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37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639488.8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pH偏移的方法,实现了对纳米颗粒负载量的调控,相较于传统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颗粒姜黄素的负载量更高,从而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这将为姜黄素在食品及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姜黄素的水溶性和稳定性,还实现了酪蛋白或乳清蛋白的绿色可持续化高值应用,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保持酪蛋白或乳清蛋白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提高其附加值,为食品工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本发明无有机试剂引入、载体安全无毒、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这一特点使得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应用前景。

    糖基化酪蛋白高载量包埋亚麻籽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6840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1456986.4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糖基化酪蛋白高载量包埋亚麻籽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芯材为亚麻籽油,壁材为酪蛋白‑阿拉伯半乳聚糖复合物。酪蛋白与阿拉伯半乳聚糖进行美拉德反应获得复合物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将亚麻籽油与酪蛋白‑阿拉伯半乳聚糖复合物混合,利用高剪切均质机初步乳化后,再用高压均质机两次均质获得亚麻籽油乳液;将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亚麻籽油微胶囊。本发明制备的亚麻籽油微胶囊结构完整、分散均匀、提高微胶囊载油量,提高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具有胃肠道缓控释放能力。此外将液体亚麻籽油制备成微胶囊粉末,为亚麻籽油的营养强化以及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拓宽亚麻籽油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糖基化酪蛋白高载量包埋亚麻籽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684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456986.4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糖基化酪蛋白高载量包埋亚麻籽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芯材为亚麻籽油,壁材为酪蛋白‑阿拉伯半乳聚糖复合物。酪蛋白与阿拉伯半乳聚糖进行美拉德反应获得复合物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将亚麻籽油与酪蛋白‑阿拉伯半乳聚糖复合物混合,利用高剪切均质机初步乳化后,再用高压均质机两次均质获得亚麻籽油乳液;将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亚麻籽油微胶囊。本发明制备的亚麻籽油微胶囊结构完整、分散均匀、提高微胶囊载油量,提高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具有胃肠道缓控释放能力。此外将液体亚麻籽油制备成微胶囊粉末,为亚麻籽油的营养强化以及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拓宽亚麻籽油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一种适用于初生到6个月婴儿的液态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1576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10061796.7

    申请日:2013-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初生到6个月婴儿的液态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乳制品加工与制造领域。本发明以新鲜牛乳、浓缩乳清蛋白、乳糖、核苷酸、牛磺酸、胆碱、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大豆磷脂、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1,3-二油酸-2-棕榈酸结构油脂微胶囊为原料,以母乳中各成分比例为原则,制成一种适用于初生到6个月婴儿食用的新型婴儿液态奶。结构油脂微胶囊的加入提高了液态奶中Sn-2位棕榈酸含量,不仅使婴儿液态奶中脂肪酸结构更接近人乳,增强婴儿对脂肪酸和钙的吸收,而且抑制了结构油脂与空气的接触,避免了结构油脂的氧化酸败,提高了婴儿液态奶的氧化稳定性,从而延长了婴儿液态奶的货架期。

    一种高效降解亚硝酸盐酸菜直投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6972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064999.0

    申请日:2008-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降解亚硝酸盐酸菜直投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高效降解亚硝酸盐酸菜直投发酵剂包括等质量混合的植物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乳酸片球菌和短乳杆菌的冻干菌粉。它是通过CICC保存具有降解亚硝酸盐菌株在营养条件、生长条件和富集冻干条件下制备高菌数发酵剂,因而其产品安全,无副作用。经测定其菌数均大于≥1010CFU/g。20℃发酵300斤白菜10天发酵成熟,30℃发酵300斤白菜5天发酵成熟,混合发酵降解亚硝酸盐≥98%,酸菜风味好,产品品质优良。本发明能够使蔬菜发酵时间大大缩短到3~5天,可以用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羊乳低聚糖的富集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329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10135.0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羊乳低聚糖的富集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乳品加工的技术领域。经离心脱脂、膜分离超滤去除蛋白质制备得到的羊乳中碳水化合物为原料,采用β‑半乳糖苷酶进行酶解处理,将部分乳糖转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然后经过加热灭酶处理达到除去部分乳糖的目的,获得羊乳低聚糖粗品。最后经过纳滤处理除去葡萄糖、半乳糖和部分乳糖,浓缩获得羊乳低聚糖组合物。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羊乳低聚糖混合物中各低聚糖成分及含量。将分离得到的羊乳低聚糖组合物复配至羊乳粉中,添加至体外动态消化模型中模拟人体消化,验证其对肠道菌群结构及肠道健康的影响作用。该分离富集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可操作性强,体外动态消化模型验证了其生理功能。

    一株鼠李糖乳杆菌与酵母菌共发酵改善豌豆粉特性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9018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535487.2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鼠李糖乳杆菌与酵母菌共发酵改善豌豆粉特性的应用,其菌株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菌株名为L08,于2022年11月8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hina General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Collection Center,CGMCC),菌株保藏号为:CGMCC NO.26088。本发明的鼠李糖乳杆菌L08与酿酒酵母M31具有互利共生关系,二者共发酵不仅增加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降低醛醇呋喃类不良化合物含量、增加酯酸类化合物种类丰富其风味物质的组成,还降低豌豆粉糊化速度、提升其乳化稳定性和泡沫稳定性等,改善了豌豆粉部分理化性质,以期为豌豆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及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利用鼠李糖乳杆菌去除液体样品中展青霉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2733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51218.3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鼠李糖乳杆菌去除液体样品中展青霉素的方法,涉及污染物净化方法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1)鼠李糖乳杆菌预处理;(2)调整含有展青霉素的液体体系的pH;(3)将步骤(1)预处理得到的鼠李糖乳杆菌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液体体系中,摇床孵育后,将鼠李糖乳杆菌从液体体系中分离出去,即得到去除了展青霉素的液体。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高效去除液体体系中的展青霉素,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方法绿色环保,操作简单。

    一种利用鼠李糖乳杆菌去除液体体系中黄曲霉毒素M1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6361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494792.7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鼠李糖乳杆菌去除液体体系中黄曲霉毒素M1的方法,涉及毒素的脱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鼠李糖乳杆菌预处理;(2)调整含有黄曲霉毒素M1的液体体系的pH;(3)将步骤(1)预处理得到的鼠李糖乳杆菌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液体体系中,摇床培养后,将鼠李糖乳杆菌从液体体系中分离出去,即得到去除了黄曲霉毒素M1的液体。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高效去除液体体系中的黄曲霉毒素M1,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方法绿色环保,操作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