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0474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15261.9
申请日:2017-04-02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7/14 , H04B17/21 , H04B17/30 , H04B1/7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并行多通道无线信道测量的校准方法,同时也公开了用于实现该校准方法的校准系统。在该校准方法中,首先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添加一路校准接收通道和一路校准发送通道。在校准过程中,通过射频线直接连通发送端和接收端,断开校准接收通道和校准发送通道,测试无源器件的响应特性;在测量过程中,保持发送端和接收端断开,分别连接校准接收通道和校准发送通道,在空口测量中由校准接收通道/校准发送通道配合测量通道校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道响应特性。利用本发明,能够实时在线监督当前时刻下多通道相互之间的信道响应的特性,保证了在信道测量过程中能够避免由于多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带来的测量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710474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0215261.9
申请日:2017-04-02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7/14 , H04B17/21 , H04B17/30 , H04B1/7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并行多通道无线信道测量的校准方法,同时也公开了用于实现该校准方法的校准系统。在该校准方法中,首先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添加一路校准接收通道和一路校准发送通道。在校准过程中,通过射频线直接连通发送端和接收端,断开校准接收通道和校准发送通道,测试无源器件的响应特性;在测量过程中,保持发送端和接收端断开,分别连接校准接收通道和校准发送通道,在空口测量中由校准接收通道/校准发送通道配合测量通道校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道响应特性。利用本发明,能够实时在线监督当前时刻下多通道相互之间的信道响应的特性,保证了在信道测量过程中能够避免由于多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带来的测量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98194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811632695.X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雾计算虚拟容器的无线接入网络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组互通的雾计算节点和核心网相连,构成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在每一个雾计算节点上部署虚拟容器;虚拟容器包含静态容器和动态容器;其中,静态容器固定在本地雾计算节点上;动态容器在不同雾计算节点之间进行迁移。该方法对无线接入功能模块进行了合理划分,提出了基于虚拟容器的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具有符号处理与比特处理分离、用户面与控制面分离、动态容器与静态容器分离、调度独立等特点,具有隔离度高、扩展性好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9207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810360061.7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雾计算的节点计算任务调度方法及其设备。在该方法中,计算用户设备与临近设备之间进行任务计算和任务迁移时的能效;通过数学优化方法,求得用户设备与临近设备进行任务迁移的最优能效通信时间以及相应的任务迁移量;承担计算任务的用户设备根据最优能效通信时间以及相应的任务迁移量,将计算任务迁移给空闲的临近设备进行计算。利用本发明,用户设备周边的空闲设备可以实现计算任务的最优迁移,从而共享其计算资源,使得资源受限的用户设备将过多的计算任务迁移到附近资源充足的空闲设备,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业务时延,实现通信的高能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9207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0360061.7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雾计算的节点计算任务调度方法及其设备。在该方法中,计算用户设备与临近设备之间进行任务计算和任务迁移时的能效;通过数学优化方法,求得用户设备与临近设备进行任务迁移的最优能效通信时间以及相应的任务迁移量;承担计算任务的用户设备根据最优能效通信时间以及相应的任务迁移量,将计算任务迁移给空闲的临近设备进行计算。利用本发明,用户设备周边的空闲设备可以实现计算任务的最优迁移,从而共享其计算资源,使得资源受限的用户设备将过多的计算任务迁移到附近资源充足的空闲设备,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业务时延,实现通信的高能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3647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1369417.5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雾计算的节点计算能力描述方法,同时公开了一种面向雾计算的节点计算能力交互方法,还公开了一种面向雾计算的节点设备。本发明充分挖掘影响计算能力的关键参数,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节点的计算能力。获得这些关键参数后,能够更好地判别该节点适合处理的计算类型和数据规模,预估该节点执行计算任务所需的时延和成本,从而进一步辅助节点间的计算任务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0981945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811632695.X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雾计算虚拟容器的无线接入网络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组互通的雾计算节点和核心网相连,构成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在每一个雾计算节点上部署虚拟容器;虚拟容器包含静态容器和动态容器;其中,静态容器固定在本地雾计算节点上;动态容器在不同雾计算节点之间进行迁移。该方法对无线接入功能模块进行了合理划分,提出了基于虚拟容器的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具有符号处理与比特处理分离、用户面与控制面分离、动态容器与静态容器分离、调度独立等特点,具有隔离度高、扩展性好等显著优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