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2215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41742.6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IPC: A62D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D3/38 , A62D210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生物医药废渣中土霉素的方法,采用预处理、催化氧化降解、细菌灭活、中和处理等步骤,干燥后即可形成不含抗生素的有机物废渣产物,可用于后续的土壤调理剂、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制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备易于购买,使用和管理,过氧化氢也便于使用,采用此方法处理生物医药残渣土霉素废渣成本较低,处理过程快速、环保、危害性小,最后作为有机肥或者土壤调理剂原料,利用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403675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509599.1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IPC: C09K17/40 , B09C1/08 , A62D3/33 , A62D101/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7/40 , A62D3/33 , A62D2101/43 , B09C1/08 , C09K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固定的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发明土壤修复剂为固体粉粒状产品,由土壤重金属化学固定剂组分(A)、土壤重金属吸附剂组分(B)、土壤调理剂组分(C)均匀混合而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土壤修复剂组成中土壤重金属化学固定剂(A)含量为20%~80%,土壤重金属吸附剂(B)含量为10%~20%,土壤调理剂(C)含量为10%~60%。本发明土壤修复剂可直接与被重金属元素污染的土壤相互均匀混合后放置,或土壤修复剂分散或溶解于水中,再与被重金属元素污染土壤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放置,即可使重金属元素得到固定,重金属固定率可达到95%以上,大幅度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可迁移浓度,有效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最终达到治理和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65080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1379646.6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有机肥及基于沼渣的园林有机肥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将固型沼渣中加入含有硝态氮的化肥和填料,调节体系pH至微酸性,基于酸性体系的硝酸根离子具有的氧化特性,使沼渣中还原态有机质快速转化为氧化态的腐熟的有机质,再经过转鼓造粒、干燥,制备得到富含腐殖酸的园林有机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厌氧发酵得到的沼渣中的有机质,快速转化为氧化态的腐熟有机质,对园林花卉果木生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通过物化处理后,沼渣源有机肥的腐植酸含量高达50%~60%,种子发芽指数大于70%,产物腐熟效果良好,符合农业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5735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65214.X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中药渣为原料的果蔬防虫促生制剂,该制剂包括中药渣醇提取物A与中药渣醚提取物B。所述中药渣醇提取物A的原材料包括酒萸肉药渣、白芍药渣、黄芪药渣或延胡索药渣中的至少两种。所述中药渣醚提取物B的原材料包括白术药渣、甘草药渣、大血藤药渣或丹参药渣中的至少两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杀虫范围广谱,对于果蔬种植过程的常见害虫防治高效,环保易降解;同时制剂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糖等组分,可调节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群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改善作物果实品质,有利果蔬种植过程减少农药和化肥用量,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980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14141.7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生物医药发酵菌渣回收生物源蛋白的方法,包括调浆处理:取生物医药发酵菌渣加水调整固含量为至2~20%,搅拌至体系均匀;破壁处理:向调浆后的液体添加过氧化氢和碱,采用超声仪辅助破壁;浓缩处理:将破壁后的液体置于浓缩装置,浓缩至蛋白质浓度为80‑120mg/mL;分离提纯:向浓缩液中加入酸作为沉淀剂,收集沉淀物,得到固体蛋白质;干燥回收:将回收的沉淀物进行低温冷冻干燥,得到生物源蛋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生物源蛋白具有很高的回收率和蛋白纯度,且无药物残留,应用前景广阔,符合资源高效、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004114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469051.1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5G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抗生素发酵废渣制备氨基酸水溶肥的方法,经过预处理过程,即向含抗生素的发酵废渣中加入降解剂,经反应得到无害化的废渣浆液;和水解过程,即向废渣浆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促水解剂,进行水解反应,后经过滤分离后,即可得到资源化利用的氨基酸水溶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节能环保、高效、低成本,实现废渣变废为宝,提高我国资源综合化利用水平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8400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41720.X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肥生产设备电耗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电耗指标机理模型确定影响电耗的内部可控因素X和多种外部不可控因素Y;2)获取表征有关电耗的生产数据状态空间以及对应的电耗值;3)根据采用聚类算法获取在每种外部不可控因素Y下的电耗基准值以及与电耗基准值对应的生产参数;4)进行拟合回归,获取电耗指标机理模型;5)获取在实际的外部不可控因素下复合肥生产设备的实测电耗与电耗基准值曲线中的电耗基准值,进行比较并评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生产数据、模型真实完整、具有指导意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1056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89801.8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IPC: A62D3/38 , A62D101/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D3/38 , A62D210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去除生物医药废渣中灰黄霉素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过程:(1‑1)将含有灰黄霉素的待处理生物医药废渣与水混合,经调浆、分散,制成固含量为5‑45%的废渣浆液;(1‑2)将废渣浆液进行灭菌处理;(2)催化氧化降解过程:向经过灭菌处理的废渣浆液中加入氧化催化药剂,进行催化氧化降解,后经过滤分离、干燥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采用湿法催化氧化处理集成技术,对废渣中残留的灰黄霉素进行去除,去除率高,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产物,属于无害化处理,可将原有废渣中残留的浓度为1000ppm‑5000ppm的灰黄霉素迅速降低至0‑50ppm,且医药废渣的质量减少率小于10%,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80090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1314141.7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生物医药发酵菌渣回收生物源蛋白的方法,包括调浆处理:取生物医药发酵菌渣加水调整固含量为至2~20%,搅拌至体系均匀;破壁处理:向调浆后的液体添加过氧化氢和碱,采用超声仪辅助破壁;浓缩处理:将破壁后的液体置于浓缩装置,浓缩至蛋白质浓度为80‑120mg/mL;分离提纯:向浓缩液中加入酸作为沉淀剂,收集沉淀物,得到固体蛋白质;干燥回收:将回收的沉淀物进行低温冷冻干燥,得到生物源蛋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生物源蛋白具有很高的回收率和蛋白纯度,且无药物残留,应用前景广阔,符合资源高效、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2409033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1365989.8
申请日:2020-11-29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环类抗生素发酵废渣资源化处理制备肥料化产品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四环类抗生素的发酵废渣加热、搅拌、活化、调浆和分散,得到废渣浆液;(2)往废渣浆液中加入消解剂、耦合剂,进行消解反应,反应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分别得到可资源化固体原料和滤液;(3)滤液部分进行物质回用,消解反应过程产生的高温能量可返至步骤(1)实现能量回用;(4)将可资源化固体原料与辅料调制、搅拌、造粒后,即得到肥料化产品。与现有工艺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有效除去四环类抗生素菌渣中的抗生素残留与抗性基因,降低环境风险,此外,实现滤液的回用和能量的回用,节能降耗,有效减少三废污染,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