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氧化铜直接制备氯化亚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230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06562.5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05 C01P2002/72 C01P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氧化铜直接制备氯化亚铜的方法,其步骤为:(1).称取氧化铜粉末与粒径为74um‑280um的氯化铵粉末,将氧化铜粉末与细磨后的氯化铵粉末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后的物料;(2).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坩埚内密封后,放入电阻炉中在温度为300‑400 oC焙烧1‑3 h;(3).待焙烧后的物料冷却至室温,研磨成粉,加水溶解后,除杂、清洗,得到清洗后的物料;(4).对清洗后的物料再用无水乙醇清洗两次,再加热蒸发,回收乙醇溶剂,析出的固体,得到氯化亚铜粉末。该方法采用氧化铜粉末或氧化铜矿经氨气络合蒸发得到的氧化铜粉,收率高,成本低,添加剂廉价易得,其他副反应物在该焙烧温度下被分解或者被抑制,反应过程中氨气得到循环利用。

    氯化胆碱类离子液体中由氧化铁电沉积纳米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1643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189705.7

    申请日:2015-04-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化胆碱类离子液体中由氧化铁电沉积纳米铁的方法,属于绿色电镀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以三氧化二铁粉末(化学分析纯)为原料;电解质采用氯化胆碱类离子液体,采用铂丝作阳极,铜片或铜棒等待镀金属基体充当阴极;将过量的三氧化二铁粉末置于氯化胆碱类离子液体中搅拌以得到饱和溶液;在60°C - 120°C温度区间,施加1.2V-1.9V恒电压进行电沉积,电沉积时间为1-20小时。电沉积过程中,阴极上电沉积生成纳米铁,阳极上放出氧气。电沉积后取出阴极,水洗干燥后即可得到纳米铁镀层。

    一种铜镍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048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586916.8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C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镍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氯化胆碱与尿素混合形成的离子液体体系作为电解质溶液的溶剂,以高镍锍在氯化钠作用下焙烧后形成的氯化焙砂为电解质溶液的溶质,以电沉积的方式制备铜镍合金,能够精准控制电解质溶液中铜和镍的电沉积过程,制备的铜镍合金微观形貌可控,实现了铜元素和镍元素的提取及合金化,具有短流程、易于操作、过程可控、成本能耗低、绿色环保的优点,是对现有高镍锍处理工艺的创新和突破。

    一种用作固体透氧膜的注浆法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367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74217.9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固体透氧膜的注浆法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管的方法,也是一种针对固体透氧膜电解质的制备方法。该发明方法的主要步骤是:将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粉体、阿拉伯树胶、柠檬酸、去离子水按特定比例进行充分混合,然后用氨水调节浆料pH值获得优质浆料;将制备好的浆料倒入按照特定形状和尺寸设计的石膏模具,吸浆7~10分钟后,将剩余浆料倒出,然后静置1小时后脱模得到素坯;将素坯在1200℃预烧2小时后再在1720℃下烧结2小时得到氧化锆透氧膜管成品。本发明方法可制备不同尺寸规格的透氧膜,且制备的固体透氧膜具有优良的抗熔盐侵蚀性能和高的氧离子电导率,能很好完全满足固体透氧膜的要求。

