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钩总成及汽车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1556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0923726.2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钩总成及汽车。该拖钩总成包括:前横梁,前横梁的纵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左纵梁和右纵梁;前拖钩,固定连接于前横梁;左拖钩,固定连接于左纵梁;及右拖钩,固定连接于右纵梁;其中,前拖钩位于左拖钩和右拖钩之间。上述拖钩总成,在进行拖车救援时,可将牵引绳分别与前拖钩、左拖钩及右拖钩连接,即提供了三个拖拽点,从而利用前拖钩、左拖钩及右拖钩分担载荷,使得车架受力较好,大大降低了拖钩断裂的风险,排除了安全隐患。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8491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1148569.9

    申请日:2021-09-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发动机包括小循环管路和大循环管路,大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散热水箱,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电磁离合水泵,设置在小循环管路和大循环管路的汇合管路上;电子节温器,设置在大循环管路上;主动格栅,设置于发动机朝向车辆前进方向的一侧;电控风扇,设置于主动格栅与发动机之间;控制器,分别与电磁离合水泵、电子节温器、主动格栅、电控风扇电连接。该系统能够根据当前的发动机水温、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进气温度,分别控制电磁离合水泵的运转速度、电子节温器的工作状态、主动格栅的开合度、电控风扇的转速。使得发动机水温和发动机进气温度保持在最佳的温度区间的同时,降低车辆的油耗。

    车辆风阻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872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53553.1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风阻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车速,并确定所述车辆所处道路的道路状况;确定所述车辆的挂车所对应的第一气囊许用行程阈值、以及所述车辆的牵引车对应的第二气囊许用行程阈值;获取预先建立的车辆姿态变化情况与整车风阻间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车速大于等于预设车速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气囊许用行程阈值和所述第二气囊许用行程阈值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道路状况和所述对应关系,对车辆姿态进行调整,以控制车辆风阻;其中,所述车辆姿态的调整通过所述牵引车的气囊和挂车的气囊中的至少一种气囊的调整实现。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风阻控制效果。

    用于卡车的挡泥板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92899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58005.2

    申请日:2025-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卡车的挡泥板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具体地,该挡泥板装置包括:后挡泥板组件和前挡泥板组件。后挡泥板组件设置于靠近车辆后轮的一侧,后挡泥板组件用于遮挡车辆行进过程中车辆后轮产生的泥水;前挡泥板组件设置于远离车辆后轮的其他车轮一侧,用于遮挡车辆行进过程中对应车轮产生的泥水;其中,前挡泥板组件位于后挡泥板组件的前方,且后挡泥板组件和前挡泥板组件上均设置有警示装置,警示装置用于提示目标车辆当前所处的位置。通过警示装置能够在车辆行进时向后方车辆或行人发出提示信号,提高整体交通安全。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恶劣运行路况下,挡泥板结构可靠性差,难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849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48569.9

    申请日:2021-09-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发动机包括小循环管路和大循环管路,大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散热水箱,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电磁离合水泵,设置在小循环管路和大循环管路的汇合管路上;电子节温器,设置在大循环管路上;主动格栅,设置于发动机朝向车辆前进方向的一侧;电控风扇,设置于主动格栅与发动机之间;控制器,分别与电磁离合水泵、电子节温器、主动格栅、电控风扇电连接。该系统能够根据当前的发动机水温、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进气温度,分别控制电磁离合水泵的运转速度、电子节温器的工作状态、主动格栅的开合度、电控风扇的转速。使得发动机水温和发动机进气温度保持在最佳的温度区间的同时,降低车辆的油耗。

    拖钩总成及汽车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15563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23726.2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钩总成及汽车。该拖钩总成包括:前横梁,前横梁的纵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左纵梁和右纵梁;前拖钩,固定连接于前横梁;左拖钩,固定连接于左纵梁;及右拖钩,固定连接于右纵梁;其中,前拖钩位于左拖钩和右拖钩之间。上述拖钩总成,在进行拖车救援时,可将牵引绳分别与前拖钩、左拖钩及右拖钩连接,即提供了三个拖拽点,从而利用前拖钩、左拖钩及右拖钩分担载荷,使得车架受力较好,大大降低了拖钩断裂的风险,排除了安全隐患。

    车辆外部附属安全装置及车辆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5329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57995.8

    申请日:2025-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外部附属安全装置及车辆,车辆外部附属安全装置包括:第一杆件,第一杆件至少为两个,第一杆件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布置,至少两个第一杆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至少部分的第一杆件位于油箱的一侧,第一杆件与油箱连接;其中,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杆件之间形成供目标对象登车的第一蹬车空间,沿第二方向位于最顶部的第一杆件的顶部一侧形成供目标对象登车的第二蹬车空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外部附属安全装置的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驾驶室以及车辆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73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54830.1

    申请日:2023-02-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驾驶室以及车辆,包括:底梁,沿第一方向延伸;白车身,设置于所述底梁上;保险杠,固设于所述底梁的前端;前围挡板,设置于所述白车身的前侧,所述保险杠与所述前围挡板之间具有间隙;以及折边结构,设置于所述保险杠靠近所述前围挡板的顶侧,所述折边结构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间隙。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驾驶室以及车辆,具有风阻小优点。

    一种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0816449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951031.8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包括:下底板和上底板;背板和侧板,背板垂直连接在下底板和上底板各自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侧板具有两个并分别垂直连接背板、下底板以及上底板的两侧;下压板,夹设在两个侧板之间并与下底板间隔布置,下压板用于对第一蓄电池的顶部和第一蓄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限位;上压板,上压板夹设在两个侧板之间并与上底板间隔布置,上压板用于对第二蓄电池的顶部和第二蓄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限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立式的双层电瓶框,相比水平横置的电瓶框使占用面积减小了一半,并且利用下压板和上压板在压紧蓄电池的同时还能限制蓄电池前后移动,使蓄电池安装更加稳定。

    一种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081644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951031.8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双层电瓶框总成,包括:下底板和上底板;背板和侧板,背板垂直连接在下底板和上底板各自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侧板具有两个并分别垂直连接背板、下底板以及上底板的两侧;下压板,夹设在两个侧板之间并与下底板间隔布置,下压板用于对第一蓄电池的顶部和第一蓄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限位;上压板,上压板夹设在两个侧板之间并与上底板间隔布置,上压板用于对第二蓄电池的顶部和第二蓄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限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立式的双层电瓶框,相比水平横置的电瓶框使占用面积减小了一半,并且利用下压板和上压板在压紧蓄电池的同时还能限制蓄电池前后移动,使蓄电池安装更加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