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17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07292.X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风光储一体化技术领域,公开了减排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减排量的确定方法包括:根据弃光弃风信息生成水电出力调节和出入库流量调节结果,根据水电出力调节和出入库流量调节结果对第一水风光储一体化项目进行更新,并获取第二水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对应的上网电量增量;根据综合动态信息,生成适配性调整因子,根据碳排放增量指标信息和适配性调整因子,生成组合边际排放因子,根据资源利用信息,生成适配性调整系数,根据上网电量增量、组合边际排放因子以及适配性调整系数,生成基准线排放量;根据基准线排放量和项目排放量,生成减排量,本发明通过引入调整因子,提高减排量衡量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81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25604.5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地形观测设备及其观测方法,微地形观测设备可放置在各类微地形场地上,如用于地表粗糙度和土壤侵蚀强度观测;铰接连接杆可根据测量需求进行收缩和拉伸;测钎套筒位于同一平面且等间距设置可提升测试均匀度和精度;根据测量精度需要可同时布设多套设备以同步进行观测;设备具有可拆解、便携、容易操作、适应性强、造价低的特点,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及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92555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435175.8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0 , C02F11/02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染废弃泥固化稳定化处理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固化剂:向自来水厂尾泥中添加包含粘土材料和纤维素的复合材料,得到固化剂;固化处理:将所述固化剂与待处理的污染废弃泥混合,调节pH值,固化。本发明其对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有利于促进污染废弃泥的固定稳定化。固定稳定化处理后的污泥用于边坡绿化的建设和修复,固化稳定化后的污染废弃泥,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为边坡绿化植物生长提供载体,又同时利用植物进一步固定吸附混合污泥中污染物,实现了废物资源的再利用,保障其在自然界中循环转换,对污染废弃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9255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35175.8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0 , C02F11/02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染废弃泥固化稳定化处理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固化剂:向自来水厂尾泥中添加包含粘土材料和纤维素的复合材料,得到固化剂;固化处理:将所述固化剂与待处理的污染废弃泥混合,调节pH值,固化。本发明其对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有利于促进污染废弃泥的固定稳定化。固定稳定化处理后的污泥用于边坡绿化的建设和修复,固化稳定化后的污染废弃泥,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为边坡绿化植物生长提供载体,又同时利用植物进一步固定吸附混合污泥中污染物,实现了废物资源的再利用,保障其在自然界中循环转换,对污染废弃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73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91922.3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1/00 , E02B7/00 , E02B8/00 , E02B3/04 , E03B11/00 , E02B5/00 , E02B3/02 , E02B3/18 , E02B15/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促淤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应用于淤地坝形成的坝库中,坝库包括淤积层,促淤装置包括过滤层和坑塘,过滤层盖设于坑塘,过滤层上设置有淤积层,淤积层中的水经过滤层滤出后进入坑塘中。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淤地坝存在清水收集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8549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04052.0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 C02F3/00 , C02F3/02 , C02F3/28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景观水净化系统,包括水泵和净化池;净化池的外墙壁上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的位置高于净化池外的景观水面位置;净化池内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内滤区、外滤区和生物填料区;外滤区与生物填料区由分隔墙进行分隔,且分隔墙上设有第二出水口;内滤区设有过滤层,过滤层包括杂物过滤层;净化池内设有将过滤层罩设在内的装饰壳;装饰壳的壳体上设有进水管和溢流口;进水管与净化池外的景观水连通,且水泵安装在进水管上;外滤区内种植有植物,生物填料区内填充有生物填料;本发明通过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滤区、外滤区、生物填料区依次对景观水体进行净化处理,以自动循环去除景观水体内的各种污染物,具有净化效果好,能耗低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50458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88373.4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封闭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外源截污系统、内源治理系统、活水循环系统和生态建构系统;采用环绕封闭水域铺设雨污管道和设置景观绿化带最大化去除地表径流外源污染,同时运用表层底泥清除和原位固化等措施阻断内源污染物质重新释放进入水体,有利于维持封闭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采用活水循环系统,维持封闭水体的正常水位,充分考虑到应急污染突发事件,采用净水活化部,净化水质和促进水体循环和能量交换,方便快速消除污染,从而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长效持续性;通过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浮动湿地,形成合理的生态建构系统,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756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51698.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工湿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分布式农‑湿复合水质处理及资源回用系统,包括生态田埂、农田、农居、一体化处理设备、连接管道和潜流湿地,所述潜流湿地设置有多个,且分散设置于农田中,所述多个潜流湿地之间通过连接管道串联,通过低于农田的潜流湿地可就地收集农田退水,防止富营养的农田退水泄漏、逸散,同时可以重复利用,净化后可再次用于农田灌溉,在种植农作物时,下方滤料在净化水体的同时可以吸附、净化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田退水中含氮、磷有机物的浓度,在农作物、挺水植物交替种植时,会翻动顶层滤料,同时起到清理滤料间堵塞物的作用,进一步减少潜流湿地的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90957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158479.6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湿地联合去除废水中高浓度重金属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电解组件和湿地净化组件;所述电解组件包括电解槽和电池,所述电解槽内设有多组并联的电极,所述电极包括阳极和阴极,所述阳极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且阴极与所述电池负极连接,每组所述电极的阴极与相邻组所述电极的阳极重新组成一组电极,所述电解槽一侧壁设有电解液入口,另一侧壁通过管道与所述湿地净化组件连接。本发明一方面通过电解可以快速降低废水中高浓度重金属的浓度,另一方面在电解的基础上通过湿地净化组件的吸附净化作用进一步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减少重金属的排放危害,同时也相应降低耗能费用,提高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5001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131948.6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沟道内水位的透水生态坝、农田灌溉系统及方法,透水生态坝包括布置于沟道内的多个拦水坝节段,且上游拦水坝节段的顶端高度高于下游相邻拦水坝节段的顶端高度;相邻两个拦水坝节段之间均布置有透水坝节段,且透水坝节段的顶端高度处于相邻两个拦水坝节段的顶端高度的区间内,透水坝节段顶端种植有植物;透水生态坝内从下到上埋设有多个管道,且管道的上游端开口并用于插设管塞,管道上在处于各透水坝节段的位置处均设有多个透水孔,用于使进入管道内的沟道上游处的水透过并进入相应透水坝节段内,进入透水坝节段内的水用于溢流至沟道的下游处。本发明能调节沟道内的水位,以进行多级水位的控制,实现多级透水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