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0861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82151.X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湖雨水排口生态净化与景观提升的技术领域的一种针对入湖排口的生态净化水道系统,技术方案为从排口的排水端向水体依次设置拦污网、砾石填料和生态净化水道生态净化水道包括生态浮床和不透水的拦截屏障;软围隔设置在砾石填料和生态净化水道外围隔断水体,通过拦截屏障在生态浮床之间间隔分布形成链条状弯曲的生态净化水道;软围隔上设置出水口。该系统通过生态浮床和拦截屏障构建生态净化水道,同时通过软围隔的设置形成独立的净化系统,为入湖雨水提供更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进行充分的生态接触净化。该系统通过多级净化,层层去除入河湖雨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及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794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41120.6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7/02 , E02B7/20 , E02B8/02 , E02B3/02 , C02F3/30 , C02F3/32 , C02F1/00 , C02F103/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生态滤水坝结构,包括拦截组件、通航组件和拍门,拦截组件上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孔适于阻拦河道中悬浮物,拦截组件上设有通航口,通航组件设置在通航口上,通航组件和拦截组件上设有过水口,过水口高度不小于河道常水位,拍门铰接设置在过水口上,本发明通过设置通航组件,便于船只在河道中通行,在拦截组件和通航组件上设置拍门,当河道内拦截组件两侧水位相同时,拍门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关闭,通过拦截组件可将河道内的悬浮物质进行拦截,避免悬浮物质随河道流入下游河道中,保证了下游河道水体的洁净程度,当遇到汛期内河水位较高时,拍门在水压力的作用下自动开启,向外河排水,不影响内河排涝。
-
公开(公告)号:CN117756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51698.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工湿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分布式农‑湿复合水质处理及资源回用系统,包括生态田埂、农田、农居、一体化处理设备、连接管道和潜流湿地,所述潜流湿地设置有多个,且分散设置于农田中,所述多个潜流湿地之间通过连接管道串联,通过低于农田的潜流湿地可就地收集农田退水,防止富营养的农田退水泄漏、逸散,同时可以重复利用,净化后可再次用于农田灌溉,在种植农作物时,下方滤料在净化水体的同时可以吸附、净化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田退水中含氮、磷有机物的浓度,在农作物、挺水植物交替种植时,会翻动顶层滤料,同时起到清理滤料间堵塞物的作用,进一步减少潜流湿地的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1231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94386.9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水灌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体固定装置,这种管体固定装置包括:卡接件、插地件、抵接件和斜插件;卡接件卡设于管体外壁;插地件的一端与卡接件连接,另一端插入地下;抵接件设置于插地件露出地面的部分,且抵接件的底面与地面抵接;斜插件设置于插地件插入地下的部分。本发明的这种管体固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下沉,而且在沙漠地区的大风环境下依然保持稳定,不会从沙地拔出。滴灌管不易被沙子堵塞,能够持续、稳定的工作,使用寿命更长。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3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9465.8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荒漠化治理的边坡修复装置及方法,设置在边坡上;包括沙障组件、以及集水保墒组件,所述沙障组件用于降低风度、阻滞风沙,并且在降雨时可以降低径流流速,减少边坡坡面水土流失;所述集水保墒组件用于对雨水进行存蓄,并在光照作用下,集水保墒组件中的水分向上蒸腾,提升边坡的湿度,促进边坡植被覆绿。本发明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沙质坡地的生态修复;可有效收集雨水,尤其是暴雨径流;水土保持、降低径流冲刷的作用显著;同时可阻滞风沙,为植被恢复提供条件;能提升植被恢复的成活率;主体材料可降解,环保性强;可批量生产,推广度高,施工简便;通过地表地形微塑,可推广应用于平缓的半固定、固定沙地。
-
公开(公告)号:CN11190861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82196.7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湖雨水排口生态净化与景观提升的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大型入湖雨水排口原位生态净化系统,从排口的排水端呈辐射状依次向水体设置拦污网、砾石填料、人工介质、生态浮床、打孔软围隔,拦截屏障覆盖于人工介质和生态浮床之间。主要通过打孔软围隔将排口净化系统与湖泊水体分隔开来,形成独立的净化系统,在该系统内部布置不同净化措施实现净化同时增加水力停留时间。该系统通过多级净化,层层去除入河湖雨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可利用植物搭配营造河湖景观,具有建设成本低、净化效率高、运行维护稳、景观效果佳等优点,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及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1414.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嘉伟 , 琚泽文 , 刘思路 , 包旭辉 , 唐陈杰 , 陈虹 , 罗鼎晖 , 蒋跃 , 吴文欢 , 王丹 , 刘敏 , 蔡超琳 , 梅生成 , 肖紫薇 , 严鑫 , 翟宝华 , 眭玄弘 , 黄俊杰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质监测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应用于水质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在岸水质监测站负责的水体采样点,生成在岸水质监测站下属的无人水体采样船对应的水体采样路径;调用在岸水质监测站下属的无人水体采样船沿着其对应的水体采样路径进行水体采样;将在岸水质监测站下属的无人水体采样船采集的水体收集至在岸水质监测站;通过在岸水质监测站对其下属的无人水体采样船采集的水体进行水质检测。以此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水质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532444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1847138.2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湖雨水排口生态净化与景观提升的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大型入湖雨水排口原位生态净化系统,从排口的排水端呈辐射状依次向水体设置拦污网、砾石填料、人工介质、生态浮床、打孔软围隔,拦截屏障覆盖于人工介质和生态浮床之间。主要通过打孔软围隔将排口净化系统与湖泊水体分隔开来,形成独立的净化系统,在该系统内部布置不同净化措施实现净化同时增加水力停留时间。该系统通过多级净化,层层去除入河湖雨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可利用植物搭配营造河湖景观,具有建设成本低、净化效率高、运行维护稳、景观效果佳等优点,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及广泛的适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532443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1831093.X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湖雨水排口生态净化与景观提升的技术领域的一种针对入湖排口的生态净化水道系统,技术方案为从排口的排水端向水体依次设置拦污网、砾石填料和生态净化水道;生态净化水道包括生态浮床和不透水的拦截屏障;软围隔设置在砾石填料和生态净化水道外围隔断水体,通过拦截屏障在生态浮床之间间隔分布形成链条状弯曲的生态净化水道软围隔上设置出水口。该系统通过生态浮床和拦截屏障构建生态净化水道,同时通过软围隔的设置形成独立的净化系统,为入湖雨水提供更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进行充分的生态接触净化该系统通过多级净化,层层去除入河湖雨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及广泛的适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