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带被膜的薄膜剥离被膜的方法以及被膜的剥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830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80010979.3

    申请日:2022-02-01

    Abstract: 提供被膜剥离方法以及被膜剥离装置,能够使用极少量的溶剂高效地从具有包含水溶性树脂的被膜的带被膜的薄膜表面将被膜除去。本发明的带被膜的薄膜的被膜剥离方法是从在基材薄膜的至少单面具有包含水溶性树脂的被膜的带被膜的薄膜将被膜剥离的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被膜的表面赋予液滴状态的洗涤液,并在该被膜的表面以液滴状态保持该洗涤液,接着,将包含所述洗涤液的被膜从所述带被膜的薄膜剥离。

    双轴取向热塑性树脂膜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6614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880081984.7

    申请日:2018-11-27

    Abstract: 提供一种双轴取向热塑性树脂膜,通过使双轴取向热塑性树脂膜的至少一侧的表面中,最大突起高度小于20nm,并且在将高度为1nm以上且小于2nm的突起的个数设为A(个/mm2)、将高度为3nm以上且小于20nm的突起的个数设为B(个/mm2)的情况下,B/A为0.001以上且5以下,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平滑性和易滑性,进一步使制膜/加工工序中的损伤耐性提高。

    双轴取向聚酯膜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7399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480070792.8

    申请日:2014-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湿热性、耐热性优异,能够耐受高温恒湿下的长期使用,不仅如此,加工性也优异的马达电绝缘用聚酯膜。所述双轴取向聚酯膜满足以下要件(1)~(3)。(1)构成膜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含有有机粒子,相对于构成膜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总体而言,所述有机粒子的含量为1重量%以上5重量%以下。(2)所述有机粒子在25℃以上290℃以下的范围内没有状态变化,并且,纵横比(长径/短径)为2以上7以下,并且,长径为2μm以上10μm以下。(3)膜的孔隙率为5%以下。

    被膜剥离方法及被膜剥离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464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80029239.9

    申请日:2023-04-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使用清洗液从具有被膜的基材膜有效率且可靠地将被膜剥离的被膜剥离方法及被膜剥离装置。本发明的从具有被膜的基材膜的被膜剥离方法是从具有被膜具有包含水溶性树脂的被膜的基材膜将被膜剥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被膜的表面以3ml/m2~650ml/m2的范围赋予清洗液,继而使剥离构件与具有被膜的基材膜的被膜表面直接接触,同时将隔着所述剥离构件而所述基材膜所成的角度设为20°~150°的范围,且向所述基材膜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以10N/m~1000N/m的范围赋予张力,同时使所述基材膜相对于所述剥离构件而在所述基材膜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移动,将包含清洗液的被膜剥离。

    聚酯膜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01666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580064505.7

    申请日:2015-11-05

    Abstract: 聚酯膜,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构成膜的聚酯树脂中所占的比例为60重量%以上的聚酯膜,在200℃下进行30分钟热处理时的膜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热收缩率均为0.5%以下。提供实现耐热性、特别是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且加工性优异的膜。

    层合聚酯膜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51993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480043859.9

    申请日:2014-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湿热性、耐热性优异、能耐受高温恒湿下的长期使用、且加工性优异的发动机电绝缘用聚酯膜。本发明为一种层合聚酯膜,其至少由2层形成,其中,(1)在至少一个表面中,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的测定中观察到的1452cm‑1处的光谱强度r1、1332cm‑1处的光谱强度r2及1602cm‑1处的光谱强度r求得的R1(=r1/r)、R2(=r2/r)分别为满足特定数值范围的值;(2)在满足(1)的表面中,由通过FT‑IR的测定观测到的1018cm‑1处的光谱强度r3及1602cm‑1处的光谱强度r求得的R3(=r3/r)为满足特定数值范围的值;(3)构成具有满足(1)、(2)的表面的层的树脂的熔点为满足特定数值范围的温度。

    层合聚酯膜
    9.
    发明公开
    层合聚酯膜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9007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80025639.2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静电性和耐热性优异、适合用作各种工业制品的加工工序中的工序用膜的层合聚酯膜。该层合聚酯膜是通过在聚酯膜的至少一个面上隔着树脂层X层合树脂层Y而形成的,所述树脂层X包含具有乙烯醇残基的化合物A和具有噻吩残基的化合物B中的至少两种。

    双轴取向热塑性树脂膜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5636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980075895.6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通过至少一面的表面满足以下(1)、(2)的双轴取向热塑性树脂膜,从而提供具有良好的平滑性和卷绕性的双轴取向热塑性树脂膜。(1)在将通过非接触光学式粗糙度测定而测得的高度10nm以上的突起密度设为A(个/mm2)的情况下,A为2.0×103以上且2.5×104以下。(2)在将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测定而测得的高度1nm以上且小于10nm的突起密度设为B(个/mm2)的情况下,B为1.8×106以上且1.0×107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