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5390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711019502.9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逆作法建筑物的全包防水构造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楼板和基坑围护结构,楼板边缘处设有待与外墙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对称设置的临时构造梁;临时构造梁向外的一面与连接部共面,且与基坑围护结构连接,并设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的铺设范围的下端延伸出连接部的下端,上端覆盖临时构造梁的下半部分;在施工中,先在楼板上增设临时构造梁,使其与基坑围护结构连接,并在楼板与基坑围护结构相接处预铺防水卷材,且预留一定搭接长度;待下部外墙结构回筑后,竖向支撑体系完成托换,凿除增设的临时构造梁的混凝土;在之后的施工中做好与防水卷材做好搭接。本发明实现了在采用逆作法建造中,楼板与支护结构连接处的全外包防水。
-
公开(公告)号:CN11279679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60402.0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盾构管片间的智能监测补偿充气止水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控制中心、压力探测装置、气压调节装置和充气止水袋;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压力探测装置将充气止水袋的实时压力数据反馈至控制中心;步骤二、控制中心先进行判定充气止水袋存在的风险,而后向气压调节装置发出充气或泄气指令;步骤三、气压调节装置对充气止水袋进行充气或泄气,直至充气止水袋的压力恢复正常压力值。本发明通过控制中心、压力探测装置、气压调节装置和充气止水袋之间的配合,根据充气止水袋表面实时压力变化动态控制充气止水袋的气压,彻底规避防水节点失效的风险,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具有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65390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019502.9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45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逆作法建筑物的全包防水构造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楼板和基坑围护结构,楼板边缘处设有待与外墙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对称设置的临时构造梁;临时构造梁向外的一面与连接部共面,且与基坑围护结构连接,并设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的铺设范围的下端延伸出连接部的下端,上端覆盖临时构造梁的下半部分;在施工中,先在楼板上增设临时构造梁,使其与基坑围护结构连接,并在楼板与基坑围护结构相接处预铺防水卷材,且预留一定搭接长度;待下部外墙结构回筑后,竖向支撑体系完成托换,凿除增设的临时构造梁的混凝土;在之后的施工中做好与防水卷材做好搭接。本发明实现了在采用逆作法建造中,楼板与支护结构连接处的全外包防水。
-
公开(公告)号:CN212247694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1690313.1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钢桁架减振一体化轨道板,包括若干钢桁架单元;每一钢桁架单元均为预制件,且均包括多个拱形结构、钢板和多个拱脚连接钢板;多个拱形结构呈矩形阵列布置,每一拱形结构的长度方向均与轨道的长度方向对应,形成沿轨道长度方向延伸的连续拱形结构;多个拱形结构的上面设有钢板;多个拱脚连接钢板沿轨道的长度方向均布;每一组侧面相连的若干拱形结构的多个拱脚,以及相邻的另一组侧面相连的若干拱形结构的多个拱脚均通过拱脚连接钢板固定连接。施工时,先将所有钢桁架单元的拱脚连接钢板与相应的路基预埋钢板进行固定;之后将若干轨枕固定到钢板上,最后安装调试轨道。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工程投资与实施风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392240U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21403084.9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逆作法建筑物的全包防水构造结构,包括楼板和基坑围护结构,楼板边缘处设有待与外墙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对称设置的临时构造梁;临时构造梁向外的一面与连接部共面,且与基坑围护结构连接,并设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的铺设范围的下端延伸出连接部的下端,上端覆盖临时构造梁的下半部分;在施工中,先在楼板上增设临时构造梁,使其与基坑围护结构连接,并在楼板与基坑围护结构相接处预铺防水卷材,且预留一定搭接长度;待下部外墙结构回筑后,竖向支撑体系完成托换,凿除增设的临时构造梁的混凝土;在之后的施工中做好与防水卷材做好搭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采用逆作法建造中,楼板与支护结构连接处的全外包防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