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电镀得到纳米铁镀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6634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139681.X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铁酸钠为原料利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为电解质在低温下直接电镀得到纳米金属铁镀层的方法,属于绿色电镀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以Fe2O3粉末和NaOH(均为化学分析纯)为原料,以质量比为2:1进行混合,于400℃下煅烧4小时得到纯的铁酸钠NaFeO2)粉末原料;电解质采用质量分数为30–50%的NaOH溶液,阳极采用铂丝,阴极采用铜片;将适量铁酸钠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形成铁酸钠饱和溶液;在25–80℃条件下,以1.8伏恒电压进行电镀,电镀时间为1–3小时,电镀后取出阴极,水洗干燥后可得到纳米铁镀层。

    氯化胆碱类离子液体中由氧化铁电沉积纳米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1643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189705.7

    申请日:2015-04-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化胆碱类离子液体中由氧化铁电沉积纳米铁的方法,属于绿色电镀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以三氧化二铁粉末(化学分析纯)为原料;电解质采用氯化胆碱类离子液体,采用铂丝作阳极,铜片或铜棒等待镀金属基体充当阴极;将过量的三氧化二铁粉末置于氯化胆碱类离子液体中搅拌以得到饱和溶液;在60°C - 120°C温度区间,施加1.2V-1.9V恒电压进行电沉积,电沉积时间为1-20小时。电沉积过程中,阴极上电沉积生成纳米铁,阳极上放出氧气。电沉积后取出阴极,水洗干燥后即可得到纳米铁镀层。

    一种低温下由氧化铁直接电沉积制备纳米铁镀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663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39768.7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下由氧化铁直接电沉积制备纳米铁镀层的方法,属于绿色电镀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以三氧化二铁粉末(化学分析纯)为原料;电解质采用质量分数为50%的NaOH水溶液,阳极采用铂丝,阴极采用铜片;将过量的三氧化二铁粉末置于NaOH溶液中搅拌以得到饱和溶液;在60~80℃温度区间,以1.8V恒电压进行电镀,电镀时间为1–3h,电镀后取出阴极,水洗干燥后可得到铁镀层。

    碳化硅纳米线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817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285071.0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的电化学合成方法,以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料,在其中按碳化硅化学计量比1:1加入纳米碳粉和1~2%(重量百分比)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粘结剂后球磨获得细粉;然后在12~20 MPa下压制成薄片作为制备碳化硅纳米线的阴极,以无水氯化钙作为电解质,以惰性气体为保护气。用8%(摩尔比)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固体透氧膜管组装阳极作为可控阳极体系在900~1150℃和3.0~4.0伏电压条件下进行直接脱氧,通过透氧膜高效脱氧及精确控制反应过程直接原位合成碳化硅纳米线。本发明可实现从二氧化硅/碳前驱体一步合成碳化硅,极大改善现有制备方法,具有效率高、原料要求低、能耗低等特点。

    碳化硅纳米线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8175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5071.0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的电化学合成方法,以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料,在其中按碳化硅化学计量比1∶1加入纳米碳粉和1~2%(重量百分比)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粘结剂后球磨获得细粉;然后在12~20MPa下压制成薄片作为制备碳化硅纳米线的阴极,以无水氯化钙作为电解质,以惰性气体为保护气。用8%(摩尔比)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固体透氧膜管组装阳极作为可控阳极体系在900~1150℃和3.0~4.0伏电压条件下进行直接脱氧,通过透氧膜高效脱氧及精确控制反应过程直接原位合成碳化硅纳米线。本发明可实现从二氧化硅/碳前驱体一步合成碳化硅,极大改善现有制备方法,具有效率高、原料要求低、能耗低等特点。

    一种用作固体透氧膜的注浆法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367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74217.9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固体透氧膜的注浆法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管的方法,也是一种针对固体透氧膜电解质的制备方法。该发明方法的主要步骤是:将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体、阿拉伯树胶、柠檬酸、去离子水按特定比例进行充分混合,然后用氨水调节浆料pH值获得优质浆料;将制备好的浆料倒入按照特定形状和尺寸设计的石膏模具,吸浆7~10分钟后,将剩余浆料倒出,然后静置1小时后脱模得到素坯;将素坯在1200℃预烧2小时后再在1720℃下烧结2小时得到氧化锆透氧膜管成品。本发明方法可制备不同尺寸规格的透氧膜,且制备的固体透氧膜具有优良的抗熔盐侵蚀性能和高的氧离子电导率,能很好完全满足固体透氧膜的要求。

    直接电镀得到纳米铁镀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6634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39681.X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铁酸钠为原料利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为电解质在低温下直接电镀得到纳米金属铁镀层的方法,属于绿色电镀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以Fe2O3粉末和NaOH(均为化学分析纯)为原料,以质量比为2:1进行混合,于400℃下煅烧4小时得到纯的铁酸钠(NaFeO2)粉末原料;电解质采用质量分数为30-50%的NaOH溶液,阳极采用铂丝,阴极采用铜片;将适量铁酸钠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形成铁酸钠饱和溶液;在25-80℃条件下,以1.8伏恒电压进行电镀,电镀时间为1-3小时,电镀后取出阴极,水洗干燥后可得到纳米铁镀层。

    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0457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10327198.4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难熔金属氧化物和碳粉为原料,首先设计多层复合材料的各层组分配比,并按照各层配比将对应金属氧化物和碳粉混匀,然后按照设计的复合材料分层顺序将不同金属氧化物和碳混合物压制成具有多层多组分的前驱体,然后通过电化学可控氧流脱氧技术实现直接脱氧、原位碳化、同步烧结形成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首次采用电化学方法直接制备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避免了对高温、高纯金属初始物料的依赖,过程可控,效率高,操作简单,流程短,易扩大化生产,对原料的要求不高,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工艺温度低,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045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27198.4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难熔金属氧化物和碳粉为原料,首先设计多层复合材料的各层组分配比,并按照各层配比将对应金属氧化物和碳粉混匀,然后按照设计的复合材料分层顺序将不同金属氧化物和碳混合物压制成具有多层多组分的前驱体,然后通过电化学可控氧流脱氧技术实现直接脱氧、原位碳化、同步烧结形成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首次采用电化学方法直接制备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避免了对高温、高纯金属初始物料的依赖,过程可控,效率高,操作简单,流程短,易扩大化生产,对原料的要求不高,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工艺温度低,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