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驾驶员面部和上身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42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10013.5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驾驶员面部和上身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步骤包括:采集面部视频序列及上身视频序列并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后数据;基于处理后数据,提取面部特征向量和上身活动的特征向量;将提取的面部特征向量和上身活动的特征向量输入至构建好的疲劳检测模型中,完成疲劳驾驶的检测。本发明设计了一个结合驾驶员上身特征和面部特征的方法,且上身特征仅保留了与驾驶员的疲劳动作相关的特征。同时,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视频分类方法,因只提取了部分特征,参数量不大,具备应用在生产环境的能力。

    一种基于PCB板双层环形低电感电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18711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21982.2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PCB板双层环形低电感电容器,包括上层PCB板和下层PCB板;外圈电容芯子组,包括外圈电容件,外圈电容件固定连接在上层PCB板上,上层PCB板上设置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端子固定连接在上层PCB板顶端中部,负极端子位于正极端子内,电流沿正极端子、外圈电容件和负极端子形成第一电流回路;内圈电容芯子组,包括内圈电容件,内圈电容件设置在下层PCB板上,且外圈电容件和负极端子分别与内圈电容件固定连接,电流沿正极端子、外圈电容件、内圈电容件和负极端子形成第二电流回路。本发明在体积减小的基础上,实现降低电容器的杂散电感以及良好的散热效果。

    一种可调节容值的低电感电容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66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74807.2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调节容值的低电感电容器,包括:至少1个电容芯子、至少1个母排、绝缘罩、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其中,电容器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通过增加或减少电容芯子的数量来灵活地调节其容值大小;通过改变电容芯子布局及母排结构,使得母排中的电流流向与电容芯子中的电流流向在局部区域形成相反的电流回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针对不同电机控制器及不同的工况下所需直流母线电容器的容值也不尽相同及电容器存在较大的电感的问题。

    基于方形蜂窝基体的可调控声学超材料结构及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972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010181004.X

    申请日:2020-0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方形蜂窝基体的可调控声学超材料结构及优化方法,可用于低频隔振等诸多领域。从而在保证低频隔振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结构的质量与体积。并可通过改变嵌入体的材料属性,快速更改超材料结构的隔振特性;该超材料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硅橡胶方形蜂窝基体、硅橡胶嵌入体与金属嵌入体。其中,嵌入体在基体中的排布根据需要阻隔弹性波的特性,使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从而达到最佳的隔振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拓扑优化算法过程中易出现的灰色区域问题和棋盘格问题,并且基于方形蜂窝结构的优化完成后不需要对结构进行额外的后处理,结构易于实现,促进了声学超材料在实际工程领域的推广和应用。(56)对比文件Qian Cheng ect..Topological design ofsquare lattice structure for broad andmultiple band gaps in low-frequencyrange《.Extreme Mechanics Letters》.2020,第1-6页.秦浩星;杨德庆;张相闻.负泊松比声学超材料基座的减振性能研究.振动工程学报.(第06期),全文.

    基于方形蜂窝基体的可调控声学超材料结构及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972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181004.X

    申请日:2020-0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方形蜂窝基体的可调控声学超材料结构及优化方法,可用于低频隔振等诸多领域。从而在保证低频隔振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结构的质量与体积。并可通过改变嵌入体的材料属性,快速更改超材料结构的隔振特性;该超材料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硅橡胶方形蜂窝基体、硅橡胶嵌入体与金属嵌入体。其中,嵌入体在基体中的排布根据需要阻隔弹性波的特性,使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从而达到最佳的隔振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拓扑优化算法过程中易出现的灰色区域问题和棋盘格问题,并且基于方形蜂窝结构的优化完成后不需要对结构进行额外的后处理,结构易于实现,促进了声学超材料在实际工程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集成散热易更换芯子低电感车载薄膜电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1847169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750488.3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散热易更换芯子低电感车载薄膜电容器,涉及电容器领域,包括集成流道铝外壳,所述集成流道铝外壳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等间隔分布有上、下两排电容芯子放置槽,电容芯子放置槽内放置有薄膜电容芯子封装体;各薄膜电容芯子封装体的任一极均可拆卸连接至母排一,另一极均可拆卸连接至母排二;母排一和母排二分别焊有直流侧端子一和直流侧端子二,母排一和母排二的交流侧均引出有交流侧端子。本发明将薄膜电容芯子单个进行封装,并通过螺栓螺母与母排连接,每个薄膜电容芯子封装体相互隔离的放置在独立电容芯子放置槽中,可实现薄膜电容芯子之间损坏互不影响,且薄膜电容芯子容易拆解更换,降低了更换维修成本。

    基于压电材料外接谐振分流电路的复合薄片状质量块薄膜型声学超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898297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61353.2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材料外接谐振分流电路的复合薄片状质量块薄膜型声学超材料,包括:含有薄膜、基底、压电片的薄膜型超材料和含有电感的谐振分流电路,所述薄膜型超材料与所述谐振分流电路通过导线连接;其中,所述基底激发所述压电片的弯曲振动,由于通过所述压电片在所述谐振分流电路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的反向作用力,使其引发的反向弯曲变形与所述薄膜振动位移方向相反,表现出负等效质量特征,并产生额外隔声峰;通过改变所述电感的参数,调节所述谐振分流电路的震荡频率,进一步实现对所述额外隔声峰频段的调控。本发明增加了基底激发薄片状压电材料的弯曲振动,同时打破质量定律,实现隔声峰性能的可调性。

    一种应用于电容器温升试验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9474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61204.9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容器检测技术领域,一种应用于电容器温升试验的装置、系统及方法,包括:外壳,内部空腔依次排列有若干芯子排,相邻两芯子排之间限定出流道区间;安装座,设置有若干个,若干安装座一一对应穿设于流道区间内,且安装座的两端分别贯穿外壳的相对侧壁;流道板,布置于安装座内,且相对于安装座具有可切换的结合或分离状态,当流道板与安装座结合时,流道板被配置为内部流经有冷却液,当流道板与安装座分离时,不同于该流道板形状的另一流道板与安装座结合。能够有效探究流道板对电容器的散热影响,增强对薄膜电容温升试验测试的优越性。

    一种用于摩擦噪声声品质评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992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28400.1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擦噪声声品质评价的方法,包括:构建摩擦噪声样本数据集,并对数据集进行主观评价实验,获取噪声信号主观评价结果;基于摩擦噪声样本数据集,计算梅尔频率倒谱系数矩阵MFCC,利用随机森林降维RFRD方法对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进行处理,获得降维后的MFCC声特征图;将降维后的MFCC声特征图作为小波散射网络WSN的输入,主观评价结果作为输出,建立基于改进MFCC‑WSN的摩擦噪声声品质评价模型,修正基于改进MFCC‑WSN的摩擦噪声声品质评价模型的参数并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验证,获得评价结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鲁棒性强、准确度高的摩擦噪声声品质评价方法。

    一种针对电容器与IGBT连接处的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79128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12191.4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电容器与IGBT连接处的散热器,包括:两个绝缘导热夹片、被动散热组件和主动散热组件,两个绝缘导热夹片用于连接母排端子与IGBT端子,两个绝缘导热夹片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并通过连接件实现连接固定;被动散热组件固定设置于一绝缘导热夹片远离IGBT端子的一侧,被动散热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散热面积的柱体结构;主动散热组件与被动散热组件远离绝缘导热夹片的一侧接触配合,主动散热组件的散热方式采用液冷散热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散热器可以帮助控制直流母线电容器的母排端子的温度,防止过热;通过散热,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容器的运行温度,提高其可靠性和性能;有利于提高直流母线电容器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