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07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4099.8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深海采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作用于深海采矿羽流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包括光学测量系统和图像监控系统;光学测量系统包括动态监测装置和静态监测装置;图像监控系统包括图像录制装置和后期处理装置;动态监测装置包括4个动态监测浊度计:第一动态监测浊度计、第二动态监测浊度计、第三动态监测浊度计、第四动态监测浊度计;静态监测装置包括3个静态监测浊度计:第一静态监测浊度计、第二静态监测浊度计、第三静态监测浊度计;图像录制装置包括垂向相机和侧向相机,垂向相机通过夹持装置固定在模型上方,侧向相机放置在水槽边壁外侧方;后期处理装置为通过计算机MATLAB工具箱对录制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后期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43158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614905.8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海底采矿引起的沉积物扩散问题的动态阻挡装置及方法,ROV水下机器人将折叠状态的所述薄膜装置携带至海底采矿作业区,并通过所述拉线以及洋流作用将所述薄膜装置牵拉展开,围绕并跟随水下采矿车,对采矿作业引起的沉积物扩散进行阻挡;同时,洋流对所述薄膜装置施加周期性作用力,并通过所述拉线的收缩传递做功至所述拉线发电模块,所述拉线发电模块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所述ROV水下机器人提供动力能源。将薄膜布置在湍流区大涡量的位置,使其在遮挡沉积物扩散的同时能够破环海底湍流区的漩涡发展,从而降低采矿区域流场的紊乱程度;薄膜表面呈多孔形态,这种多孔结构能够提高漩涡抑制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4222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2276.9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IPC: G05B19/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采矿羽流生成演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深海采矿羽状流生成系统、方法及介质,PLC控制器通过控制搅拌器制备羽流原液;PLC控制器通过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通过变频器控制自吸泵的功率和流量;PLC控制器通过控制蠕动泵转速控制染色箱中染色液的流量;PLC控制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器控制采矿车模型的行进速度和行进距离;通过智能流量计监测羽流管道中羽流原液的流量和释放速度,当羽流原液的流量和释放速度满足所需模拟量时,进行模拟羽流生成试验。本发明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深海采矿羽状流生成系统,能够准确地模拟深海采矿作业中产生的羽状流,填补了国内实验室中对羽状流生成模拟相关研究手段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9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63387.X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学习与鱼眼相机图像分割的导航卫星定位方法,涉及导航卫星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天空朝向的鱼眼相机辅助判断NLOS信号;进行图像分割后,将卫星位置投影到像素平面,根据投影结果判断卫星的可见性,剔除掉NLOS信号,并最终实现定位。本发明通过针对鱼眼相机图像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天空分割以识别LOS和NLOS导航卫星信号,并对NLOS导航卫星信号进行剔除,最终使得定位准确率平均可提升约31.9%。
-
公开(公告)号:CN11343158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14905.8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海底采矿引起的沉积物扩散问题的动态阻挡装置及方法,ROV水下机器人将折叠状态的所述薄膜装置携带至海底采矿作业区,并通过所述拉线以及洋流作用将所述薄膜装置牵拉展开,围绕并跟随水下采矿车,对采矿作业引起的沉积物扩散进行阻挡;同时,洋流对所述薄膜装置施加周期性作用力,并通过所述拉线的收缩传递做功至所述拉线发电模块,所述拉线发电模块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所述ROV水下机器人提供动力能源。将薄膜布置在湍流区大涡量的位置,使其在遮挡沉积物扩散的同时能够破环海底湍流区的漩涡发展,从而降低采矿区域流场的紊乱程度;薄膜表面呈多孔形态,这种多孔结构能够提高漩涡抑制的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