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84743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0710039299.1
申请日:2007-04-10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硫酸和氨为部分原料生产复合肥料的方法,该方法将复合肥料生产中使用的含磷素的原料置于反应器中,加入硫酸,加入量为每吨产品30~150公斤,反应生成硫磷铵、磷酸料浆,然后喷洒在造粒机内的料床上,与其他固体原料和返料混合粒化,再用氨将其中的磷酸中和成磷铵,氨的加入量为每吨产品20~80公斤,同时混合粒化,再经冷却、筛分,制得复合肥料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包括:可有效防止硫酸与复合肥料配料中其他原料如氯化钾、氯化铵等的副反应,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提高造粒物料温度,降低造粒物料成粒所需水分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0484905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610026896.6
申请日:2006-05-25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物料熔融生产复合肥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将粉碎至2.0毫米以下的基料与填充料混合,并将该基料与填充料预热升温后加入到熔融的尿素或硝铵溶液中,搅拌3~8分钟,生成熔体料浆,保持料浆温度为100~130℃,然后通过泵喷入到含有返料或者部分磷酸盐、钾盐的固体物料上,使其涂布成粒,成粒后的物料经筛分即得复合肥料成品,细粉或大颗粒再返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环境保护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765846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410067641.5
申请日:2004-10-29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状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它是将复合的氮、磷、钾基础原料及填充料分别加热到130~140℃,或者由130~140℃的尿素料浆或磷铵料浆中任选一种或两种和其它氮、磷、钾基础原料及填充料混合加入到双轴造粒机内造粒,造粒后的肥料颗粒经抛光机抛光即得产品,其中氮、磷、钾基础原料占55~85重量%,填充料占15~45重量%。本发明采用双轴造粒机捏合造粒,生产过程中不再加水,造粒温度高,成球率高,达到95%以上,颗粒强度高,无需干燥,无需筛分,节约了投资,改善了工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1284743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710039299.1
申请日:2007-04-10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硫酸和氨为部分原料生产复合肥料的方法,该方法将复合肥料生产中使用的含磷素的原料置于反应器中,加入硫酸,加入量为每吨产品30~150公斤,反应生成硫磷铵、磷酸料浆,然后喷洒在造粒机内的料床上,与其他固体原料和返料混合粒化,再用氨将其中的磷酸中和成磷铵,氨的加入量为每吨产品20~80公斤,同时混合粒化,再经冷却、筛分,制得复合肥料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包括:可有效防止硫酸与复合肥料配料中其他原料如氯化钾、氯化铵等的副反应,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提高造粒物料温度,降低造粒物料成粒所需水分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0400475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510026910.8
申请日:2005-06-20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IPC: C05G1/00
Abstract: 一种无干燥工序的复混肥料的制造方法,以尿素、钾盐、磷铵为原料,按所得产品中的N∶P2O5∶K2O的重量比为1-3∶1∶1配料,采用以下步骤制造:a.将配料量的尿素置于熔融器中加热熔融;b.在带加热装置的混合器中加入步骤a所得熔融尿素并加入配料量的钾盐,加热搅拌制成尿素-钾盐料浆;c.将配料量的磷铵和填料经过预热后与一定比例的返料置于造粒机中混合配制成料床;d.将步骤b所得尿素-钾盐料浆喷入到步骤c所得料床中,造粒成粒料;e.将步骤d所得粒料筛分、冷却为成品。本发明的方法设备投资少,能耗低,生产成本低,造粒水分低,成球率高,颗粒强度、圆整度高,储藏性能好,操作弹性大,可生产的复合肥料品种多,特别适用于生产高氮复合肥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74873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238994.3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涂造粒生产颗粒复混肥料的方法:用部分复混肥原料生产粒核,或复混肥原料中的颗粒原料作为粒核,将部分复混肥原料粉碎至100目以下,将粒核按一批次生产所需的量全部加入包衣机,将粉状原料分多次均匀加入到包衣机内,每加一次粉状原料,依靠包衣机内滚动床的分散作用将粉料分散到粒核表面,然后加入助剂使粉状原料能牢固地粘附在粒核表面,一个循环后再依次加入粉状原料和助剂,重复以上过程,颗粒不断增大且颗粒增大的趋势基本一致;加料完成后继续滚动一段时间,然后出料,合格粒径的颗粒去烘干、冷却等工序得到复混肥料成品。本发明造粒后的物料均为合格粒径的颗粒,且生产的颗粒粒径均匀、表面光滑。
-
公开(公告)号:CN10250369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54056.3
申请日:2011-11-10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IPC: C05G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将基础肥料和填充料经增湿或加热混合后制成为含较高水分或较高温度的可塑性增强的物料,混合物料通过挤压机械制成大小均匀的颗粒,再对颗粒物料进行表面圆整,经干燥(如制备颗粒物料的温度较高时这一步骤可省略)、冷却及筛分后即制成颗粒复混肥料。本发明对比传统挤压法减少了对挤压设备的磨损,对比传统团粒法又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返料倍数,降低生产能耗和生产成本。产品颗粒大小均一,外观圆整,抗压和防结块性好。生产过程中废气排放量减少,现场操作环境明显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1475414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810203037.9
申请日:2008-11-20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2
Abstract: 一种塔式造粒制造缓释肥料的方法。将固体尿素或者尿素溶液与甲醛溶液加热混合形成混合料浆,尿素和甲醛的摩尔比是(1~8):1,混合料浆温度是40℃~80℃;预热到50℃~80℃的磷肥和选自氮肥、钾肥或固体填充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尿素甲醛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料浆加入少许稀硫酸溶液后从塔顶喷下,即制得颗粒复合肥料。本发明方法利用尿素与甲醛在酸性溶液中的缩合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原理,达到闪蒸水分的目的,降低了造粒塔的高度,同时也降低了混合料浆的温度,能生产各种配方的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缓释且不宜结块。
-
公开(公告)号:CN101475414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810203037.9
申请日:2008-11-20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2
Abstract: 一种塔式造粒制造缓释肥料的方法。将固体尿素或者尿素溶液与甲醛溶液加热混合形成混合料浆,尿素和甲醛的摩尔比是(1~8)∶1,混合料浆温度是40℃~80℃;预热到50℃~80℃的磷肥和选自氮肥、钾肥或固体填充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尿素甲醛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料浆加入少许稀硫酸溶液后从塔顶喷下,即制得颗粒复合肥料。本发明方法利用尿素与甲醛在酸性溶液中的缩合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原理,达到闪蒸水分的目的,降低了造粒塔的高度,同时也降低了混合料浆的温度,能生产各种配方的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缓释且不宜结块。
-
公开(公告)号:CN1880286A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510026732.9
申请日:2005-06-14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无干燥工序的复混肥料生产方法。先将固体尿素或者尿素溶液与甲醛溶液加热混合形成混合料浆,尿素和甲醛的摩尔比是5~9∶1,混合料浆温度是90~100℃;预热到60~90℃的磷肥和选自氮肥、钾肥或固体填充物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的固体物料引入造粒装置;混合料浆喷洒在固体物料上造粒,即制得颗粒复混肥料。本发明方法利用反应热达到肥料自干燥目的,革除了干燥系统,节约了能耗,降低了成本;本发明成球率高,还可降低肥料的结块;生产的肥料是一种缓释肥料,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