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2330019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332798.6
申请日:2011-10-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低的氢敏感性的含钒高强度高塑性的无需水韧处理的热轧孪晶诱发塑性钢的制备方法。属特种钢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含钒高强度高塑性的孪晶诱发塑性钢,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化学组成及重量百分比:C0.6~0.80%,Si0.10~0.40%,Mn15.0~18.0%,V0.15~0.25%,Fe余量。将具有上述组成的钢坯经热轧,制成厚度为1.5—3.5mm的钢板,热轧终轧温度850-900℃,轧后空冷至室温。即可得到具有低的氢敏感性的高强度高塑性的无需水韧处理的热轧低碳孪晶诱发塑性钢。发明钢的抗拉强度大于1000MPa,延伸率大于40%。
-
公开(公告)号:CN102011051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62152.2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塑性的中碳相变诱发塑性钢及其制备方法,属特殊钢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冷轧相变诱发塑性钢的化学成分为:C0.24~0.30%,Si0.80~1.20%,Mn1.40~1.80%,P0.030~0.075%,V0.070~0.090%,Fe余量(wt.%)。将具有上述组成的钢坯经锻造、热轧、冷轧后,进行热处理,即在760~820℃等温3~6min,然后以20℃/s冷却至380~460℃,保温时间5~6min,最后以10℃/s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高性能冷轧相变诱发塑性钢。本发明的相变诱发塑性钢具有良好的强塑性,抗拉强度大于等于980MPa,断裂延伸率大于等于18%,强塑积大于等于17640MPa·%的TRIP钢。
-
公开(公告)号:CN101717885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00516.X
申请日:2009-12-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塑性的低碳孪晶诱发塑性钢及其制备方法,属特殊钢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冷轧孪晶诱发塑性钢的化学成分为:C 0.18~0.40%,Si 0.10~0.40%,Mn13.0~20.0%,Fe余量(重量%)。将具有上述组成的钢坯经锻造、热轧、冷轧后,进行热处理,即在1000~1200℃下加热,保温半小时,随后快速淬水冷却,即可得到高性能冷轧孪晶诱发塑性钢。本发明的孪晶诱发塑性钢具有良好的强塑性,静态拉伸时其抗拉强度为850~950MPa,延伸率为60~70%。
-
公开(公告)号:CN101280386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810037740.7
申请日:2008-05-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镀锌的含磷低碳低硅冷轧相变塑性钢及其热处理工艺,属特种钢技术领域。本发明可镀锌的含磷低碳低硅冷轧相变塑性钢的组成为:C 0.05~0.15%,Si 0.05~0.75%,Mn 0.5~2%,P 0.01~0.1%,S、Al、N为杂质,Fe余量。将具有上述组成的钢坯冷轧后进行热处理,在700~850℃和350~500℃二次等温处理,再空冷或油冷至室温,可得可镀锌的含磷低碳低硅冷轧相变塑性钢。本发明钢的抗拉强度为590~670MPa,延伸率为25~30%。
-
公开(公告)号:CN11077732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237477.0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23C8/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氮碳共渗及后氧化复合处理方法,步骤如下:气体氮碳共渗处理,在工件表面依次生成扩散层和白亮层;第一段氧化工艺:通入水蒸气与氮气混合气体,氧化温度为430~450℃,氧化时间为25~35min;停止通入水蒸气,调节氮气流量,升温至第二段氧化温度;第二段氧化工艺:通入水蒸气与氮气混合气体,氧化温度为520~540℃,氧化时间为10~20min;冷却出炉,零件上油及烘干。本发明在氧化阶段利用二段阶梯式氧化方法,在白亮层表面形成两层氧化层:内层为致密氧化层,具有优异耐腐蚀性能、物理隔绝性;而表层为疏松氧化层,则具有更好的后道上油效果。发明工艺形成的氧化层可极大地提升零件的耐腐蚀性能。
-
-
公开(公告)号:CN102690936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82635.9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含碳孪晶诱发塑性钢的强度和屈强比的制备方法。属特种钢制备工艺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具有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C0.3~0.80%,Si0.10~0.40%,Mn15.0~18.0%,Fe余量的中碳高锰孪晶诱发塑性钢在真空感应炉内进行冶炼,冶炼过程中充氩气保护,然后进行模铸;脱模后,铸锭被加热至1200℃以上进行反复锤打,成25mm厚的锻造坯;锻造坯再被加热至1200℃,保温半小时后进行热轧,热轧的初轧温度控制在1100~1150℃,终轧温度控制在850~1000℃,热轧至3mm厚,轧后空冷至室温。将热轧后的钢板再进行20%以上的冷轧变形,就可以获得抗拉强度大于1200MPa,屈强比大于0.7的超高强度孪晶诱发塑性钢。
-
公开(公告)号:CN101705340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198190.1
申请日:2009-11-0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冲电流热处理方法及装置,该热处理方法是在保护气氛下,进行脉冲电流热处理,脉冲电流的频率为5~5000Hz、电流峰值为10~5000A、脉宽为0.2~2ms,使样品在给定温度下保温数小时;或者将密封石英管推入炉膛中,开启脉冲电源和加热系统,进行脉冲电流与普通热处理的复合热处理,加热系统可实现100~1300℃长时间保温。脉冲电流热处理装置主要由加热系统、保护气氛系统、水冷密封系统、石英管、脉冲电流电源系统组成。本发明利用脉冲电流的焦耳热效应、电致塑性效应、磁压缩效应、集肤效应等完成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过程;并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以获得所需要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280388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810037736.0
申请日:2008-05-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22C3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镀锌的低碳低硅冷轧相变塑性钢,属特种钢技术领域。本发明可镀锌的低碳低硅冷轧相变塑性钢的组成为:C 0.16~0.25%,Si 0.05~0.75%,Mn0.5~2%,P 0.01~0.1%, Al 0.1~1.0%,S、N为杂质,Fe余量。将具有上述组成的钢坯冷轧后进行热处理,在700~850℃和350~500℃二次等温处理,再空冷或油冷至室温,可得可镀锌的含磷低碳低硅冷轧相变塑性钢。本发明钢的抗拉强度为700~770MPa,延伸率为25~3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