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可调节的转体抗震球形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01768919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264939.8

    申请日:2009-12-18

    Abstract: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转体抗震球形支座,属于桥梁设施技术领域。包括一上部具有凹腔且在凹腔内铺置有第一减摩板而下部具有拉钩板的上支座;一具有调整机构座的下支座;一球形转向机构,位于上、下支座之间;一中央开设有一中心定位孔的桥梁梁体固定板,设置在上支座的上部;一中心轴,下端与上支座的中央螺纹配合,上端探入中心轴定位孔中,特点是:还包括有一设置在调整机构座上的高度调整机构,球形转向机构位于高度调整机构的上方且与高度调整机构相配合,球形转向机构的上部与上支座相配合。能保障桥梁梁体跨越下方的交通干线;能起到理想的抗震作用;可对地基桥墩的沉降量及架设桥梁梁体时的预留的高度在架桥结束后实现复位性调整。

    高度可调节的转体抗震球形支座

    公开(公告)号:CN201648953U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920284672.4

    申请日:2009-12-18

    Abstract: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转体抗震球形支座,属于桥梁设施技术领域。包括一上部具有凹腔且在凹腔内铺置有第一减摩板而下部具有拉钩板的上支座;一具有调整机构座的下支座;一球形转向机构,位于上、下支座之间;一中央开设有一中心定位孔的桥梁梁体固定板,设置在上支座的上部;一中心轴,下端与上支座的中央螺纹配合,上端探入中心轴定位孔中,特点是:还包括有一设置在调整机构座上的高度调整机构,球形转向机构位于高度调整机构的上方且与高度调整机构相配合,球形转向机构的上部与上支座相配合。能保障桥梁梁体跨越下方的交通干线;能起到理想的抗震作用;可对地基桥墩的沉降量及架设桥梁梁体时的预留的高度在架桥结束后实现复位性调整。

    拉索减震支座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97886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31637.6

    申请日:2009-06-19

    Abstract: 一种拉索减震支座,属于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包括下座板、上座板和第一缓冲板、中间板、减磨板以及第二缓冲板,特点是:还包括有抗剪螺栓和拉索以及一对螺栓自动脱位装置,抗剪螺栓穿置在下座板、第一缓冲板、中间板、减磨板、第二缓冲板和上座板上,上端探出上座板上的第六螺栓孔与一对螺栓自动脱位装置中的一个螺栓自动脱位装置联结,而下端探出下座板上的第一螺栓孔与另一个螺栓自动脱位装置联结,在抗剪螺栓的中部构成有一剪切口,拉索的数量有四组,各组拉索的一端与上座板联结,另一端与下座板联结。优点:能消耗地震发生时对桥梁所产生的作用能量和可控的缓冲上、下座板之间的水平位移并限位,以及在地震消失后能可靠复位。

    抗拉盆式橡胶支座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98797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46821.8

    申请日:2010-04-15

    Abstract: 一种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属于建筑物构件。包括上座板、下座板和减振体,所述上座板朝向下座板的一侧表面的中央具有上座体,上座体具有上座体减振体腔,且在上座体减振体腔的腔沿的四周构成有上座体钩,所述的下座板朝向上座板的一侧表面的中央具有下座体,下座体具有下座体减振体腔,且在下座体减振体腔的腔沿的四周构成有下座体钩,所述的减振体容纳于由上、下座体减振体腔共同构成的腔体内,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座体钩的数量为3-4个,而所述的下座体钩的数量同样为3-4个。在不失理想的抗震减振效果的前提下能体现受力均匀而适应圆周方向的大位移量的情形,确保上、下座板上的上、下座体钩避免损坏,延长抗拉盆式橡胶支座的使用寿命。

    转体球形支座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76284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910028985.8

    申请日:2009-01-31

    Abstract: 一种转体球形支座,属于桥梁设施技术领域。包括上、下支座板、第一减摩板、缓冲板、第二减摩板、球形支承体、第三减摩板和桥梁梁体固定板,特点是:所述的上支座板的凹腔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一中心轴孔,在所述的第一减摩板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二中心轴孔,在所述的桥梁梁体固定板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三中心轴孔,第一、第二、第三中心轴孔彼此重合并且设置有一中心轴,中心轴的下端与第一中心轴孔相固定,而上端探入于所述的第三中心轴孔。优点:当桥梁梁体搁置于桥梁梁体固定板上后并且在曳引时,能使起到既支承桥梁梁体又保障桥梁梁体转动的作用,从而能保障桥梁梁体跨越下方的交通主干线,既安全又不会在铺设过程中招致交通中断。

    转体球形支座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76284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28985.8

