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早燃检测方法及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2546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58165.5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早燃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针对目标车辆进行劣质油诊断;在劣质油诊断结果表示目标车辆中的油属于劣质油的情况下,根据该目标车辆的转速、负荷、快退点火角和慢退点火角,检测该目标车辆是否发生早燃;在劣质油诊断结果表示目标车辆中的油不属于劣质油的情况下,根据该目标车辆的转速、负荷和周期早燃计数值,检测该目标车辆是否发生早燃。如此,实现发动机早燃的及时检测,从而有利于及时对发动机早燃进行处理,避免因早燃造成发动机损坏。

    带增湿的汽油机发动机进气管路

    公开(公告)号:CN108223210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611189628.6

    申请日:2016-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油机发动机进气管路。一种带增湿的汽油机发动机进气管路,包括通过气管路顺次串联的进气口、空气滤清器、增压器、中冷器、节气门、进气岐管和发动机,以气流的流动方向为正方向,节气门的上游气管路上设置有湿膜式加湿器,湿膜式加湿器通过水管路与水箱相连,湿膜式加湿器的下游气管路上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发动机控制器相连。本发明利用加湿器增加了汽油机的进气湿度,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很容易的在现有汽油机上改装,能够有效降低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中的温度,从而降低排气污染物NOx的生成和增加汽油机抗爆震能力,同时只需要修订发动机的控制策略即能够在不改变发动机整体结构情况下,使用更激进的点火角,从而达到提高汽油机动力性,降低油耗。

    发动机排气余热的回收制冷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7227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446303.4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余热的回收制冷装置及方法,包括循环余热回收组件(1)、控制开关(2)、蓄电装置(3)、电加热装置(4)及吸收式制冷组件(5);循环余热回收组件连发动机排气口,蓄电装置通过控制开关与循环余热回收组件连接,吸收式制冷组件包括吸收器(51)、溶液泵(52)、发生器(53)、第二冷凝器(54)、膨胀阀(55)及蒸发器(56),电加热装置通过控制开关与循环余热回收组件连接,电加热装置与发生器连接;发生器、第二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吸收器和溶液泵连接,发生器与吸收器反向连接。本发明通过联合循环式排气余热回收并用于吸收式制冷循环,最大化的利用汽油机排气的中低温热能。

    发动机台架的GPF再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04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713719.2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台架的GPF再生装置,包括发动机、GPF、压差传感器、第一输气通道及两端分别与发动机和GPF连接第二输气通道,压差传感器两端分别与GPF入口和出口连接;第一输气通道上GPF入口端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计;第一输气通道连接发动机与GPF,第二输气通道设有空气压缩机、控制阀及加热单元,第二输气通道的出气端与第一输气通道连通。当打开控制阀时,空气经过空气压缩机压缩后通过加热单元进入GPF前空气入口。在富氧环境下,累积在GPF中的颗粒物会与氧气反应,逐步减小,压差传感器实测值ΔP会同步减小,当ΔP‑ΔP’偏差小于阈值,则说明累积在GPF中的颗粒物基本反应完全,GPF重新处于空载状态,有效地提高了汽油机性能标定试验效率。

    柴油机车辆发动机万有特性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369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13301.1

    申请日:2017-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5/00

    Abstract: 一种柴油机车辆发动机万有特性试验方法,选取与待标定发动机配套的颗粒物捕集器,将颗粒物捕集器尾端的颗粒物捕集板拆除后连接到待标定发动机的排气气路,然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发动机万有特性试验:启动发动机,以转速试验步长为步长从起步转速至最高转速,测量各个工况点数据后关闭发动机;启动发动机,以平均有效压力步长为步长从起步平均有效压力至最大压力,测量各个工况点数据后关闭发动机;本发明柴油机车辆发动机万有特性试验方法,该方法在试验时将拆除颗粒物捕集板的颗粒捕集器用于万有特性试验中,不但无需再增加额外的模拟试验设备,还能更加精确的模拟实际工况的特性,大大加快了对发动机标定工作的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

    带增湿的汽油机发动机进气管路

    公开(公告)号:CN10822321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1189628.6

    申请日:2016-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油机发动机进气管路。一种带增湿的汽油机发动机进气管路,包括通过气管路顺次串联的进气口、空气滤清器、增压器、中冷器、节气门、进气岐管和发动机,以气流的流动方向为正方向,节气门的上游气管路上设置有湿膜式加湿器,湿膜式加湿器通过水管路与水箱相连,湿膜式加湿器的下游气管路上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发动机控制器相连。本发明利用加湿器增加了汽油机的进气湿度,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很容易的在现有汽油机上改装,能够有效降低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中的温度,从而降低排气污染物NOx的生成和增加汽油机抗爆震能力,同时只需要修订发动机的控制策略即能够在不改变发动机整体结构情况下,使用更激进的点火角,从而达到提高汽油机动力性,降低油耗。

    柴油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冷却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14770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013141.0

    申请日:2017-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23/22 G01M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研发模拟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冷器模拟装置。一种柴油机废气再循环系统冷却模拟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和壳体,所述冷却液出口腔上设置有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出口腔与冷却液返回腔之间通过若干根穿过气液换热腔的温水管连通;所述气液换热腔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冷却液进口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控制连接电磁阀。本发明根据出气口的温度控制冷却液的流量,实现对排气温度的调节,冷却液在进入返程段之前在冷却液返回腔内再次混合,使返程段的冷却液温度更加均匀,以便于对排气温度的精确控制,能够更加精确的模拟中冷器的效果,加快了车辆的研发进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