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313953.2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好的信息平台。本发明有助于对植物抗丝黑穗病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玉 遗传机制解析和分子育种的研究,为玉米等植物米NAC序列及其编码蛋白在抗丝黑穗病中的应 抗丝黑穗病的品种选育和遗传品质的改良奠定用。本发明发现了ZmNAC21基因与玉米丝黑穗病 了理论基础。之间的联系,经过验证发现在增强玉米中ZmNAC21基因的表达后,玉米的抗丝黑穗病能力显著提高,这在培育抗丝黑穗病玉米品种领域具(56)对比文件XIAOJIAN PENG 等“.Genomewideident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andanalysis of NAC type gene family inmaize”《.Journal of Genetics》.2015,第94卷第377–390页.Guorui Wang 等.“Genome-wide analysisof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y inmaize under drought stress andrewatering”《.Physiology and MolecularBiology of Plants》.2020,第26卷第705–717页.Suvimon Konlasuk(苏维蒙)“.玉米数量抗病基因ZmWAK通过抑制内生性丝轴黑粉菌的生长来改进产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农业科技辑)》.2015,(第7期),D046-10.阚帅帅.“玉米主效抗丝黑穗病候选基因预测及dCAPS标记开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2013,(第3期),D047-112.
-
公开(公告)号:CN11456142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259256.9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4 ,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ZmHIR3蛋白或其编码基因在调控玉米抗粗缩病能力中的应用。本发明对RBSDV侵染的玉米进行了病原与寄主互作关系、抗性鉴定、和时空表达模式分析,发现了一种和与玉米抗粗缩病相关的蛋白,即ZmHIR3蛋白。本发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植物材料中过表达ZmHIR3蛋白的编码基因可以有效提高玉米材料的抗粗缩病能力,这为增强玉米等植物的粗缩病抗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在抗粗缩病玉米品种培育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44416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449812.4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ZmNuC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抗玉米粗缩病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研究发现了玉米核仁素基因ZmNuC的表达水平与玉米对粗缩病的抗性呈现负相关,为探索创制抗玉米粗缩病新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遗传材料基础,为玉米抗粗缩病基因资源储备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推动了植物抗粗缩病遗传机理和抗病分子育种研究,为增强玉米等植物的粗缩病抗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材料和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200415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191403.7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与玉米丝黑穗病抗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该分子标记为DNdCAPs837,位于玉米第4号染色体ZmMYB42基因第837位,突变碱基为G/C。以玉米基因组总DNA为模板,使用dCAPS引物对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大小为224bp,第27个碱基为突变位点,感病材料该位点为C,不能被KpnI限制性内切酶切开,而抗病材料该位点为G,能被KpnI限制性内切酶切为197bp和27bp两个片段。基于该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可以实现植物的丝黑穗病抗性鉴定。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抗病性植物的培育,为筛选并创制丝黑穗病抗性新材料提供新技术手段和方法基础,在植物育种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901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09046.5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因ZmArg开发的与玉米耐盐碱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的分子标记是使用CAPS引物对,以玉米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后得到的片段,全长319bp,其中第227个碱基为snp位点,高感敏感性材料为C,能被BssSI‑v2限制性内切酶切为两个片段;中高耐性材料则为A,不能被BssSI‑v2限制性内切酶切开。本发明通过在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中分析受盐碱胁迫诱导表达的基因ZmArg编码区的序列变异,与自交系的耐盐碱性进行关联分析,挖掘关联位点进而开发出了分子标记DNCAPS363用于标记辅助选择,在盐碱敏感的自交系的鉴别中检测效率平均是88.2%,本发明的提出为获得耐盐碱玉米自交系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