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检验报告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11696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543484.7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学检验报告的识别方法,先接收上传的医学检验报告图片,再调用光学图像识别软件提取医学检验报告图片中的检测数据,最后按预设规则将检测数据转换为电子报告,整个过程无需人工介入,即可将对患者随访过程中产生的医学检验报告进行数据化存储。用光学图像识别的方式提取医学检验报告图片中的检测数据,对于不同格式的医学检验报告图片均通用,根据需求设置预设规则,即可将收集到的检测数据以标准化的电子报告的形式进行存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既具有通用性,又极大减少了人工介入,提高了医学检验数据收集的效率和准确性,节省了人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医学检验报告的识别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喷射共沉积准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363706A

    公开(公告)日:2002-08-14

    申请号:CN01142618.7

    申请日:2001-12-11

    Inventor: 徐洲 李小平 王硕

    Abstract: 喷射共沉积准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在铝基复合材料的材质符合以下条件的前提下实施:基体材料为:AlaMbNc,其中,a+b+c=100为重量百分比:86≤a≤100,0≤b≤13,0≤c≤1,M表示Si,Mg,Cu,Zn中至少一种;N表示Ni,Fe,Cr中的一种或几种;AlCuFe准晶颗粒的制备:制取粉末,过筛后得到20-100μm的准晶颗粒,成分为:AlxCuyFez,其中:x+y+z=100为原子百分比,62≤x≤67,21≤y≤26,12≤z≤15;基体熔化后,进行喷射沉积,基体合金的温度为870-1100℃,金属液流量为3-6kg/min,雾化气压为7-12atm,沉积高度为120-300mm。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增强颗粒与合金液接触时间短,凝固速率高,有利于环保。

    以钴铁合金酸浸液高压水解产物为原料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2395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49087.0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钴铁合金酸浸液高压水解产物为原料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钴铁合金酸浸液高压水解产物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搅拌再加入磷酸溶液,搅拌均匀后得到黄色混合溶液,加热反应,过滤,得到澄清溶液,控制溶液pH值为1.10‑1.20;(2)将所得澄清溶液在搅拌情况下,加入还原铁粉,再加入H2O2,继续搅拌,再过滤;(3)将步骤(2)过滤后所得溶液调节pH值至2.85‑3.50之间,得到白色沉淀物并过滤、洗涤、烘干,即得到电池级磷酸铁FePO4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具有工艺路线简单,制备成本低和容易放大等优势。

    测定水中氧化性金属离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2514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200930.6

    申请日:2008-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水中氧化性金属离子的方法,属于环境监测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萃取有碘的有机溶剂注入玻璃微管中。然后,将铂丝插入玻璃微管中,在前端封口形成铂电极即工作电极,使之恰好位于下方不含碘离子的电解质溶液界面上,形成液/液界面。将参比电极、辅助电极和工作电极都固定好后,连接电化学分析仪,然后通过方波伏安法或循环伏安法进行电化学分析,测定水体中具有强氧化性的金属离子。由于有机溶剂MIBK低毒、不溶于水的特性,克服了传统滴汞电极的环境危害等特点,并且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价格低,可对工业废水中具有氧化性的金属离子进行测定。

    一种具有DNA界面层的负极集流体及无负极锂金属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8198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93946.5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DNA界面层的负极集流体及无负极锂金属电池,该负极集流体,其主要是由导电金属片以及其表面的DNA界面层所构成,所述DNA界面层是由DNA构成且厚度不大于1μm。本发明通过在负极集流体上设置有一层由DNA构成的超薄超轻界面层,实现了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的同步提升;由于DNA与锂离子之间具有强相互作用,显著促进了锂离子的吸附,进而实现了锂金属的均匀成核和沉积过程。利用该具有DNA界面层的负极集流体制备所得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库伦效率和低成本等特点,为发展高性能无负极电池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案。

    一种无除水工序的锂电池电解液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50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52318.0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除水工序的锂电池电解液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在惰性气氛条件下,在未经除水处理的碳酸酯类溶剂中,同时加入多功能添加剂和未经除水处理的锂电池电解液用常规锂盐搅拌至体系呈均一状,即得锂电池电解液。该制备方法中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适量的多功能添加剂例如硝酸锂,从而无需对电解液原料进行除水工序,且其制备所得电解液性能未出现劣化。该制备方法在现有电解液生产过程中对原本必要的除水工序进行了省略,从而具备更低的生产成本和周期,为低成本和可持续的锂电池工业生产提供了新技术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