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料弯曲成形工艺分析测试平台及工艺参数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65314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1295668.8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料弯曲成形工艺分析测试平台,属于材料塑性加工及设备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料弯曲成形模具、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电荷放大器、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其中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安装在弯曲成型模具中,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板料受压荷载,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板料弯曲荷载;电荷放大器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相连,将传感器的信号放大后传递到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与数据采集装置相连,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不同板厚、不同弯曲半径的板料弯曲成形,并且能即时采集、分析板料弯曲过程中承受载荷变化的工艺分析测试平台。

    碳纤维复合材料螺旋弹簧及其制作方法和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6493971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611080111.3

    申请日:2016-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螺旋弹簧及其制作方法和成型模具,该弹簧包括呈螺旋状的弹簧丝,弹簧丝由芯轴、包裹在芯轴外的中层及包裹在中层外的外层组成,芯轴由若干根碳纤维增强体组成,并且该芯轴呈扭转状,碳纤维增强体由浸渍有树脂的若干根碳纤维束及包裹在若干根碳纤维束外的一层浸渍有树脂的碳纤维布组成,中层为浸渍有树脂的若干层碳纤维布或浸渍有树脂的碳纤维束,外层为由软管构成的保护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弹簧质轻,强度、刚度及疲劳寿命高,吸收弹簧自身震动能力强,同时绝缘及防锈好,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而且节省成本,节约资源;成型模具可设计性强、开模成本低、模具拆卸容易、模具污染小。

    一种陷光结构氮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32031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036504.4

    申请日:2013-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陷光结构氮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属于陷光结构氮化硅薄膜技术领域。一种陷光结构氮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清洗石英玻璃(1);将石英玻璃与氮化硅靶材(3)上、下对应地固定在镀膜设备内,所述镀膜设备具有充气口与抽真空口;对所述镀膜设备进行抽真空直至其压强优于2.1×10-4Pa;对所述镀膜设备充入Ar气作为溅射气体;所述氮化硅靶材(3)与石英玻璃(1)之间设置永磁铁(2),磁场方向竖直向上。石英玻璃(1)下表面形成陷光结构的氮化硅薄膜。

    在纳米金属颗粒表面制备氧化层的工艺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1229584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810033931.6

    申请日:2008-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金属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纳米金属颗粒表面制备氧化层的工艺及其用途,其特征在于:配制浓度为0%~50%的具有氧化能力的化学试剂,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新鲜制备出的的纳米金属颗粒转移至化学试剂中,在室温~100℃下通过机械搅拌和超声波振荡后静置,然后采用沉淀、真空冷冻干燥或过滤、阴干获得表面具有氧化层的纳米金属颗粒粉,再采用XRD或TG分析或DSC分析或能谱分析的方法得出表面氧化层的厚度。所述的纳米金属为纳米金属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便于对纳米金属的稳定化处理,利于纳米金属的转移、存放、运输、应用。

    旋转镀膜辅助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7293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10148264.7

    申请日:2006-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镀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旋转镀膜辅助装置,包括平衡联接块(1)、绝缘地脚螺钉(2)、电源(3)、延时控制装置(4)、支撑杆(5)、管状基质(6)、传动固定杆(7)、定位螺母(8)和驱动电机(9)。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尺寸可灵活调节,易于实施操作。

    在纳米金属颗粒表面制备氧化层的工艺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1229584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33931.6

    申请日:2008-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金属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纳米金属颗粒表面制备氧化层的工艺及其用途,其特征在于:配制浓度为0%~50%的具有氧化能力的化学试剂,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新鲜制备出的的纳米金属颗粒转移至化学试剂中,在室温~100℃下通过机械搅拌和超声波振荡后静置,然后采用沉淀、真空冷冻干燥或过滤、阴干获得表面具有氧化层的纳米金属颗粒粉,再采用XRD或TG分析或DSC分析或能谱分析的方法得出表面氧化层的厚度。所述的纳米金属为纳米金属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便于对纳米金属的稳定化处理,利于纳米金属的转移、存放、运输、应用。

    纳米碳化钨和纳米聚四氟乙烯电刷镀液的制备工艺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187051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045597.1

    申请日:2007-09-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纳米碳化钨和纳米聚四氟乙烯电刷镀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选取原料:分别选取尺寸为80-100nm的纳米碳化钨WC颗粒3g/L;尺寸为30-60nm的纳米聚四氟乙烯PTFE颗粒5g/L;混合:将上述原料放入20ml/L丙酮中进行混合湿润,然后加入到1L普通特快镍电刷镀液中,再加入0.1g/L的分散剂吐温40;磁力搅拌:将所得混合镀液先进行磁力搅拌30min;超声振荡:超声振荡60min;得成品:获得电刷镀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配制工艺简单,纳米碳化钨和纳米聚四氟乙烯在复合镀液中均匀悬浮分散,能满足制备纳米复合镀层的工艺要求。

    高速电喷镀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3260A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200510030349.0

    申请日:2005-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速电喷镀装置,包括镀液循环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微机电路控制系统及控制台。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高速电喷镀时,一定流量和压力的电解液从阳极喷嘴高速喷射到阴极工件表面,不仅对镀层进行了机械活化,同时还有效地减少了附面层和扩散层的厚度,加快了溶液的搅拌速度,能有效地提高极限电流密度,从而提高了沉积速度;同时,具有选择性、快速、低成本和不需要罩具等优点。

    碳纳米管镍基耐磨耐热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724720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510026372.2

    申请日:2005-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碳纳米管镍基耐磨耐热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工件表面预处理;(2)电净;(3)2号活化液活化;(4)3号活化液活化;(5)特殊镍打底;(6)采用碳纳米管电刷镀液进行电刷镀复合镀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可靠,有利于获得性能均匀稳定、硬度高、耐磨耐热的,可以满足大部分耐磨耐热零部件需要的耐磨镀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