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1895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504396.9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C12Q1/70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数字PCR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具体地本发明针对新型冠状病毒ORF1ab基因和E基因设计了双重数字PCR检测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双重数字PCR检测体系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0077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0358042.8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C12Q1/70 , C12Q1/6806 , C12N15/50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ARS‑CoV‑2病毒的RNA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合成SARS‑CoV‑2病毒的核壳蛋白N基因、包膜蛋白E基因和开放阅读框1ab,分别进行体外转录;(2)去除转录产物中的DNA、蛋白酶和盐离子,将核壳蛋白N基因转录本、包膜蛋白E基因转录本和开放阅读框1ab转录本等摩尔比混合,得到所述SARS‑CoV‑2病毒的RNA标准物质。本发明对SARS‑CoV‑2病毒的核壳蛋白N基因、包膜蛋白E基因和开放阅读框1ab进行体外转录,将得到的转录本混合后得到SARS‑CoV‑2病毒的RNA标准物质,纯度好,均匀性好,稳定性佳,可以作为RNA标准物质用于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质量控制和结果确认。
-
公开(公告)号:CN11150077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58042.8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 C12Q1/70 , C12Q1/6806 , C12N15/50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ARS-CoV-2病毒的RNA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合成SARS-CoV-2病毒的核壳蛋白N基因、包膜蛋白E基因和开放阅读框1ab,分别进行体外转录;(2)去除转录产物中的DNA、蛋白酶和盐离子,将核壳蛋白N基因转录本、包膜蛋白E基因转录本和开放阅读框1ab转录本等摩尔比混合,得到所述SARS-CoV-2病毒的RNA标准物质。本发明对SARS-CoV-2病毒的核壳蛋白N基因、包膜蛋白E基因和开放阅读框1ab进行体外转录,将得到的转录本混合后得到SARS-CoV-2病毒的RNA标准物质,纯度好,均匀性好,稳定性佳,可以作为RNA标准物质用于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质量控制和结果确认。
-
公开(公告)号:CN103698375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740167.7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7/26 , G01N27/327 ,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miRNAs的方法,其包括:(1)合成DNA四面体探针;(2)将所述的DNA四面体探针的三个顶点连接到电化学装置的工作电极表面,即得带有捕获探针的工作电极;(3)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待测目标miRNAs、信号探针和辅助链进行杂交反应形成复合体I,再将工作电极浸入反应体系中进行杂交反应形成复合体II;(4)将复合体II与能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进行反应;(5)加入所述的酶催化反应的底物,进行电化学检测分析。本发明无需对目标miRNAs进行标记,也无需对miRNAs进行预先PCR扩增,即可直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检测,操作简单,从而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提高了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698375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40167.7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7/26 , G01N27/327 ,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miRNAs的方法,其包括:(1)合成DNA四面体探针;(2)将所述的DNA四面体探针的三个顶点连接到电化学装置的工作电极表面,即得带有捕获探针的工作电极;(3)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待测目标miRNAs、信号探针和辅助链进行杂交反应形成复合体I,再将工作电极浸入反应体系中进行杂交反应形成复合体II;(4)将复合体II与能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进行反应;(5)加入所述的酶催化反应的底物,进行电化学检测分析。本发明无需对目标miRNAs进行标记,也无需对miRNAs进行预先PCR扩增,即可直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检测,操作简单,从而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提高了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4733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84765.8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分子标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DNA分子标尺包括DNA折纸结构;所述DNA折纸结构由骨架链、基础订书钉链和功能订书钉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杂交形成;所述DNA折纸结构上修饰有荧光分子和/或金属纳米颗粒。本发明利用DNA自组装技术制备出百纳米下DNA分子标尺,利用三角形折纸结构的可编程性合成不同尺寸的DNA分子标尺,通过分别标记上荧光染料分子和金属纳米颗粒,合成荧光或金属纳米粒子修饰DNA分子标尺,且二者可互相验证,从而增加荧光DNA分子标尺的准确性,应用于百纳米下不同分辨率需求的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的仪器性能校准和质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7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75745.4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刻度共定位生物纳米标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生物纳米标尺包括DNA折纸结构,所述DNA折纸结构由骨架链、基础订书钉链、含有修饰基团的订书钉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杂交形成;所述含有修饰基团的订书钉链包括:荧光染料修饰的订书钉链或金属纳米颗粒修饰的订书钉链;所述荧光染料修饰的订书钉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6所示;所述金属纳米颗粒修饰的订书钉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7‑34所示。所述折纸结构由DNA原料依据“一锅法”自组装形成。本发明合成的双刻度共定位的生物纳米标尺可以应用于超高分辨率显微镜的分辨率校准和共定位精度的质量评估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8558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872410.X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纳米结构标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DNA纳米结构标尺包括DNA折纸结构;所述DNA折纸结构上修饰有荧光分子,和/或,所述DNA折纸结构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至少两个DNA四面体分子进行杂交。本发明利用DNA折纸技术,通过脚手架链与订书钉链杂交形成DNA折纸结构,在其上不同区域可分别修饰荧光分子和杂交连接DNA四面体分子,构建了一种可溯源到SI单位的DNA纳米结构标尺,能够更加精准的提升显微镜仪器校准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35971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810117645.1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C12Q1/6834 , B82Y5/00 , B82Y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金探针,包括纳米金颗粒以及连接在所述纳米金颗粒上的双链探针、所述双链探针包括第一条链和第二条链,所述第一条链包括5’‑3’依次排列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条链互补;所述第二区段作为粘性末端,用于识别靶序列;所述第二条链由荧光基团修饰。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金探针通过调整第二区段的核苷酸数目,实现了调控识别序列和靶序列的杂交效率,进而调控纳米金探针对靶序列的识别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35971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17645.1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C12Q1/6834 , B82Y5/00 , B82Y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金探针,包括纳米金颗粒以及连接在所述纳米金颗粒上的双链探针、所述双链探针包括第一条链和第二条链,所述第一条链包括5’-3’依次排列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条链互补;所述第二区段作为粘性末端,用于识别靶序列;所述第二条链由荧光基团修饰。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金探针通过调整第二区段的核苷酸数目,实现了调控识别序列和靶序列的杂交效率,进而调控纳米金探针对靶序列的识别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