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部吸能保护装置及吸能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3359039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10088382.9

    申请日:2012-03-29

    Inventor: 苏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膝部吸能保护装置及吸能支架,以改进现有保护装置存在吸能效率不高的问题。该保护装置包括主管梁、膝部护板以及连接主管梁和膝部护板的吸能支架,所述吸能支架由外框和支撑外框的内部支撑件组成,所述外框包括位置相对的上、下边框,以及位于上、下边框两端的左边框和右边框;所述内部支撑件包括分别连接上、下边框的第一支撑件以及位于第一支撑件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由于所述上、下边框呈波浪形,并且设有多个减薄部分和调节孔,因此在碰撞发生后,通过在调节孔处和减薄部分的变形,可以有效吸收碰撞能量。

    一种膝部吸能保护装置及吸能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3359039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088382.9

    申请日:2012-03-29

    Inventor: 苏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膝部吸能保护装置及吸能支架,以改进现有保护装置存在吸能效率不高的问题。该保护装置包括主管梁、膝部护板以及连接主管梁和膝部护板的吸能支架,所述吸能支架由外框和支撑外框的内部支撑件组成,所述外框包括位置相对的上、下边框,以及位于上、下边框两端的左边框和右边框;所述内部支撑件包括分别连接上、下边框的第一支撑件以及位于第一支撑件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由于所述上、下边框呈波浪形,并且设有多个减薄部分和调节孔,因此在碰撞发生后,通过在调节孔处和减薄部分的变形,可以有效吸收碰撞能量。

    一种中冷器出气管结构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31277U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20170032.2

    申请日:2012-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冷器出气管结构,包括顶管、上管、中管、尾管和节气门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组件。所述节气门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组件与所述上管固定连接,所述顶管、上管、中管和尾管依次通过卡箍密闭贯通连接,所述顶管的游离端用于与发动机节气门连接,所述尾管的游离端用于与中冷器出气口连接,所述上管和所述尾管由塑料制成,所述顶管和所述中管由橡胶制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出气管结构采用了橡胶管和塑料管的组合,通过管路材料和截面的变化改变了气体在管路中的声阻,减少了固定在管路上的节气门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振动响应,减小了节气门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因振动过大而失效的风险。

    汽车检查工具套件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436552U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20075693.5

    申请日:2009-07-29

    Abstract: 一种汽车检查工具套件,该套件包括凸出物高度测量装置和多功能尺;所述凸出物高度测量装置包括一个大致呈半球体的球头、与该球头相连接的轴套、轴套另一端的端盖、以及设置在所述轴套上的电子百分表;所述多功能尺的两个角部设有第一圆弧、第二圆弧、第三圆弧、第四圆弧,多功能尺的中间设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并且多功能尺的弦边上设有开口;所述膝部模型包括膝部模型本体,所述膝部模型本体为具有一圆角的等边三角形;所述头部模型包括直径165mm的空心半球体以及与该半球体相配合的盖子。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检查工具套件工具齐全,并且各种工具设计简单而且便于操作,可以迅速有效的检查汽车内部凸出物是否满足法规要求。

    智能小车(2)
    8.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1632901S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30053925.X

    申请日:2011-03-21

    Designer: 苏晨

    Abstract: 1.使用本外观设计的产品的名称为:智能小车(2)。2.使用本外观设计的产品的用途:单门双座微型电动个人城市交通工具。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智能小车(2)的六个面的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为立体图1。5.使用本外观设计的产品的底面通常不可见,省略仰视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