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717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063781.1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一种与大豆抗胞囊线虫病抗性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筛选方法、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属于遗传育种技术领域。针对如何在同一生理小种多遗传背景和多生理小种同一遗传背景获得抗大豆胞囊线虫主效抗病位点或抗病基因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大豆抗胞囊线虫病抗性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位于大豆第16号染色体(J连锁群),所述分子标记为SSR_16_01、SSR_16_02、SSR_16_03、SSR_16_06、SSR_16_07和SSR_16_08中的一种,各分子标记的引物如SEQ ID NO:1-12所示。本发明可用于筛选抗胞囊线虫基因或用于大豆抗胞囊线虫病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97697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15566.X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23L33/105 , A23L29/00 , A23L5/30
Abstract: 一种酶交联乳清蛋白‑槲皮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乳清蛋白改性技术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酶交联乳清蛋白‑槲皮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超声处理、酶法交联与多酚结合三种不同的改性手段协同对乳清蛋白进行改性;先将超声处理和酶法交联协同作用,促进了槲皮素与蛋白质的共价相互作用结合,提高了对于乳清蛋白的改性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酶交联乳清蛋白‑槲皮素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溶解性、乳化稳定性、抗氧化性、均一性和稳定性,可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47168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1910063788.3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大豆对胞囊线虫病抗性的基因及其应用,属于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感病大豆植株根内胞囊线虫雌虫数目多,且目前常规抗病操作难度大,技术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豆对胞囊线虫病抗性的基因,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采用发根农杆菌K599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pCSXN1250‑GmRSCN16‑1重组质粒转入感病东农50植株并诱导发根,混合接种大豆胞囊线虫1号、3号和4号生理小种,证实GmRSCN16‑1基因对大豆胞囊线虫病具有明显抗性。本发明可用于选育抗胞囊线虫病大豆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01161095A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710187144.2
申请日:2007-11-1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奶牛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舔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动物营养领域。本发明奶牛营养舔块主要由以下各组分组成:三氧化二铁、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锰、七水硫酸钴、七水硫酸锌、一水碳酸镁、碘酸钙、亚硒酸钠,维生素E微胶囊包埋剂、维生素A微胶囊包埋剂、维生素D微胶囊包埋剂、尿素、食盐、磷酸氢钙、糖蜜、糠麸、硅酸盐水泥和黄土。本发明奶牛营养舔块成型率高,吸潮性和膨胀性低,使用方便,营养全面。奶牛饲养试验表明,通过补充饲喂本发明舔快,可以使奶牛泌乳量增加10%以上,还可以明显改善奶牛处于泌乳期及干乳期时期的机体健康状况,减少奶牛生产瘫痪、骨质代谢疾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717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420889.X
申请日:2012-10-2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67 , C12N5/10
Abstract: 一种建立鸡永生化前脂肪细胞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建立鸡永生化前脂肪细胞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原代鸡前脂肪细胞不能无限传代、异质性、不同来源的细胞存在遗传背景差异等导致研究难以获得稳定可靠的结果的问题。一、克隆鸡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chTERT;二、克隆鸡端粒酶RNA基因chTR;三、构建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四、包装制备逆转录病毒;五、永生化鸡前脂肪细胞系ICPA-1和永生化鸡前脂肪细胞系ICPA-2的获得。本发明应用于建立鸡永生化前脂肪细胞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717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20889.X
申请日:2012-10-2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67 , C12N5/10
Abstract: 一种建立鸡永生化前脂肪细胞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建立鸡永生化前脂肪细胞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原代鸡前脂肪细胞不能无限传代、异质性、不同来源的细胞存在遗传背景差异等导致研究难以获得稳定可靠的结果的问题。一、克隆鸡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chTERT;二、克隆鸡端粒酶RNA基因chTR;三、构建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四、包装制备逆转录病毒;五、永生化鸡前脂肪细胞系ICPA-1和永生化鸡前脂肪细胞系ICPA-2的获得。本发明应用于建立鸡永生化前脂肪细胞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161095B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710187144.2
申请日:2007-11-1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奶牛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舔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动物营养领域。本发明奶牛营养舔块主要由以下各组分组成:三氧化二铁、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锰、七水硫酸钴、七水硫酸锌、一水碳酸镁、碘酸钙、亚硒酸钠,维生素E微胶囊包埋剂、维生素A微胶囊包埋剂、维生素D微胶囊包埋剂、尿素、食盐、磷酸氢钙、糖蜜、糠麸、硅酸盐水泥和黄土。本发明奶牛营养舔块成型率高,吸潮性和膨胀性低,使用方便,营养全面。奶牛饲养试验表明,通过补充饲喂本发明舔快,可以使奶牛泌乳量增加10%以上,还可以明显改善奶牛处于泌乳期及干乳期时期的机体健康状况,减少奶牛生产瘫痪、骨质代谢疾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47178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063781.1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一种与大豆抗胞囊线虫病抗性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筛选方法、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属于遗传育种技术领域。针对如何在同一生理小种多遗传背景和多生理小种同一遗传背景获得抗大豆胞囊线虫主效抗病位点或抗病基因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大豆抗胞囊线虫病抗性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位于大豆第16号染色体(J连锁群),所述分子标记为SSR_16_01、SSR_16_02、SSR_16_03、SSR_16_06、SSR_16_07和SSR_16_08中的一种,各分子标记的引物如SEQ ID NO:1‑12所示。本发明可用于筛选抗胞囊线虫基因或用于大豆抗胞囊线虫病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1471689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063788.3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大豆对胞囊线虫病抗性的基因及其应用,属于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感病大豆植株根内胞囊线虫雌虫数目多,且目前常规抗病操作难度大,技术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豆对胞囊线虫病抗性的基因,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采用发根农杆菌K599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pCSXN1250-GmRSCN16-1重组质粒转入感病东农50植株并诱导发根,混合接种大豆胞囊线虫1号、3号和4号生理小种,证实GmRSCN16-1基因对大豆胞囊线虫病具有明显抗性。本发明可用于选育抗胞囊线虫病大豆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0748445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867632.1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01B7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79/02
Abstract: 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本发明涉及稻田秸秆还田领域。本发明要解决传统的秸秆还田方法还田效果差,秸秆还田过程中大幅增加了农户的劳动投入,影响插秧质量的技术问题。方法:一、收割,收获时将秸秆均匀抛撒在田间;二、整地埋茬;三、灌水泡田,埋茬平地;四、插秧施肥。通过本发明方法不仅可以在寒地稻田实现秸秆还田,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还可以减轻因秸秆大量焚烧带来的环境负效应,实现稻田节肥、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本发明用于寒地秸秆还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