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成型体及电子设备壳体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15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80050284.8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将导热性、轻质性、刚性优异的层叠体与其他部件一体化而成的、导热性、轻质性、刚性优异的一体化成型体。本发明的一体化成型体是在至少层叠有由连续碳纤维和树脂形成的预浸料坯的层叠体的外周部配置由热塑性树脂和增强纤维形成的结构体而成的一体化成型体,构成上述层叠体的最外层的第1预浸料坯的连续碳纤维的纤维方向上的导热率λ1A为100[W/(m·K)]以上800[W/(m·K)]以下。优选用于电子设备壳体。

    一体化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801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180020910.4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一体化成型体,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树脂内部件(B1)介在于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树脂外部件(C1)与单侧表面为设计面的板材(A)之间,是具有板材(A)的外周侧面部及/或外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与树脂内部件(B1)接合的第1接合部、和树脂内部件(B1)的外周侧面部及/或外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与树脂外部件(C1)接合的第2接合部的矩形的面状结构体,在与板材(A)的设计面相反的一侧(非设计面侧),在树脂内部件(B1)及树脂外部件(C1)中各自形成有1处以上的熔融树脂合流线,沿着与一体化成型体的外周边平行的方向确定的在树脂内部件(B1)中形成的熔融树脂合流线(B2)之中的1处位置、与位于与熔融树脂合流线(B2)的位置最接近的位置的在树脂外部件(C1)中形成的熔融树脂合流线(C2)的位置具有存在于错开位置的位置关系。提供对通过注射成型而在树脂部件中形成熔融树脂合流线的成型体的强度下降进行抑制的一体化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一体化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801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80020910.4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一体化成型体,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树脂内部件(B1)介在于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树脂外部件(C1)与单侧表面为设计面的板材(A)之间,是具有板材(A)的外周侧面部及/或外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与树脂内部件(B1)接合的第1接合部、和树脂内部件(B1)的外周侧面部及/或外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与树脂外部件(C1)接合的第2接合部的矩形的面状结构体,在与板材(A)的设计面相反的一侧(非设计面侧),在树脂内部件(B1)及树脂外部件(C1)中各自形成有1处以上的熔融树脂合流线,沿着与一体化成型体的外周边平行的方向确定的在树脂内部件(B1)中形成的熔融树脂合流线(B2)之中的1处位置、与位于与熔融树脂合流线(B2)的位置最接近的位置的在树脂外部件(C1)中形成的熔融树脂合流线(C2)的位置具有存在于错开位置的位置关系。提供对通过注射成型而在树脂部件中形成熔融树脂合流线的成型体的强度下降进行抑制的一体化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一体化成型体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022068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90000462.1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成型体。为了提供高强度化、高刚性化、轻量化、薄壁化且在用于例如个人电脑等的框体的情况下容易在其内部确保构成部件设置空间的一体化成型体,提出一种一体化成型体,其为由单侧表面为设计面的层叠体(A)和与所述层叠体(A)的外周侧面部接合的包含不连续纤维及热塑性树脂的树脂部件(B)构成的一体化成型体(C),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体(A)具有表层和芯层,并具有由所述表层夹持着所述芯层的夹层构造,所述表层含有由包含连续增强纤维和树脂的纤维增强树脂部件构成的部件,所述芯层是选自膜、发泡体及多孔质基材中的任一者,在所述层叠体(A)的一部分区域形成有朝向设计面侧隆起为凸状的凸形状部,在所述凸形状部的最大高度位置具有平坦部(E),从所述平坦部(E)起在该平坦部(E)的面内方向上延伸的延长线与从所述延长线起相对所述平坦部(E)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而与树脂部件(B)相交的交点(F)的距离是0.05~4.0mm。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