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土卫六探测的无人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8560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97511.4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土卫六探测的无人飞行器,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是根据土卫六大气环境结合国内深空探测相关技术发展现状,提出土卫六无人机探测平台设计方案,包括基于土卫六环境特点和探测需求进行的总体布局设计,在确定总体布局基础上展开的受再入器尺寸和火箭运力约束的基本总体参数设计,以及初步结构方案和总体布置等设计。其中在无人飞行器的结构设中,采用折叠式无人飞行器,对折叠及展开方式及位置进行设计。本发明综合分析土卫六环境特点完成了无人机能源系统、通信系统和完整工作过程创新性地设计在非典型地球大气环境中工作的固定翼无人飞行器,可以为深空探测具有大气层的外星球探测器设计提供参考。

    基于推力器的航天器质量特性参数在轨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387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68492.8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推力器的航天器质量特性参数在轨估计方法,包括:航天器执行机构配置,动力学模型建立,运动学模型建立,姿态测量部件模型建立,基于推力器的三轴转动惯量在轨估计,稳态模式和轨道机动模式下的质心在轨估计,航天器质量在轨估计。本发明解决了航天器转动惯量、质心和质量在轨估计的问题,为依赖于质量特性参数的姿态轨道控制算法在轨重新设计或修正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经仿真分析,该方法合理有效,且算法简单、计算量小,实施过程中燃料消耗小,工程上便于实现,同时该方法在仿真中加入了挠性模型,因此也适用于挠性航天器。

    一种具有受拉锁紧功能的球形关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995401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55785.8

    申请日:2025-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受拉锁紧功能的球形关节机构,包括上、下半球壳和球头组件。上半球壳设有光滑表面和增阻表面,下半球壳中间设有通孔,上、下半球壳通过法兰连接,形成球腔;球头组件位于球腔内,包含球头、多个摩擦片组件及摩擦片复位组件、拉杆组件、拉杆复位压簧、限位螺套,拉杆组件穿过球腔下端孔。拉杆不受拉力时,摩擦片组件与上半球壳增阻表面不接触,球形关节可以在一定范围内3自由度自由转动;拉杆组件受到拉力时,在球头滑道内向下滑动,推动摩擦片组件与上半球壳压紧,摩擦阻力矩阻碍球关节自由转动,实现锁紧;拉杆受拉力卸载后,球形关节在拉杆复位压簧和摩擦片复位组件驱动下恢复自由转动状态。

    适用于土卫六探测无人飞行器的一种混合能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796263.1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土卫六探测无人飞行器的一种混合能源系统,属于能源优化领域。目前无人机常用能源系统主要包括内燃机、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其对深空探测工作环境适应性极差。同位素温差电池(RTG)具有环境适应性强、供能稳定的优点,但RTG提供功率难以改变,带来不可忽视的能源浪费,一种能够对能源进行合理优化使用的核‑锂混合能源系统的需求出现。本发明利用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达到均衡功率负载,减少能源浪费的作用。同时RTG能为锂离子电池提供适宜的工作温度。设计结果减轻了能源系统总重,提升了无人机飞行性能,提高了无人机面对复杂未知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种基于Miura折纸的圆环状组合型缓冲气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22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72955.7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iura折纸的圆环状组合型缓冲气囊系统,所述气囊系统包括若干互相独立的圆环状气囊、压紧释放装置、单向阀门、排气孔控制器和充气装置。本发明气囊系统满足了乘波体外形的空天返回器的着陆缓冲需求,折叠后的缓冲气囊布置在返回器的侧面,不需要抛去返回器的大底即可展开缓冲气囊。由于缓冲气囊紧贴返回器外表面,使得返回器的缓冲过程更加安全高效。同时采用折纸样式,使气囊易于折展。此外该着陆缓冲气囊能够实时监测气压和速度的变化,并通过控制单向阀门、排气孔控制器来实现缓冲气囊充气和排气过程的精准控制。

