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燃丙烯腈系纤维非织造织物、碳纤维非织造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03548A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03825421.2

    申请日:2003-09-25

    Abstract: 一种含有阻燃丙烯腈系纤维的非织造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的每平方米重量为70-190g/m2,厚度为0.1-0.3mm,密度为0.35-0.8g/cm3。一种含有碳纤维的非织造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的每平方米重量为50-150g/m2,厚度为0.1-0.25mm,密度为0.3-0.7g/cm3,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30μm,拉伸强度不小于0.2kgf/cm以及最大破坏半径不大于20mm。所述碳纤维非织造织物可通过使阻燃丙烯腈系纤维非织造织物经受碳化处理而制得,适合作为形成燃料电池电极的材料。

    一体化成型体及电子设备壳体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15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80050284.8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将导热性、轻质性、刚性优异的层叠体与其他部件一体化而成的、导热性、轻质性、刚性优异的一体化成型体。本发明的一体化成型体是在至少层叠有由连续碳纤维和树脂形成的预浸料坯的层叠体的外周部配置由热塑性树脂和增强纤维形成的结构体而成的一体化成型体,构成上述层叠体的最外层的第1预浸料坯的连续碳纤维的纤维方向上的导热率λ1A为100[W/(m·K)]以上800[W/(m·K)]以下。优选用于电子设备壳体。

    纤维增强塑料成型体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9802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80021606.1

    申请日:2021-03-11

    Abstract: 纤维增强塑料成型体,特征是由包含纤维增强树脂的面状结构体即层叠体(A)和与层叠体(A)的外周侧面部的一部分或整个区域接合的树脂部件(B)构成,层叠体(A)具有在芯层(C)的两表面层叠有1层或2层以上的由单向性连续纤维和基体树脂构成的单向性纤维增强树脂(D)的夹层结构部件(E)和在单向性纤维增强树脂(D)的设计面侧表面层叠有1层或2层以上的由织物纤维和基体树脂构成的织物纤维增强树脂(F)的构成,在从织物纤维增强树脂(F)侧的投影面中树脂部件(B)实质上不露出。提供可提高外观设计性且为非对称层叠结构的情况下,既能抑制成型体发生翘曲而实现平滑性又能实现薄壁化和高强度·高刚性化的纤维增强塑料成型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