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N-二丁基间氨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96966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0271582.X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和化工原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N,N‑二丁基间氨基苯酚的制备方法,N,N‑二丁基间氨基苯酚的制备包括:(1)间二硝基苯与苄醇经取代反应生成1‑苄氧基‑3‑硝基苯;(2)1‑苄氧基‑3‑硝基苯与丁醛在加酸至酸性的取代反应液中,或者,1‑苄氧基‑3‑硝基苯与丁醛于取代反应液的溶剂回收后又溶于再溶解有机溶剂的再溶解液中,经还原胺化和催化氢化脱苄基生成N,N‑二丁基间氨基苯酚。1‑苄氧基‑3‑硝基苯无需分离纯化,直接与丁醛和氢气进行还原胺化和氢化脱苄基反应。该方法简洁,条件温和,设备强度要求低,不产生废弃物,环境友好,原料易得,收率高,适宜规模化生产。

    一种N,N-二丁基间氨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969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71582.X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和化工原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N,N-二丁基间氨基苯酚的制备方法,N,N-二丁基间氨基苯酚的制备包括:(1)间二硝基苯与苄醇经取代反应生成1-苄氧基-3-硝基苯;(2)1-苄氧基-3-硝基苯与丁醛在加酸至酸性的取代反应液中,或者,1-苄氧基-3-硝基苯与丁醛于取代反应液的溶剂回收后又溶于再溶解有机溶剂的再溶解液中,经还原胺化和催化氢化脱苄基生成N,N-二丁基间氨基苯酚。1-苄氧基-3-硝基苯无需分离纯化,直接与丁醛和氢气进行还原胺化和氢化脱苄基反应。该方法简洁,条件温和,设备强度要求低,不产生废弃物,环境友好,原料易得,收率高,适宜规模化生产。

    尺寸可控的超细CuFeO2纳米片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3731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03759.9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尺寸可控的超细CuFeO2纳米片及其制备和应用,纳米片具体制备过程为:(1)取硫酸亚铁铵或六水硫酸亚铁铵作为铁源,和二价铜源依次加入纯水中溶解,随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碱源形成混合溶液;(2)再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所得反应沉淀经洗涤分离后,即得到超细CuFeO2纳米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原料成本更低廉,反应时间短、温度低,获得的CuFeO2纳米颗粒尺寸更小,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等。

    一种以多巴胺为碳源制备纳米空心碳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234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08245.8

    申请日:2016-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多巴胺为碳源制备纳米空心碳球的方法,所述方法是首先采用法制备SiO2纳米球,然后向反应体系中直接加入多巴胺,通过原位聚合使多巴胺包覆在SiO2表面,制得SiO2@Pdop;然后对制得的SiO2@Pdop在氮气氛下进行焙烧处理,得到SiO2@Carbon;再将制得的SiO2@Carbon分散在氨水溶液中进行刻蚀。本发明实现了SiO2纳米球的制备及多巴胺的包覆以一锅法完成,不仅缩短了制备周期,节约了能耗,而且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规模化,并且可制备大小均一,壳厚和粒径大小可调控、形貌结构稳定的纳米空心碳球,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锰金属有机骨架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04743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00125.5

    申请日:2015-08-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金属有机骨架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有Mn2+的可溶性盐、有机酸及二齿含氮配体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合均匀,转移至反应釜中,密封;(2)对反应釜进行加热,控制反应釜的温度为120-200℃,反应处理48-96h,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干燥,即制得锰金属有机骨架电极材料,可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制备锰金属有机骨架(Mn-MOF)电极材料,工艺步骤简单,易于操作,制得的Mn-MOF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比电容高达242F/g,可应用在高稳定性,高功率密度电源的场合。

    功能化磁性银纳米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54915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48167.X

    申请日:2015-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化磁性银纳米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首先使用高温分解法合成一维的磁性银纳米线;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将聚多巴胺、聚膦腈、二氧化硅或酚醛树脂包覆到磁性银纳米线表面,分别得到聚多巴胺包覆磁性银纳米线核壳复合材料、聚膦腈包覆磁性银纳米线核壳复合材料、二氧化硅包覆磁性银纳米线核壳复合材料或酚醛树脂包覆磁性银纳米线核壳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合成方法简单有效,产率高,试剂消耗少。制得的聚多巴胺包覆功能化磁性银纳米线核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核壳形貌,磁场感应性好,特异性强,吸附容量大,在环境等领域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一种燃油超深度脱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43421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506101.8

    申请日:2010-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油超深度脱硫的方法,将燃油加入到功能化FeClx盐酸型离子液体中,搅拌反应后静置分离,将上层液倒入过渡金属-离子液体中,控制反应温度为25~80℃,搅拌反应10~30min,再静置分层后,上层液即为超深度脱硫后的燃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络合、氧化、吸附等功效,脱硫率达到99%以上,并且不使用过氧化氢,具有脱硫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容易分离并可循环利用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