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1218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79042.0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的适用于河流生态修复的山区河床底质调查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河流生态修复的山区河床底质调查装置,包括用于放置镜头向下的摄影仪器的调节式摄影仪放置平台、伸缩式支架、伸缩式刻度尺、多角度旋转器、深入河床式固定支架:四个伸缩式支架的顶部通过各自的多角度旋转器与调节式摄影仪放置平台的底部连接;伸缩式刻度尺连接相邻两侧的伸缩式支架;深入河床式固定支架与伸缩式支架的底部连接。集易携带、易稳固、提供图像参照为一体,可实现河床底质的快速摄影及后期的参照分析,从而为河流生态修复是科研和工程项目等提供真实可靠的影像资料,并缩减后期数据分析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35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83106.3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悬移质含沙量采样技术领域的适用于山区河流的手持自沉式悬移质采样器及其操作方法,技术方案为:伸缩式连接杆连接手持杆和悬移质横式采样器;连接悬钩连接悬移质横式采样器和体积调节式悬桶;悬移质横式采样器的密封盖以与储水器的连接处为轴上下旋转,采样器开闭连接绳索提拉密封盖连接;体积调节式悬桶的上部设有进水口,底部为设有出水口的承接平台,内部设有可贴桶壁滑移的移动盘;移动盘提拉绳索可提拉移动盘。本发明具有重量小,便于携带,易于组装拆卸,并利用河流水体自重使悬移质采样器自动下沉入水的特点,提高了工作者手动自由采取悬质样品的工作效率,减轻操作者在山区调研的负重。
-
公开(公告)号:CN111350159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47698.5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具体的涉及一种保障生态流量下泄的装置,其用于调整水流中的闸门,所述装置包括:拉杆,其安装于闸门上、并向上延伸用于引导提升闸门;以及锁定部,其设于闸门外侧的门槽平台上;拉杆穿过锁定部、并可调节地固定于锁定部上,拉杆将闸门提升后,锁定部沿着门槽平台将闸门固定,保持闸门开启,对水流进行下泄,保证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量,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建设难度小、运管要求低,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及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35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010983106.3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悬移质含沙量采样技术领域的适用于山区河流的手持自沉式悬移质采样器及其操作方法,技术方案为:伸缩式连接杆连接手持杆和悬移质横式采样器;连接悬钩连接悬移质横式采样器和体积调节式悬桶;悬移质横式采样器的密封盖以与储水器的连接处为轴上下旋转,采样器开闭连接绳索提拉密封盖连接;体积调节式悬桶的上部设有进水口,底部为设有出水口的承接平台,内部设有可贴桶壁滑移的移动盘;移动盘提拉绳索可提拉移动盘。本发明具有重量小,便于携带,易于组装拆卸,并利用河流水体自重使悬移质采样器自动下沉入水的特点,提高了工作者手动自由采取悬质样品的工作效率,减轻操作者在山区调研的负重。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1414.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嘉伟 , 琚泽文 , 刘思路 , 包旭辉 , 唐陈杰 , 陈虹 , 罗鼎晖 , 蒋跃 , 吴文欢 , 王丹 , 刘敏 , 蔡超琳 , 梅生成 , 肖紫薇 , 严鑫 , 翟宝华 , 眭玄弘 , 黄俊杰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质监测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应用于水质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在岸水质监测站负责的水体采样点,生成在岸水质监测站下属的无人水体采样船对应的水体采样路径;调用在岸水质监测站下属的无人水体采样船沿着其对应的水体采样路径进行水体采样;将在岸水质监测站下属的无人水体采样船采集的水体收集至在岸水质监测站;通过在岸水质监测站对其下属的无人水体采样船采集的水体进行水质检测。以此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水质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50170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47880.0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生态流量下泄功能的低水头坝鱼道,设置在远离引水闸的一侧,包括:上游进水口段、鱼道和补水通道,鱼道和补水通道在上游和下游处并排设置,上游进水口段在上游处与鱼道、补水通道相连接,其中活动连接有导鱼栅;鱼道为斜坡段,其中依次设有第一上游闸门、多个隔板和第一下游闸门;补水通道为斜坡段,其在下游处与鱼道之间设有多根补水管,补水管中设有补水管闸门;补水通道中依次设有第二上游闸门、补水管闸门控制机构、拦鱼堰和第二下游闸门,补水管闸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补水管闸门的开度。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不仅实现了生态流量下泄措施与过鱼建筑物的完美结合,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鱼道工程的功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8181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822402.5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适应型鱼类增殖放流装置,涉及鱼类增殖放流领域,包括旋转式鱼类暂养池、进水机构、暂养池出水管和可伸缩溜鱼槽,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安装在支架上,且与所述进水机构和暂养池出水管连通,所述可伸缩溜鱼槽安装在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的侧面;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内设有旋转轴和隔离机构,且用于暂养放流鱼类;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底面,所述隔离机构设有若干且插设在所述旋转轴上,若干所述隔离机构通过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将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内部分为若干区域以供不同放流鱼类暂养;所述可伸缩溜鱼槽用于将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内的放流鱼类输送到自然水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35017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0148542.9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泥沙含量高水头波动大的低水头坝鱼道,包括上游进水口段、沉沙池段、仿自然鱼道、常规鱼道和下游出水口段,沉沙池段呈梯形,其长边侧分别与上游进水口段和仿自然鱼道顺直连接,其短边侧与常规鱼道相连接;仿自然鱼道为斜坡段,其中设置有第一上游闸门、多个阻流体和第一下游闸门;下游出水口段分别与仿自然鱼道、常规鱼道汇合连接,且在汇合处设有导鱼栅;常规鱼道与沉沙池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上游闸门和挡沙板,与下游出水口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下游闸门,内部设有多块隔板。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实现了降低鱼道的入水泥沙含量、多方式运行保证鱼道长期可靠运行、提高鱼道进口吸引力、兼顾生态流量下泄等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58181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11822402.5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适应型鱼类增殖放流装置,涉及鱼类增殖放流领域,包括旋转式鱼类暂养池、进水机构、暂养池出水管和可伸缩溜鱼槽,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安装在支架上,且与所述进水机构和暂养池出水管连通,所述可伸缩溜鱼槽安装在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的侧面;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内设有旋转轴和隔离机构,且用于暂养放流鱼类;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底面,所述隔离机构设有若干且插设在所述旋转轴上,若干所述隔离机构通过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将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内部分为若干区域以供不同放流鱼类暂养;所述可伸缩溜鱼槽用于将所述旋转式鱼类暂养池内的放流鱼类输送到自然水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66849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48837.X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电开发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鱼类保护的电站拆坝对生境质量影响评估方法,包括通过构建修复河流鱼类保护对象的评价体系,并获取各评价指标的评分和权重;通过评价指标的评分和权重对修复河流鱼类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需要保护的目标鱼类;获取目标鱼类各生命阶段的水力偏好;通过构建水沙输移模型和进行水动力模拟获得拆坝前后与水力偏好相对应的生境水力学参数,利用生境水力学参数和鱼类栖息地模型构建拆坝前后的鱼类生境质量评估模型;对拆坝前后目标鱼类各生命阶段的生境质量进行量化评估。本发明实现了拆坝前后对鱼类关键生命阶段的生境质量影响的定量评估,为拆坝修复河流生态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