    一种由低冰镍钙化焙烧-酸浸高效提取镍、铜、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7551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574121.0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低冰镍钙化焙烧-酸浸高效提取镍、铜、钴的方法,属于绿色冶金工艺技术领域。一种由低冰镍钙化焙烧-酸浸高效提取镍、铜、钴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将氧化钙粉末与低冰镍粉末(小于200目)按质量比为(1~2):1混合均匀,将混匀后的物料置于坩埚内,敞口,然后在一定的温度500-1100 oC下于电阻炉内焙烧1-3 h;待焙烧相应时间后,急速冷却至室温,将焙砂置于烧杯中,加浓度为2 mol/L的稀硫酸100 mL,加热搅拌浸出,1 h后将混合物过滤,即得到富含镍、铜、钴的浸出液,可用作提取镍、铜、钴;滤渣烘干后可作为制取石膏的原料。相比于传统火法工艺,简化工艺流程,减少了有价金属(尤其是钴)的损失,且由于氧化钙的固硫作用,可减小SO2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0457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10327198.4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难熔金属氧化物和碳粉为原料,首先设计多层复合材料的各层组分配比,并按照各层配比将对应金属氧化物和碳粉混匀,然后按照设计的复合材料分层顺序将不同金属氧化物和碳混合物压制成具有多层多组分的前驱体,然后通过电化学可控氧流脱氧技术实现直接脱氧、原位碳化、同步烧结形成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首次采用电化学方法直接制备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避免了对高温、高纯金属初始物料的依赖,过程可控,效率高,操作简单,流程短,易扩大化生产,对原料的要求不高,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工艺温度低,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045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27198.4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难熔金属氧化物和碳粉为原料,首先设计多层复合材料的各层组分配比,并按照各层配比将对应金属氧化物和碳粉混匀,然后按照设计的复合材料分层顺序将不同金属氧化物和碳混合物压制成具有多层多组分的前驱体,然后通过电化学可控氧流脱氧技术实现直接脱氧、原位碳化、同步烧结形成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首次采用电化学方法直接制备含金属碳化物多层多组分复合材料,避免了对高温、高纯金属初始物料的依赖,过程可控,效率高,操作简单,流程短,易扩大化生产,对原料的要求不高,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工艺温度低,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一种由低冰镍钙化焙烧-酸浸高效提取镍、铜、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75511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0574121.0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低冰镍钙化焙烧‑酸浸高效提取镍、铜、钴的方法,属于绿色冶金工艺技术领域。一种由低冰镍钙化焙烧‑酸浸高效提取镍、铜、钴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将氧化钙粉末与低冰镍粉末(小于200目)按质量比为(1~2):1混合均匀,将混匀后的物料置于坩埚内,敞口,然后在一定的温度500‑1100 oC下于电阻炉内焙烧1‑3 h;待焙烧相应时间后,急速冷却至室温,将焙砂置于烧杯中,加浓度为2 mol/L的稀硫酸100 mL,加热搅拌浸出,1 h后将混合物过滤,即得到富含镍、铜、钴的浸出液,可用作提取镍、铜、钴;滤渣烘干后可作为制取石膏的原料。相比于传统火法工艺,简化工艺流程,减少了有价金属(尤其是钴)的损失,且由于氧化钙的固硫作用,可减小SO2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碳化硅纳米线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817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285071.0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的电化学合成方法,以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料,在其中按碳化硅化学计量比1:1加入纳米碳粉和1~2%(重量百分比)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粘结剂后球磨获得细粉;然后在12~20 MPa下压制成薄片作为制备碳化硅纳米线的阴极,以无水氯化钙作为电解质,以惰性气体为保护气。用8%(摩尔比)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固体透氧膜管组装阳极作为可控阳极体系在900~1150℃和3.0~4.0伏电压条件下进行直接脱氧,通过透氧膜高效脱氧及精确控制反应过程直接原位合成碳化硅纳米线。本发明可实现从二氧化硅/碳前驱体一步合成碳化硅,极大改善现有制备方法,具有效率高、原料要求低、能耗低等特点。

    由低品位铜镍混合矿电沉积制备铜镍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01168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77074.5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C1/24 C22B1/02 C22B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低品位铜镍混合矿电沉积制备铜镍合金的方法,以低品位铜镍混合矿为原料,依次经氧化焙烧和氯化焙烧制得铜镍电解前驱体;以氯化胆碱/尿素离子液体为电解质;将过量的铜镍电解前驱体置于离子液体中形成离子液体-铜镍盐复合电解液;采用三电极体系进行电沉积,即铂盘电极为对电极,经抛光、酸性活化的钛片待镀金属基体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为参比电极;在60~90℃和-1.30~-1.50V条件下进行电沉积反应60~120分钟。通过调控反应温度、阴极电势和沉积时间中任意几个参数,实现对铜镍合金生长形貌、尺寸的有效控制。本发明具有流程短、能耗低、效率高、原料价格低廉等特点,应用于绿色电沉积工艺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