    申请日:2009-01-31

    Abstract: 一种转体球形支座,属于桥梁设施技术领域。包括上、下支座板、第一减摩板、缓冲板、第二减摩板、球形支承体、第三减摩板和桥梁梁体固定板,特点是:所述的上支座板的凹腔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一中心轴孔,在所述的第一减摩板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二中心轴孔,在所述的桥梁梁体固定板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三中心轴孔,第一、第二、第三中心轴孔彼此重合并且设置有一中心轴,中心轴的下端与第一中心轴孔相固定,而上端探入于所述的第三中心轴孔。优点:当桥梁梁体搁置于桥梁梁体固定板上后并且在曳引时,能使起到既支承桥梁梁体又保障桥梁梁体转动的作用,从而能保障桥梁梁体跨越下方的交通主干线,既安全又不会在铺设过程中招致交通中断。

    一种便于维修的预应力锚固式桥梁伸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830755U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20465531.4

    申请日:2012-09-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维修的预应力锚固式桥梁伸缩装置,包括伸缩缝两侧的梁台,对称设于两侧梁台槽口内的支架,还包括上端对称斜向伸缩缝、且固定于支架上的管套;所述管套上端设有伸向伸缩缝边沿的伸缩装置边梁,所述伸缩装置边梁上端与梁台顶面的沥青层平齐,伸缩装置边梁之间的伸缩缝设有弹性密封材料;所述伸缩装置边梁位于管套连接端处设有通孔,锚固栓穿过伸缩缝伸缩装置边梁的通孔并伸入管套固定。从上述结构可知,用本实用新型建造桥梁伸缩缝,用预压缩应力锚固代替了传统的焊接连接,使伸缩缝区混凝土长期处于受压状态,使用时防止伸缩缝周围的混凝土因受拉应力而产生裂缝,使用寿命长,而且当伸缩缝结构损坏后,只需更换伸缩装置边梁,方便维修。

    抗拉盆式橡胶支座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648956U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20159496.4

    申请日:2010-04-15

    Abstract: 一种抗拉盆式橡胶支座,属于建筑物构件。包括上座板、下座板和减振体,所述上座板朝向下座板的一侧表面的中央具有上座体,上座体具有上座体减振体腔,且在上座体减振体腔的腔沿的四周构成有上座体钩,所述的下座板朝向上座板的一侧表面的中央具有下座体,下座体具有下座体减振体腔,且在下座体减振体腔的腔沿的四周构成有下座体钩,所述的减振体容纳于由上、下座体减振体腔共同构成的腔体内,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座体钩的数量为3-4个,而所述的下座体钩的数量同样为3-4个。在不失理想的抗震减振效果的前提下能体现受力均匀而适应圆周方向的大位移量的情形,确保上、下座板上的上、下座体钩避免损坏,延长抗拉盆式橡胶支座的使用寿命。

    连通拉索减震支座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53982U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20212008.9

    申请日:2009-1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通拉索减震支座。包括上、下座板和第一缓冲板、中间板减磨板以及第二缓冲板,还包括有抗剪螺栓和拉索以及一对螺栓自动脱位装置,抗剪螺栓穿置在下座板、第一缓冲板、中间板、减磨板、第二缓冲板和上座板上,上端探出上座板上的第六螺栓孔与一个螺栓自动脱位装置联结,而下端探出下座板上的第一螺栓孔与另一个螺栓自动脱位装置联结,在抗剪螺栓的中部构成有一剪切口;采用连通式拉索,共两组,各组拉索在下座板中连通,两端分别与上座板联结。本实用新型能消耗地震发生时对桥梁所产生的作用能量和可控的缓冲长大跨径结构大变位上、下座板之间的水平位移并限位,以及在地震消失后能可靠复位。

    拉索-弹簧减震支座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347435U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20497174.5

    申请日:2011-1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索-弹簧减震支座。包括上、下座板、挡块、缓冲板、中间板、减磨板、拉索、抗剪螺栓、复位弹簧和螺栓自动脱位装置。抗剪螺栓穿置在下座板、第一缓冲板、中间板、减磨板、第二缓冲板和上座板上,上端探出上座板与一螺栓自动脱位装置联结,下端探出下座板与另一螺栓自动脱位装置联结,复位弹簧套置于座体周围,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上座板和下座板,拉索两端分别联结上座板和下座板。本实用新型能消耗地震发生时产生的能量,在水平位移超过限制时,复位弹簧、挡块与拉索共同受力,避免复位弹簧、挡块或拉索单独承受冲击受剪作用,增强了抗震能力;同时复位弹簧依靠自身特性,使上下座板朝着中心平衡位置移动,达到自复位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