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销孔摩擦磨损试验及力矩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82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01402.7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一种动力机械领域的活塞销孔摩擦磨损试验及力矩测量装置,包括驱动系统、力矩测量系统、加载系统、温控系统、供油系统和中央控制器,支撑工作台的底部与T型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驱动系统可模拟真实工况下连杆相对活塞销的摆动,加载系统用于模拟活塞顶部的时变缸压载荷,供油系统同连杆、衬套、活塞销上的油道一起模拟真实工况下的供油状态,力矩测量系统由总摩擦力矩测量装置和小头衬套孔摩擦力矩测量装置组成,可在试验过程中实时测量活塞销销座孔及活塞销小头孔处的摩擦力矩,温控系统用于模拟活塞销孔处的热载荷。本发明可基于真实发动机零部件开展活塞销摩擦磨损试验并实现活塞销销座孔、活塞销小头孔处摩擦力矩的实时测量。

    一种活塞销孔接触压力分布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011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0868423.9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活塞销孔接触压力分布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三维几何模型剖切为三维四分之一几何模型,将四分之一几何模型投影至二维平面,绘制二维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对三维四分之一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进行厚度分布采样,获得厚度分布插值函数;在二维网格和厚度分布插值函数的基础上构建变厚度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接触检测,构建变厚度有限元接触模型;对变厚度有限元接触模型进行迭代求解;求解收敛后,提取接触压力分布。本发明在保证接触压力分布趋势等效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问题的求解规模,提高了计算效率,可适用于快速计算不同型线下的活塞销孔接触压力分布结果。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合金层材料力学性能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600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02231.X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合金层材料力学性能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轴瓦合金层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选择合理试验参数;步骤2:利用压痕试验对轴瓦合金层进行试验,获取压入力‑压入深度曲线;步骤3:选择材料本构模型;步骤4:创建神经网络;步骤5:基于拉丁超立方理论,采用Abaqus数值分析软件构建网络训练数据库;步骤6:用Abaqus构建的数据库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通过训练,神经网络能构建材料本构参数与压入力‑压入深度曲线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步骤7:通过遗传算法,使试验与神经网络计算获得的压入力‑压入深度曲线之间最小二乘误差最小,从而得到轴瓦合金层材料力学性能。

    一种活塞销孔摩擦磨损试验及力矩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8256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001402.7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一种动力机械领域的活塞销孔摩擦磨损试验及力矩测量装置,包括驱动系统、力矩测量系统、加载系统、温控系统、供油系统和中央控制器,支撑工作台的底部与T型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驱动系统可模拟真实工况下连杆相对活塞销的摆动,加载系统用于模拟活塞顶部的时变缸压载荷,供油系统同连杆、衬套、活塞销上的油道一起模拟真实工况下的供油状态,力矩测量系统由总摩擦力矩测量装置和小头衬套孔摩擦力矩测量装置组成,可在试验过程中实时测量活塞销销座孔及活塞销小头孔处的摩擦力矩,温控系统用于模拟活塞销孔处的热载荷。本发明可基于真实发动机零部件开展活塞销摩擦磨损试验并实现活塞销销座孔、活塞销小头孔处摩擦力矩的实时测量。

    一种行星滚柱丝杠多滚柱统一静力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01352.2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行星滚柱丝杠多滚柱统一静力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行星滚柱丝杠基本参数;在已知的行星滚柱丝杠的基本参数的基础上,求解滚柱间综合变形差和行星滚柱丝杠综合啮合刚度;根据所求解得到的滚柱间综合变形差和行星滚柱丝杠综合啮合刚度,计算多滚柱载荷分配系数;基于多滚柱载荷分配系数,确定单个滚柱所承受的轴向载荷;根据所确定的单个滚柱所承受的轴向载荷,计算螺纹副变形差和螺纹副啮合刚度;根据所计算的螺纹副的变形差和啮合刚度,计算单个滚柱的螺纹副间载荷分布系数。本发明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行星滚柱丝杠多滚柱载荷分配和螺纹副载荷分布的复杂性,提高了计算效率。

