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24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4171.8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件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电子设备的第一移动方案,控制电子设备基于第一移动方案移动;确定待测零件在零件坐标系下的第一数据信息,拟合待测零件的第一数据信息和参考零件的第二数据信息,基于拟合结果确定电子设备移动至待测零件的待测孔位的第二移动方案,并基于第二移动方案移动电子设备;获取待测孔位在电子设备坐标系下的第三数据信息,并基于第三数据信息和参考零件的孔位数据信息检测待测零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拟合待测零件与参考零件的数据,确定待测零件的待测孔位的信息,从而精准的将电子设备移动至待测零件的待测孔位,使获取的测量数据更准确,提高零件检测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494164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707055.6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热塑性复合材料飞机机翼翼肋的方法:将CFF与PPS薄膜或PPS无纺布交替叠层,升温至320-340℃,使PPS全部熔融;再加压至0.5-2.1MPa,使PPS对CFF充分浸润;以40-100℃/min的降温速率对PPS/CFF降温,降温至240℃-260℃后加压至3-7MPa,保压5-10min;解压至常压,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PPS/CFF加热至270-280℃,放入飞机机翼翼肋模具中,模具温度为230-250℃,在15-30s内将模具压力加至1-8MPa,最大压力后保压1-4min。本发明制得产品的抗拉强度达760-1000MPa,模量达65-70GPa,冲击强度达50-65kJ/m2。
-
公开(公告)号:CN10444169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707052.2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IPC: B29C7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低孔隙率PPS/CFF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FF与PPS薄膜(或无纺布)交替叠层,升温至320-340℃,使PPS全部熔融;待PPS全部熔融后对PPS熔体和CFF加压至0.5-2.1 MPa,使PPS熔体对CFF充分浸润;以40-100℃/min的降温速率对浸润了PPS的CFF进行降温,降温至240℃-260℃;在240℃-260℃时,加压至3-7MPa,并在最大压力值时,保压5-10 min;释放压力至常压,且自然冷却至室温。本发明能制备孔隙率小于2%,冲击强度为50-65kJ/m2,拉伸强度为760-1000MPa的PPS/CFF热塑性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217825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79342.2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51/004 , B29B15/10 , B29C51/46 , B29L2009/00 , B29L2031/3076 , B29L2031/3097 , C08L81/02 , C08L63/00 , C08K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碳纤维织物增强聚苯硫醚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步骤:将干燥的碳纤维织物浸渍于环氧树脂与丙酮的混合溶液中,其中碳纤维织物为55~61重量份,环氧树脂为1~6重量份,所述环氧树脂与所述丙酮的重量份之比为1∶999~1∶4;5~10min后,将碳纤维织物取出并与29~39重量份的聚苯硫醚薄膜热压成型,制得碳纤维织物预浸料;以及将碳纤维织物预浸料与聚苯硫醚薄膜交替叠放于模具中,制得碳纤维织物增强聚苯硫醚热塑性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082567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141278.5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东华大学
IPC: B29C70/42 , B29C70/44 , B29C35/02 , B29C70/54 , B29K63/00 , B29K105/08 , B29K1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大厚度的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方法以及根据所述方法制造的复合材料制件。本发明提出了针对超大厚度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阶梯式固化方法,与通常的匀速升温固化方法相比,采用该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超大厚度复合材料内部的不同步固化的程度,提高大厚度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温度均匀性。本发明适用于航空、航天、建筑、风电、舰船、汽车及电子等领域的大厚度复合材料零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4589666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707051.8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70/347 , B29C7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热塑性复合材料汽车大型覆盖件的方法,首先制备热塑性复合材料:熔融,将PPS或PA6充分熔融;浸润,使熔融的PPS或PA6对CFF充分浸润;降温,对浸润了PPS或PA6的CFF进行降温;加压,降至一定温度后,再加压,并在最高压力值时,保压一定时间。其次冲压成型为汽车大型覆盖件:将以上制得的材料加热,迅速放入结构件模具中并进行冲压,达到最大压力后保压。本发明制得产品的抗拉强度达到300-1000MPa,且比重小(密度仅为1.4-1.6g/cm3),韧性高(冲击强度达到50-100kJ/m2左右),成型时间短,产品作废后可以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449741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07524.4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MAPP-CFF预浸料制备PP/CFF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MAPP完全熔融并浸渍于CFF丝束中;(2)将MAPP-CFF预浸料和PP薄膜或PP无纺布叠层,置于模具中;(3)熔融,将模具加热使PP薄膜或PP无纺布完全熔融;(4)加载;(5)降温及加载,以40~100℃/min的速率降温至138℃~148℃,并加载至1~5MPa,用时40s~1.5min,保载3~8min;(6)冷却,将模具降温至室温后进行脱模,即得到PP/CFF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实现,生产成本低廉,可制备能有效解决PP和CFF之间结合问题、同时有效提高PP基体自身强度及韧性的一种PP/CFF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44169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07052.2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IPC: B29C7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低孔隙率PPS/CFF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FF与PPS薄膜(或无纺布)交替叠层,升温至320-340℃,使PPS全部熔融;待PPS全部熔融后对PPS熔体和CFF加压至0.5-2.1 MPa,使PPS熔体对CFF充分浸润;以40-100℃/min的降温速率对浸润了PPS的CFF进行降温,降温至240℃-260℃;在240℃-260℃时,加压至3-7MPa,并在最大压力值时,保压5-10 min;释放压力至常压,且自然冷却至室温。本发明能制备孔隙率小于2%,冲击强度为50-65kJ/m2,拉伸强度为760-1000MPa的PPS/CFF热塑性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264513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210819.6
申请日:2013-05-30
Applicant: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IPC: B29C7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多梁盒段整体共固化成型工艺方法,包括步骤:梁平板的铺放;梁平板的预成型;抽真空;梁的预装配;上、下壁板的铺设;梁的组合;放置捻子条;合上上壁板;抽真空;抽取芯模;固化;脱模。本工艺方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在固化过程中,芯模拔出,制件开敞性好,有利于热量传导和温度均匀性,制件的内部质量容易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7734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123339.1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铺丝机及热塑性预浸料的成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铺丝机及热塑性预浸料的成型方法,激光加热器能加热铺放于加工平台上的第一预浸带和预铺设的第二预浸带,激光加热器的加热温度能根据第一预浸带和第二预浸带的熔融温度进行调节,实现了精确控制加热熔融区的温度,使树脂熔融充分,提高了铺层质量;热压辊辊压实现了相邻的两层熔融状态的预浸带粘合,冷压辊对熔融粘合的预浸带再一次进行辊压,实现了相邻两层预浸带的紧密结合;此外,温控加热装置的加热组件可以对置于加工平台上的第一预浸带加热,控制铺层的冷却速度,达到降低因铺层残余应力导致的变形,达到控制铺层结晶度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