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6048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586916.8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25C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C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镍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氯化胆碱与尿素混合形成的离子液体体系作为电解质溶液的溶剂,以高镍锍在氯化钠作用下焙烧后形成的氯化焙砂为电解质溶液的溶质,以电沉积的方式制备铜镍合金,能够精准控制电解质溶液中铜和镍的电沉积过程,制备的铜镍合金微观形貌可控,实现了铜元素和镍元素的提取及合金化,具有短流程、易于操作、过程可控、成本能耗低、绿色环保的优点,是对现有高镍锍处理工艺的创新和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0480367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74217.9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4B35/48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固体透氧膜的注浆法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管的方法,也是一种针对固体透氧膜电解质的制备方法。该发明方法的主要步骤是:将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体、阿拉伯树胶、柠檬酸、去离子水按特定比例进行充分混合,然后用氨水调节浆料pH值获得优质浆料;将制备好的浆料倒入按照特定形状和尺寸设计的石膏模具,吸浆7~10分钟后,将剩余浆料倒出,然后静置1小时后脱模得到素坯;将素坯在1200℃预烧2小时后再在1720℃下烧结2小时得到氧化锆透氧膜管成品。本发明方法可制备不同尺寸规格的透氧膜,且制备的固体透氧膜具有优良的抗熔盐侵蚀性能和高的氧离子电导率,能很好完全满足固体透氧膜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120457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10327198.4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难熔金属氧化物和碳粉为原料,首先设计多层复合材料的各层组分配比,并按照各层配比将对应金属氧化物和碳粉混匀,然后按照设计的复合材料分层顺序将不同金属氧化物和碳混合物压制成具有多层多组分的前驱体,然后通过电化学可控氧流脱氧技术实现直接脱氧、原位碳化、同步烧结形成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首次采用电化学方法直接制备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避免了对高温、高纯金属初始物料的依赖,过程可控,效率高,操作简单,流程短,易扩大化生产,对原料的要求不高,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工艺温度低,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49900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50002.2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低品位硫化矿直接电沉积制备铜铁纳米镀层的方法,步骤为:将氯化胆碱与尿素按照摩尔比为1:2混合,充分搅拌使氯化胆碱与尿素混合均匀;再加入过量的氧化焙烧硫化矿石粉末,搅拌至焙烧粉末中的有价金属相完全溶解于离子液体中;采用经酸活化后的方形钛片作为阴极,铂丝作为阳极,电解液的温度控制在80 -100 ℃,所施加的电压为1.8 V,电沉积时间为5-7 h;电沉积完成后取出阴极片,洗净,氩气气氛80-90 ℃烘干后即得到金属镀层。本发明采用氧化焙烧后的低品位硫化矿作为金属来源,在氯化胆碱-尿素离子液体体系中电沉积富集提取矿物中的金属且制得纳米金属镀层,装置简单,流程短,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412045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27198.4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难熔金属氧化物和碳粉为原料,首先设计多层复合材料的各层组分配比,并按照各层配比将对应金属氧化物和碳粉混匀,然后按照设计的复合材料分层顺序将不同金属氧化物和碳混合物压制成具有多层多组分的前驱体,然后通过电化学可控氧流脱氧技术实现直接脱氧、原位碳化、同步烧结形成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首次采用电化学方法直接制备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避免了对高温、高纯金属初始物料的依赖,过程可控,效率高,操作简单,流程短,易扩大化生产,对原料的要求不高,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工艺温度低,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119283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710235768.0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碳纳米线材料的制备方法,属纳米碳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将熔盐电化学还原与电化学辅助刻蚀技术相整合,实现直接制备介孔碳纳米线材料。