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涂造粒生产颗粒复混肥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4873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238994.3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涂造粒生产颗粒复混肥料的方法:用部分复混肥原料生产粒核,或复混肥原料中的颗粒原料作为粒核,将部分复混肥原料粉碎至100目以下,将粒核按一批次生产所需的量全部加入包衣机,将粉状原料分多次均匀加入到包衣机内,每加一次粉状原料,依靠包衣机内滚动床的分散作用将粉料分散到粒核表面,然后加入助剂使粉状原料能牢固地粘附在粒核表面,一个循环后再依次加入粉状原料和助剂,重复以上过程,颗粒不断增大且颗粒增大的趋势基本一致;加料完成后继续滚动一段时间,然后出料,合格粒径的颗粒去烘干、冷却等工序得到复混肥料成品。本发明造粒后的物料均为合格粒径的颗粒,且生产的颗粒粒径均匀、表面光滑。

    一种颗粒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369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54056.3

    申请日:2011-11-10

    Inventor: 段立松 张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将基础肥料和填充料经增湿或加热混合后制成为含较高水分或较高温度的可塑性增强的物料,混合物料通过挤压机械制成大小均匀的颗粒,再对颗粒物料进行表面圆整,经干燥(如制备颗粒物料的温度较高时这一步骤可省略)、冷却及筛分后即制成颗粒复混肥料。本发明对比传统挤压法减少了对挤压设备的磨损,对比传统团粒法又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返料倍数,降低生产能耗和生产成本。产品颗粒大小均一,外观圆整,抗压和防结块性好。生产过程中废气排放量减少,现场操作环境明显改善。

    一种塔式造粒制缓释肥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5414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810203037.9

    申请日:2008-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2

    Abstract: 一种塔式造粒制造缓释肥料的方法。将固体尿素或者尿素溶液与甲醛溶液加热混合形成混合料浆,尿素和甲醛的摩尔比是(1~8):1,混合料浆温度是40℃~80℃;预热到50℃~80℃的磷肥和选自氮肥、钾肥或固体填充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尿素甲醛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料浆加入少许稀硫酸溶液后从塔顶喷下,即制得颗粒复合肥料。本发明方法利用尿素与甲醛在酸性溶液中的缩合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原理,达到闪蒸水分的目的,降低了造粒塔的高度,同时也降低了混合料浆的温度,能生产各种配方的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缓释且不宜结块。

    一种塔式造粒制缓释肥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5414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810203037.9

    申请日:2008-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2

    Abstract: 一种塔式造粒制造缓释肥料的方法。将固体尿素或者尿素溶液与甲醛溶液加热混合形成混合料浆,尿素和甲醛的摩尔比是(1~8)∶1,混合料浆温度是40℃~80℃;预热到50℃~80℃的磷肥和选自氮肥、钾肥或固体填充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尿素甲醛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料浆加入少许稀硫酸溶液后从塔顶喷下,即制得颗粒复合肥料。本发明方法利用尿素与甲醛在酸性溶液中的缩合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原理,达到闪蒸水分的目的,降低了造粒塔的高度,同时也降低了混合料浆的温度,能生产各种配方的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缓释且不宜结块。

    一种复合肥生产设备电耗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8400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41720.X

    申请日:2016-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肥生产设备电耗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电耗指标机理模型确定影响电耗的内部可控因素X和多种外部不可控因素Y;2)获取表征有关电耗的生产数据状态空间以及对应的电耗值;3)根据采用聚类算法获取在每种外部不可控因素Y下的电耗基准值以及与电耗基准值对应的生产参数;4)进行拟合回归,获取电耗指标机理模型;5)获取在实际的外部不可控因素下复合肥生产设备的实测电耗与电耗基准值曲线中的电耗基准值,进行比较并评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生产数据、模型真实完整、具有指导意义等优点。

    一种用于去除生物医药废渣中灰黄霉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1056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89801.8

    申请日:2016-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D3/38 A62D210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去除生物医药废渣中灰黄霉素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过程:(1‑1)将含有灰黄霉素的待处理生物医药废渣与水混合,经调浆、分散,制成固含量为5‑45%的废渣浆液;(1‑2)将废渣浆液进行灭菌处理;(2)催化氧化降解过程:向经过灭菌处理的废渣浆液中加入氧化催化药剂,进行催化氧化降解,后经过滤分离、干燥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采用湿法催化氧化处理集成技术,对废渣中残留的灰黄霉素进行去除,去除率高,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产物,属于无害化处理,可将原有废渣中残留的浓度为1000ppm‑5000ppm的灰黄霉素迅速降低至0‑50ppm,且医药废渣的质量减少率小于10%,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以硫酸和氨为部分原料生产复合肥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84743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0710039299.1

    申请日:2007-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硫酸和氨为部分原料生产复合肥料的方法,该方法将复合肥料生产中使用的含磷素的原料置于反应器中,加入硫酸,加入量为每吨产品30~150公斤,反应生成硫磷铵、磷酸料浆,然后喷洒在造粒机内的料床上,与其他固体原料和返料混合粒化,再用氨将其中的磷酸中和成磷铵,氨的加入量为每吨产品20~80公斤,同时混合粒化,再经冷却、筛分,制得复合肥料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包括:可有效防止硫酸与复合肥料配料中其他原料如氯化钾、氯化铵等的副反应,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提高造粒物料温度,降低造粒物料成粒所需水分含量。

    固体物料熔融生产复合肥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84905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610026896.6

    申请日:2006-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物料熔融生产复合肥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将粉碎至2.0毫米以下的基料与填充料混合,并将该基料与填充料预热升温后加入到熔融的尿素或硝铵溶液中,搅拌3~8分钟,生成熔体料浆,保持料浆温度为100~130℃,然后通过泵喷入到含有返料或者部分磷酸盐、钾盐的固体物料上,使其涂布成粒,成粒后的物料经筛分即得复合肥料成品,细粉或大颗粒再返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环境保护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