    一种车用柴油机台架试验谱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6112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868745.3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车用柴油机台架试验谱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车用柴油机关键部件磨损分析模型,建立多变量损伤关系模型,进行损伤累计计算,进行损伤误差计算,进行台架试验谱优化。车用柴油机关键部件磨损分析模型可以得到不同工况下的关键部件的磨损情况,多变量损伤关系模型可以实现台架工况参数与关键部件的磨损关系映射,损伤累计计算可以得到在实车路谱和台架谱下关键部件的累计磨损,损伤误差计算可以得到实车路谱下的累计磨损与台架试验谱下的累计磨损之间的损伤计算误差,台架试验谱优化模型可以得到与实车路谱作用下累计损伤误差最小的最优台架试验谱。本发明可以通过优化台架谱的关键参数实现最优台架谱的设计。

    一种活塞销孔接触压力分布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01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68423.9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活塞销孔接触压力分布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三维几何模型剖切为三维四分之一几何模型,将四分之一几何模型投影至二维平面,绘制二维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对三维四分之一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进行厚度分布采样,获得厚度分布插值函数;在二维网格和厚度分布插值函数的基础上构建变厚度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接触检测,构建变厚度有限元接触模型;对变厚度有限元接触模型进行迭代求解;求解收敛后,提取接触压力分布。本发明在保证接触压力分布趋势等效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问题的求解规模,提高了计算效率,可适用于快速计算不同型线下的活塞销孔接触压力分布结果。

    一种三维活塞环-缸套接触副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00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69378.9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三维活塞环‑缸套接触副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本建模参数输入,包括材料属性参数及发动机结构及性能参数;三维传热模型构建,活塞环及缸套的固体传热特性基于稳态热传导方程描述;三维润滑模型构建,将三维活塞环表面设置为润滑域,并建立膜厚方程;三维动力学模型构建,将三维柔性活塞环和缸套进行空间离散;多物理模型耦合求解,对平均雷诺方程、动力学方程、流体传热方程及固体传热方程进行空间离散;摩擦副工作性能分析,从传热特性、动力学特性和摩擦学特性三个方面分析多物理场耦合环境下的摩擦副工作性能。本发明将润滑活塞环‑缸套接触副仿真模型的考虑因素和分析能力进行了拓展,可为接触副的摩擦学设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支撑。

    一种全浮式活塞销摩擦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7616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0407444.7

    申请日:2021-04-15

    Inventor: 高礼宁 付艳 崔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机械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全浮式活塞销摩擦试验装置,包括机架和运动模拟系统;运动模拟系统包括承力座、连杆、凸轮、复位弹簧和传动机构,承力座设置有轴孔,两块承力座间隔设置于机架上,两个轴孔用于安装待测试活塞销,连杆的一端套接于位于两个轴孔之间的待测试活塞销上;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连杆的侧面,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通过机架固定,凸轮与连杆的另一侧面接触;传动机构带动凸轮转动,凸轮推动连杆转动,复位弹簧使连杆复位。本发明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可最大程度还原全浮式活塞销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状态,为深入研究活塞销表面摩擦磨损机理提供有力支撑。

    一种基于全局坐标的活塞销-孔摆动副润滑动力学耦合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69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69061.5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基于全局坐标的活塞销‑孔摆动副润滑动力学耦合建模方法。具体来说包括系统建模参数输入、全局膜厚方程构建、全局混合润滑模型构建、全局载荷方程构建、多体动力学模型构建、润滑动力学模型耦合求解六个步骤。相较于现有的建模方法,本发明直接基于统一的全局坐标构建活塞销‑孔的混合润滑模型以及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两者在全局坐标下的耦合求解方式,避免了润滑动力学计算时所需的复杂坐标变换,从而获得了更高的计算效率。一致的全局坐标框架使得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并便于同其它因素实现耦合。此外,本发明所提方法针对三维柔性部件建模,对评估摩擦副的实际工作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计算和分析解结果可为活塞销‑孔摆动副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有力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