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11153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810614968.1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超材料及车载天线系统,超材料包括介质基板、Hilbert结构、第一谐振柱和第二谐振柱;所述第一谐振柱和所述第二谐振柱平行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Hilbert结构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第一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谐振柱和第二谐振柱之间。将超材料设置在车载天线之间能够吸收电磁波,降低车载天线之间互扰,降低了车载天线之间的耦合影响,提高了车载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42001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150657.1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锂硫电池用复合硫正极、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正极由复合硫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制成,该复合硫材料包括离子/电子导电载体和活性硫;所述载体包括导电碳成分、锂离子导体和极性吸附成分。本发明通过离子/电子导电载体与活性硫复合,使硫分散到上述导电载体中构建具有离子/电子导电的复合硫材料,并与粘结剂、导电剂涂布电极后,通过将锂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渗入到电极内部填充空隙并构建离子导通网络。本发明构建连续导电网络并负载硫提供反应空间,锂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在电极中填充进一步构建电极内部良好离子传输,提升硫电极性能发挥。所述复合硫正极结构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可用于大容量固态锂硫电池研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42388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810962114.2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5/643 , D06M15/277 , D06M13/44 , D06M101/3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用涤纶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向三防整理剂体系中加入不饱和烯烃有机硅单体和表面活性剂后,进行搅拌反应,形成烯烃基杂化无机‑有机复合防污剂;将所述烯烃基杂化无机‑有机复合防污剂、阻燃剂与水混合、搅拌,生成复合整理剂;将通过“一滤一超一浸”三步法工艺将所述复合整理剂涂覆在涤纶面料表面上,对所述涤纶面料进行拒水抗污处理;所述涤纶面料的线密度大于等于200根/10cm和/或密度大于等于300g/㎡;浸润后的涤纶面料直接风干,得到车用自清洁涤纶面料。制备出的车用涤纶面料初始抗乙醇等级达到10级,拒油等级7级,还具有较高的耐磨性,马丁代尔摩擦35000次抗乙醇5级,拒油2级的水平。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用自清洁座椅。
-
公开(公告)号:CN11230575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713721.X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MEMS振镜及光学系统,其中,所述MEMS振镜将激励线圈、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均设置在边缘结构上,所述激励线圈根据接收的激励信号,通过机械耦合和机械放大效应,实现间接的微镜驱动,避免了激励线圈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给微镜扫描工作时的温度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出现,避免了快速扫描时激励线圈的疲劳失效的问题,提升了微镜的工作寿命;同样由于激励线圈没有直接设置在微镜表面上,降低了微镜扫描时的总体重量,提升了微镜的扫描频率,实现了微镜的高频率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416605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810404820.5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6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饱和含硫复合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不饱和含硫复合电解质包括式Ⅰ所示通式的不饱和可溶硫化物电解质、聚合物基体和锂盐;Li3‑xPS4,式Ⅰ,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1134200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50657.1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锂硫电池用复合硫正极、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正极由复合硫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制成,该复合硫材料包括离子/电子导电载体和活性硫;所述载体包括导电碳成分、锂离子导体和极性吸附成分。本发明通过离子/电子导电载体与活性硫复合,使硫分散到上述导电载体中构建具有离子/电子导电的复合硫材料,并与粘结剂、导电剂涂布电极后,通过将锂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渗入到电极内部填充空隙并构建离子导通网络。本发明构建连续导电网络并负载硫提供反应空间,锂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在电极中填充进一步构建电极内部良好离子传输,提升硫电极性能发挥。所述复合硫正极结构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可用于大容量固态锂硫电池研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9523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1124690.6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5/643 , C08G77/385 , C08G77/388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织物三防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三防整理剂的整理过程在0~50℃即可实现,该三防整理剂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汽车、高铁、服装、家装等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三防整理剂的生产工艺简单合理、产品成本低、三防性能好、耐摩擦强度高,且不影响原有织物颜色、柔软度、透气度、强度等性能的整理剂;所使用的溶液溶剂采用无水乙醇溶剂,无污染,无刺激性气味,成本低;而且所述三防整理剂不含APEO、PFOA、PFOS等有毒化合物,无毒、无害,对皮肤无刺激,具有生态环保、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1660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404808.4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电解质膜和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膜由以下方法制得:将聚氧化乙烯、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加热,再和锂盐混合,得到复合浆料;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锂、烷基磷酸酯锂、烷基硫酸锂、烷基苯磺酸锂、烷基萘磺酸锂和烷基甘油醚磺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将复合浆料成膜,得到聚合物电解质膜。本发明利用表面活性剂和聚氧化乙烯基体的相互作用,形成纳米粒径的胶团,打乱PEO中聚合物链的秩序,降低PEO的结晶度,提高电解质膜制备的电池的离子电导率。另外,表面活性剂与PEO基体相互作用形成的纳米粒径的胶团,可均匀分散和稳定存在,有助于高效形成组分均一、厚度可控的聚合物电解质膜。
-
公开(公告)号:CN11031114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706457.7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1M4/66 , H01M4/70 , H01M10/0565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化电池组装的锂负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在铜箔两侧各放置一片金属锂箔,再用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将其包裹起来进行压合,得到“三明治”结构,本发明将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包裹着锂箔和铜箔进行压合,解决了锂金属负极和负极极耳焊接的问题,同时,基膜上的固态电解质与锂箔上的锂会形成三维网络导电结构,可使锂离子均匀沉积在锂金属的表面,防止锂枝晶成长刺穿基膜造成电池短路,同时可防止锂金属与电解液副反应的发生,减少锂的消耗。这种锂负极装置能应用到传统的锂电池中,能与传统的正极相匹配,工艺简单,并能够获得高能量密度,同时可以提高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38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27047.6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1/84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电极反应的原位同步观测系统,首先包括原位观测装置的组装:树脂壳体固定在不锈钢下盖上,锂片作负极、铝箔集流体涂敷活性材料制成正极,负极、隔膜、正极之间具有电解质,并依次放入树脂壳体3通孔内贴合不锈钢下盖上表面,隔膜、锂片和不锈钢下盖的中心具有开孔,三个开孔的中心对中,导电柱设置于树脂壳体的凹槽内与不锈钢下盖相连,不锈钢下盖的下表面有石英玻璃,不锈钢上盖与树脂壳体密封连接;将原位观测装置固定在共聚焦显微镜的样品台上,通过导线将导电柱与电化学测试设备相连,计算机安装有配套测试软件,控制共聚焦显微镜,实现了对电极材料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微观形貌、结构的变化的实时观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