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Web的异地协同设计信息化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1794314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23361.7

    申请日:2010-03-1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Web的异地协同设计信息化平台,其包括用户端、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及其网络线路,用户端通过普通的浏览器访问Web浏览器,Web浏览器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数据库服务器接到Web服务器的请求根据自身的策略对服务器进行操作,并将数据返回给Web服务器,再经Web服务器处理传给用户端。其软件系统由支撑网站和后台数据库组成,包括用户的登陆注册模块,用户、角色的权限管理模块,协同小组的分配管理模块,项目的工作流管理功能模块,资料信息的管理模块,设计数据的管理模块,应用程序的本地调用模块,远程访问超算中心模块。其能够协同和辅助人们设计生产复杂的产品,使多个关联的设计工作协调高效地完成,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

    一种车辆座椅系统及车辆座椅背板的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826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244441.1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系统及车辆座椅背板的调节方法;系统包括:座椅、背板、上滑块总成、下滑块总成、上连杆、下连杆、驱动电机和控制器;控制器在椅背发生偏转后,获取上连杆当前位置和下连杆当前位置;设置背板目标位置,获得背板目标位置对应的上连杆目标位置和下连杆目标位置;根据上连杆当前位置和上连杆目标位置获得上滑块位移;根据下连杆当前位置和下连杆目标位置获得下滑块位移;调整背板目标位置,使上滑块位移与下滑块位移之和的总位移最短;控制驱动电机使上滑块总成、下滑块总成和下连杆按照对应的位移和角度运动。能够随着座椅倾斜自适应调节背板的位置,且调节时占用空间较小,具有更好的舒适性与便捷性。

    车辆的发动机罩盖的控制装置、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1899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54979.0

    申请日:202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发动机罩盖的控制装置、系统及车辆,控制装置设置于车辆前部的保险杠与缓冲梁之间,以控制发动机罩盖处于敏感状态或非敏感状态,且包括缓冲部件、吸能部件和驱动组件。缓冲部件固定于缓冲梁前侧、沿缓冲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吸能部件位于缓冲部件的前侧、沿缓冲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可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驱动组件分别与缓冲部件和吸能部件连接,驱动吸能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吸能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发动机罩盖处于敏感状态;吸能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发动机罩盖处于非敏感状态。本方案在车辆与非行人的障碍物发生碰撞时,发动机罩盖不易触发,从而可以降低发动机罩盖误触发的概率。

    凹口式变速箱悬置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344683U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21340992.3

    申请日:2016-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凹口式变速箱悬置安装装置,用于汽车中,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前纵梁外板和一前纵梁内板,在该前纵梁外板上开设一凹式缺口以构成一凹口式构件,该前纵梁内板与该凹口式构件焊接连接,且与该前纵梁外板焊接连接;在该凹口式构件的底部外侧加设有一“日”型的封闭腔体,在该封闭腔体的一端焊接连接一加强构件。通过凹口式的变速箱悬置安装结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变速箱离地高度,减小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加速度,提供耐久性能和NVH性能。而且,可以为行人保护的设计提供足够的头部碰撞空间,减小头部HIC值,提高行人保护NCAP得分。

    前纵梁及汽车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54034U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20385827.5

    申请日:2012-0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前纵梁及具有该前纵梁的汽车。其中,该前纵梁包括前后延伸的前段、错位段及后段,错位段一体延伸在前段和后段之间,并且错位段相对于前段及后段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均偏移一定距离。采用该结构设计的前纵梁能够有效提高汽车高速耐撞性能。

    车轮侵入防护装置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20363394U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21409718.7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轮侵入防护装置及车辆,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本体,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第二侧面为安装面,用于固定连接于车身的前门门槛和前门立柱前端相接的位置;第三侧面用于抵接于车身焊接边;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相互垂直,防护本体安装于车身时,第一、第二和第三方向分别平行于车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第一侧面为相对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在平面倾斜的引导面,防护本体安装于车身时,引导面面向前车轮,以引导前车轮向车辆的外侧偏转,避免前车轮直接撞击前门门槛造成前门门槛的前端撕裂。

    汽车后保险杠系统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358511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332917.2

    申请日:2013-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汽车后保险杠系统,包括:后防撞梁,在后防撞梁的两端设有吸能盒;吸能盒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在吸能盒上设有多条诱导筋;后防撞梁背板,后防撞梁背板设置在吸能盒的另一端,后防撞梁背板通过螺栓与后防撞梁连接;吸能支架,吸能支架设置在后防撞梁背板上。本实用新型的吸能支架上的吸能片,使得车辆在受到撞击时,吸能片能在第一时间吸收撞击所产生的力,而且采用弧形设计的吸能片,使得吸能片的中心先受到撞击,让撞击力能均匀地向四周扩散,防止因受力不匀而出现的失效的情况。四片连接片也受到吸能片所传导的撞击力,在其纵向方向上进行溃缩以吸收撞击力,同时,四片连接片之间是分立设置,使得四片连接片在受到撞击时能分别溃缩。

    新能源车辆的电池碰撞安全防护结构及新能源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22346776U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20935874.5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辆的电池碰撞安全防护结构及新能源车辆,电池碰撞安全防护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车辆底盘的安全防撞盒,安全防撞盒位于动力电池和副车架之间。安全防撞盒包括底板和侧板,且中部形成有防撞缓冲空间,安全防撞盒包括底盘连接部、动力电池连接部以及副车架防撞部,底盘连接部位于安全防撞盒的一侧、与底盘固定连接,动力电池连接部位于安全防撞盒的另一侧、与动力电池固定连接,副车架防撞部位于安全防撞盒靠近副车架的一侧部。自车辆前端朝向副车架以及安全防撞盒一侧看时,底板突出于底盘的高度尺寸等于或大于副车架突出于底盘的高度尺寸。能够有效地避免副车架支架后移击穿动力电池的框架或者破坏动力电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