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及底泥的生物激发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58001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1466147.X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及底泥的生物激发剂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50‑70%硝酸钙;20‑40%维生素;5‑15%辅酶Q;5‑10%还原性辅酶I。所述使用方法包括:S1、按比例配制生物激发剂,将生物激发剂用水溶解,充分溶解得到生物激发剂的母液;S2、将所述母液铺洒于待处理水体中和/或注入待处理水体的污染底泥中;S3、对经步骤S2处理后的待处理水体和/或待处理水体的污染底泥进行间歇性曝气处理。本发明生物激发剂能促使微生物在较差环境中快速大量地生长,形成良好的菌胶团,并且促进其代谢有机物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改善水体和底泥处理效果。

    利用分段微气泡臭氧和表面活性剂联合调理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445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31878.2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分段微气泡臭氧和表面活性剂联合调理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包括:S1、取原始污泥重力沉降后过筛;S2、将臭氧以微气泡形式通入步骤S1处理后的污泥内,并进行反应;S3、将表面活性剂与步骤S2处理后的污泥均匀混合,并进行搅拌反应;S4、向步骤S3处理后的污泥中通入微气泡形式的臭氧反应后,进行脱水,得泥饼。本发明通过微气泡臭氧的氧化、表面活性剂的增容与电荷中和作用实现污泥的适度破解、有机物溶解至液相、絮体重构与粒度增长,而后再利用臭氧氧化降解亲水性小分子有机物,实现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最终改善污泥脱水性能。该方法具有协同效应明显、操作方便、调理剂费用低、适应性广、脱水效果显著等优点。

    用于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及底泥的生物激发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5800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711466147.X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原位修复污染水体及底泥的生物激发剂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50-70%硝酸钙;20-40%维生素;5-15%辅酶Q;5-10%还原性辅酶I。所述使用方法包括:S1、按比例配制生物激发剂,将生物激发剂用水溶解,充分溶解得到生物激发剂的母液;S2、将所述母液铺洒于待处理水体中和/或注入待处理水体的污染底泥中;S3、对经步骤S2处理后的待处理水体和/或待处理水体的污染底泥进行间歇性曝气处理。本发明生物激发剂能促使微生物在较差环境中快速大量地生长,形成良好的菌胶团,并且促进其代谢有机物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改善水体和底泥处理效果。

    一种利用臭氧/混凝剂/疏水性聚氨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444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33187.6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臭氧/混凝剂/疏水性聚氨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包括:S1、取原始污泥重力沉降并过筛;S2、将臭氧以微气泡形式通入步骤S1处理后的污泥内,并进行反应;S3、将混凝剂与步骤S2处理后的污泥均匀混合,并进行搅拌反应;S4、向步骤S3处理后的污泥中投加疏水性聚氨酯材料,混合均匀后,进行脱水,得泥饼。本发明通过臭氧氧化作用实现污泥及絮体的适度破解,然后以混凝剂进行絮体重建与正电荷中和作用,进一步增大污泥絮体尺寸,实现结合水向自由水的转化,最后通过疏水性聚氨酯材料构建水分释放通道,使污泥脱水性能得到提升。该方法具有协同效应明显、操作方便、调理剂费用低、适应性广、脱水效果显著等优点。

    一种海上秋千式防波发电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126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647968.1

    申请日:2018-0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秋千式防波发电装置,支撑件固定设置在防波堤的相邻防波块之间的位置,支撑件上固定设置发电模块,发电模块通过向下垂设的传动模块与浮子模块连接;浮子模块包括橄榄形的浮子,浮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和自动排水泵,浮子底部设有排水口,自动排水泵根据液位传感器的液位信号实施自动排水,从而控制浮子内的压载水量在设定的范围内;压载水量使浮子模块具有设定的吃水深度,该吃水深度使浮子模块与海波浪的固有频率相同或相近。本发明通过主动调节压载水量,对浮子模块进行可变质量设计,从而获取设定的吃水深度,使该吃水深度与浮子模块与海波浪达到相同固有频率,从而实现共振,扩大波浪能发电效率。

    利用分段微气泡臭氧和表面活性剂联合调理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4459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1531878.2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分段微气泡臭氧和表面活性剂联合调理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包括:S1、取原始污泥重力沉降后过筛;S2、将臭氧以微气泡形式通入步骤S1处理后的污泥内,并进行反应;S3、将表面活性剂与步骤S2处理后的污泥均匀混合,并进行搅拌反应;S4、向步骤S3处理后的污泥中通入微气泡形式的臭氧反应后,进行脱水,得泥饼。本发明通过微气泡臭氧的氧化、表面活性剂的增容与电荷中和作用实现污泥的适度破解、有机物溶解至液相、絮体重构与粒度增长,而后再利用臭氧氧化降解亲水性小分子有机物,实现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最终改善污泥脱水性能。该方法具有协同效应明显、操作方便、调理剂费用低、适应性广、脱水效果显著等优点。

    一种利用生物碱强化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443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25475.7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生物碱强化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方法,包括:S1、将剩余污泥经沉淀、浓缩,得到待处理污泥;S2、将接种泥与步骤S1所得的待处理污泥混合得到发酵混合物;S3、将步骤S2所得的发酵混合物与生物碱混合,搅拌均匀,调节pH后进行水解发酵,即可。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碱的实验组与对照处理(不加生物碱)相比,最终厌氧消化污泥停留时间缩短20%以上,甲烷累积产量提高40%以上。本发明利用生物碱能够在污泥厌氧消化起始阶段,解除小分子有机酸的抑制作用,并利用其还原性,提高污泥水解速率及水解程度,进而改善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其技术简单、易于操作,可用于新建污水厂及现有污水厂的工艺改造中。

    一种利用生物碱强化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443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1525475.7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生物碱强化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方法,包括:S1、将剩余污泥经沉淀、浓缩,得到待处理污泥;S2、将接种泥与步骤S1所得的待处理污泥混合得到发酵混合物;S3、将步骤S2所得的发酵混合物与生物碱混合,搅拌均匀,调节pH后进行水解发酵,即可。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碱的实验组与对照处理(不加生物碱)相比,最终厌氧消化污泥停留时间缩短20%以上,甲烷累积产量提高40%以上。本发明利用生物碱能够在污泥厌氧消化起始阶段,解除小分子有机酸的抑制作用,并利用其还原性,提高污泥水解速率及水解程度,进而改善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其技术简单、易于操作,可用于新建污水厂及现有污水厂的工艺改造中。

    一种海上秋千式防波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474043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20964285.4

    申请日:2018-06-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秋千式防波发电装置,支撑件固定设置在防波堤的相邻防波块之间的位置,支撑件上固定设置发电模块,发电模块通过向下垂设的传动模块与浮子模块连接;浮子模块包括橄榄形的浮子,浮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和自动排水泵,浮子底部设有排水口,自动排水泵根据液位传感器的液位信号实施自动排水,从而控制浮子内的压载水量在设定的范围内;压载水量使浮子模块具有设定的吃水深度,该吃水深度使浮子模块与海波浪的固有频率相同或相近。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动调节压载水量,对浮子模块进行可变质量设计,从而获取设定的吃水深度,使该吃水深度与浮子模块与海波浪达到相同固有频率,从而实现共振,扩大波浪能发电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