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09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12581.6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封闭结构装配精度分析方法。该装配精度分析方法包括:分析壁板(11)装配过程的偏差传递规律,求解封闭装配前各壁板装配累积偏差;提取薄壁封闭结构(1)关键偏差参数,根据薄壁封闭结构扭转中心定义,推导含偏差薄壁封闭结构扭转中心坐标;由各壁板装配累积偏差及静力平衡条件求解薄壁封闭结构扭转中心等效载荷;基于薄壁封闭结构扭转中心性质,建立以扭率表示的薄壁封闭结构的约束扭转微分方程;求解约束扭转微分方程,根据扭转中心推导薄壁封闭结构的端面节点翘曲变形,将端面节点翘曲变形数据与封闭前的各壁板装配累积偏差叠加并计算薄壁封闭结构几何精度指标,实现薄壁封闭结构装配精度的分析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8831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63110.2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悬吊法的柔性电池阵地面微重力模拟装置,包括安装在龙门架顶端的纵向滑轨滑轮架结构和重力平衡结构,所述重力平衡结构包括在展开时沿斜线相互平行的多层平衡板组件和安装在基板上的基板边缘支撑组件;每层所述平衡板组件包括若干个重力平衡薄板,两个所述相互平行且相邻层的重力平衡薄板为一组,其中,所述重力平衡薄板上设有通过在重力平衡薄板内滑动来调节力矩的配重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调节配重块在重力平衡薄板滑槽内的位置可以实现配重重力的扭矩与电池板重力的扭矩平衡,确保折展过程中配重平衡电池板偏心运动产生的力矩,从而提高柔性电池阵地面微重力展收试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28801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710331514.9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材面外剪切性能测试方法,通过设计面外剪切试样,在金属板材两侧沿厚度方向相距一定距离各加工一个矩形槽,在两个矩形槽之间形成剪切变形区,所述面外剪切试样的剪切变形区表面喷涂黑白相间的随机散斑,从而可实现金属板材面外剪切性能测试。本发明用先进的三维数字散斑动态应变测量设备对剪切变形区进行应变测量,得到面外剪切试样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将力‑位移曲线转换成剪应力‑应变曲线,得到金属板材的面外剪切强度、面外剪切断裂应变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39832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153373.0
申请日:2018-02-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0 , G01N3/02 , G01N2203/0017 , G01N2203/0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十字形试样双向拉伸测试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两对拉伸机构和导向杆组件;每一对拉伸机构包括两滑动限位槽、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推块组件和第二推块组件;每一对拉伸机构的两滑动限位槽对置于预设中心位置的两侧并固定于下模座上;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设置于滑动限位槽内;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形成第一斜面;第一推块组件和第二推块组件固定于上模座,第一推块组件和第二推块组件分别形成和对应的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两对拉伸机构的拉伸方向相互垂直。本发明的一种十字形试样双向拉伸测试装置,面向高强度材料试样,并具有能够提供足够大的载荷、结构稳定和成本低廉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706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97552.1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3K2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恒温控制的5m直径铝锂合金PMI夹层共底锁底环缝装配焊接方法,实现筒段和双层共底结构锁底环缝的高效率套装和高质量搅拌摩擦焊接。首先开发一种基于热膨胀原理的过盈配合套装方法,利用筒段端部的受热膨胀实现其与双层共底结构锁底环缝的过盈套装,可以避免在端部局部区域产生较大变形并造成应力集中。然后开发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搅拌摩擦焊接热输入控制的焊接方法,实现大直径铝锂合金PMI夹层共底锁底环缝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的恒温度与恒变形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84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01241.6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T7/73 , G06Q10/04 , G06Q50/04 , G06N3/006 , G06F111/04 , G06F111/2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卡箍约束的导管装配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导管和装配边界中的法兰和卡箍进行点云扫描,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导管的关键控制点,利用导管控制点建立导管合拢端位姿描述;对导管和卡箍进行数字化建模,建立导管和卡箍干涉判断模型并提出干涉判断指标;建立导管关键控制点与导管加工余量的映射模型;基于指数积公式法描述导管的装配位姿;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导管满足卡箍约束时的装配位姿,并预测导管的加工余量。本发明方法可大幅提升导管的装配效率,实现导管的低应力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34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88079.1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7/10 , G06N7/06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雅克比旋量的航天产品装配偏差的模糊区间分析方法,其包括:建立产品装配的装配连接关系图;结合产品的结构尺寸及坐标系的位置,得到各功能特征的雅克比矩阵;基于旋量方法表征产品的各功能特征的偏差,并表示成区间的形式;采用模糊法将偏差的区间离散成不同置信度下的偏差源置信区间,联合建立的雅克比矩阵预测最终产品的装配功能需求在不同置信度下的偏差区间;建立偏差贡献度计算模型,计算各偏差源对装配功能需求偏差的影响的贡献值。本方法可以根据计算结果预测实际装配过程中装配功能需求偏差的可能区间,同时可以根据装配功能需求偏差合理选择不同置信区间下的偏差源组合,在保证装配精度的同时尽量减少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91668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69034.3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材的各向异性断裂强度的测试试样,具体包括面外剪切试样、变圆角面外剪切试样和带偏心距面外剪切试样;其包括矩形毛胚、以及开设于矩形毛坯内的第一细槽和第二细槽;其中,面外剪切试样的第一细槽和第二细槽之间形成了一个长度不超过0.6mm的剪切变形区;变圆角面外剪切试样的半圆槽的弧边由至少两段不同半径的圆弧构成;带偏心距面外剪切试样的两个半圆槽呈偏心分布。本发明提出的新型测试试样,为板材测定各向异性断裂强度提供了可靠的测试途经和物理依据。本发明能引入传统板材剪切断裂强度测试试样的设计优势,提供稳定有效的测试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228801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331514.9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材面外剪切性能测试方法,通过设计面外剪切试样,在金属板材两侧沿厚度方向相距一定距离各加工一个矩形槽,在两个矩形槽之间形成剪切变形区,所述面外剪切试样的剪切变形区表面喷涂黑白相间的随机散斑,从而可实现金属板材面外剪切性能测试。本发明用先进的三维数字散斑动态应变测量设备对剪切变形区进行应变测量,得到面外剪切试样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将力‑位移曲线转换成剪应力‑应变曲线,得到金属板材的面外剪切强度、面外剪切断裂应变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34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488079.1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7/10 , G06N7/06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雅克比旋量的航天产品装配偏差的模糊区间分析方法,其包括:建立产品装配的装配连接关系图;结合产品的结构尺寸及坐标系的位置,得到各功能特征的雅克比矩阵;基于旋量方法表征产品的各功能特征的偏差,并表示成区间的形式;采用模糊法将偏差的区间离散成不同置信度下的偏差源置信区间,联合建立的雅克比矩阵预测最终产品的装配功能需求在不同置信度下的偏差区间;建立偏差贡献度计算模型,计算各偏差源对装配功能需求偏差的影响的贡献值。本方法可以根据计算结果预测实际装配过程中装配功能需求偏差的可能区间,同时可以根据装配功能需求偏差合理选择不同置信区间下的偏差源组合,在保证装配精度的同时尽量减少制造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