以二氧化硅粉和碳粉为初始原料,首先将混合均匀的二氧化硅/碳粉混合物压制成多孔电极。以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透氧膜管组装电极为阳极,以分析纯无水CaCl2为熔盐电解质,刚玉坩埚为电解池。首先通过电化学熔盐电解还原二氧化硅/碳粉合成碳化硅纳米线。然后再以得到的碳化硅纳米线作为阳极,石墨碳棒为阴极,采用电化学刻蚀方法直接制备得到介孔碳纳米线材料。该方法可以由廉价碳粉直接制备介孔碳纳米线,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其产物形貌及有序性。可望提供一条全新介孔碳纳米线合成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177857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235769.5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合成重构MAX相制备微纳米多孔多层碳基材料方法,首次将熔盐电化学还原与电化学辅助刻蚀技术相整合,实现直接制备纳米多孔多层碳基材料。以金属氧化物MxOy、AxOy和碳粉为初始原料,首先将混合均匀的金属氧化物MxOy、AxOy和碳粉混合物压制成多孔阴电极。以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透氧膜组装电极为阳极,以分析纯无水CaCl2为熔盐电解质,刚玉坩埚为电解池。首先通过电化学熔盐电解还原金属氧化物MxOy、AxOy和碳粉混合物合成微纳米三元碳化物MAX相。然后再以得到的三元碳化物MAX相作为阳极,石墨碳棒为阴极,采用电化学刻蚀方法,选择性直接制备得到多孔纳米金属碳化物或层状结构多孔碳材料。该方法可以由廉价金属氧化物和碳粉直接制备纳米多孔多层碳基材料,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其产物形貌及有序性。可望提供一条全新纳米多孔多层碳基材料合成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11928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35768.0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碳纳米线材料的制备方法,属纳米碳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将熔盐电化学还原与电化学辅助刻蚀技术相整合,实现直接制备介孔碳纳米线材料。以二氧化硅粉和碳粉为初始原料,首先将混合均匀的二氧化硅/碳粉混合物压制成多孔电极。以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透氧膜管组装电极为阳极,以分析纯无水CaCl2为熔盐电解质,刚玉坩埚为电解池。首先通过电化学熔盐电解还原二氧化硅/碳粉合成碳化硅纳米线。然后再以得到的碳化硅纳米线作为阳极,石墨碳棒为阴极,采用电化学刻蚀方法直接制备得到介孔碳纳米线材料。该方法可以由廉价碳粉直接制备介孔碳纳米线,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其产物形貌及有序性。可望提供一条全新介孔碳纳米线合成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29706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92980.8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25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含钛矿混合物直接制备金属碳化物材料的方法,解以质量分数为42.6%的含钛高钛渣、质量分数为0.9%的碳粉,加入质量分数为4%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粘结剂,后再加入适量无水乙醇球磨15小时,获得含钛矿/粉料,称取~0.5克粉料在8MPa的压力下压制为薄片;然后用泡沫镍分层按三明治式上下包裹压制成薄片,并用铁铬铝丝相连接制成含钛矿/碳粉三明治包裹式阴极,用铁铬铝丝一端插入透氧膜膜管内,其另一端作为电解阳极;以分析纯无水CaCl2为熔盐电解质,刚玉坩埚为电解池,电解后从阴极上得到电解产物。该方法能从含有钛、硅氧化物的钛矿混合物直接制成含碳化物材料,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提炼含碳化物效率,且对初始材料要求不高,降低了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018175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5071.0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的电化学合成方法,以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料,在其中按碳化硅化学计量比1∶1加入纳米碳粉和1~2%(重量百分比)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粘结剂后球磨获得细粉;然后在12~20MPa下压制成薄片作为制备碳化硅纳米线的阴极,以无水氯化钙作为电解质,以惰性气体为保护气。用8%(摩尔比)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固体透氧膜管组装阳极作为可控阳极体系在900~1150℃和3.0~4.0伏电压条件下进行直接脱氧,通过透氧膜高效脱氧及精确控制反应过程直接原位合成碳化硅纳米线。本发明可实现从二氧化硅/碳前驱体一步合成碳化硅,极大改善现有制备方法,具有效率高、原料要求低、能耗低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