    基于多圈纬度幅角的远距离交会轨道机动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2088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52351.X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圈纬度幅角的远距离交会轨道机动计算方法,包括:构造基于多圈纬度幅角的远距离交会轨道机动方案;对给定的机动参数,基于多圈纬度幅角进行摄动轨道多脉冲机动计算,获得远距离交会终端的相对位置和速度;以多圈的机动点纬度幅角、机动脉冲为设计变量,以终端相对位置和速度作为约束,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基于多圈纬度幅角的远距离交会轨道机动方案进行稳定求解,得到机动脉冲设计变量值、圈数以及该圈数下的机动点纬度幅角。本发明相应提出一种远距离交会轨道机动计算系统。本发明可克服传统远距离交会轨道机动计算技术中固定圈次带来的收敛不稳定问题,通过多圈纬度幅角进行跨圈搜索,实现远距离交会轨道机动稳定计算。

    一种利用虚拟仿真训练无人机实现自动火场侦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23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677630.6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一种利用虚拟仿真训练无人机实现自动火场侦察的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森林火灾虚拟仿真场景;步骤2,构建四自由度无人机动力学模型,确定无人机的状态信息;步骤3,构建无人机火场侦察任务的动作空间,确定无人机动作向量和无人机动作、含义及操控映射关系表;步骤4,采集无人机在专家操控下进行火场侦察的飞行数据;步骤5,建立智能火场侦察无人机模型;步骤6,构建无人机自动火场侦察结果评估准则。本发明利用高任务能力专家的操作和决策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并利用模仿学习算法让无人机学习专家的行为策略,建立了智能火场侦察无人机模型,实现了无人机的火场自主侦察功能,可为缺乏经验的救援机组提供有效的行为指导。

    一种高空清洁机器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20130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22121.1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空清洁机器人,包括爬行模块和清洗模块,爬行模块包括至少两爬行机构和至少一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爬行机构动作,每一爬行机构包括第一吸附行走部和第二吸附行走部,且第一吸附行走部和第二吸附行走部以对角线的形式连接;当爬行模块工作时,爬行机构交替动作,且在其中一爬行机构动作时,另一爬行机构的关节向移动方向弯曲以适应高空清洁机器人的中心前移。本发明行走通过依靠曲柄摇杆机构来完成,既实现了减速和增力矩,又能保证用很小的电机完成转动要求,能够在适应存在障碍物的墙面,而且曲柄摇杆机构的行走方式,使得其在行走过程中,与墙面的吸附的稳定性更好,提高了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

    一种高空清洁机器人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2013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722121.1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空清洁机器人,包括爬行模块和清洗模块,爬行模块包括至少两爬行机构和至少一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爬行机构动作,每一爬行机构包括第一吸附行走部和第二吸附行走部,且第一吸附行走部和第二吸附行走部以对角线的形式连接;当爬行模块工作时,爬行机构交替动作,且在其中一爬行机构动作时,另一爬行机构的关节向移动方向弯曲以适应高空清洁机器人的中心前移。本发明行走通过依靠曲柄摇杆机构来完成,既实现了减速和增力矩,又能保证用很小的电机完成转动要求,能够在适应存在障碍物的墙面,而且曲柄摇杆机构的行走方式,使得其在行走过程中,与墙面的吸附的稳定性更好,提高了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

    一种航天器飞行程序的半自动编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2070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664819.2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飞行程序的半自动编排方法,首先建立指令库、指令链库,明确飞行方案与指令库及指令链库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设定飞行程序编排的起止时间和初始轨道参数,并进一步实施轨道预报,同时计算测控约束和光照约束,最后根据编排规则,开展飞行程序的半自动编排。本发明通过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飞行程序的快速编排与检查验证,避免了人工编排飞行程序中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和出错率高等问题,优化了飞行程序设计,有效的提高了飞行程序编排效率,为航天器在轨任务执行提供有效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